剛到學校的第一個月,忙得不可開交,好多同學都開始了新生活,不停拓展自己的社交圈。隻有我,還保持著高中的作息,沒課的時候就去圖書館閑逛。校園裏沒人爬樹,北城很少有霧隻有霾,更沒有春燕和二狗子陪我。
我想,離開福樂鎮,我不過是個普通人而已。
至於我為什麼選擇了千裏之外的北城,還要從初中暗戀的那個男孩說起,他叫王上海,就是我跟春燕多次提起的男孩子,因為模樣,讓我對他特別關注,又因為他痞痞的性格,讓我對他喜歡的欲罷不能。喜歡他也似乎成了一種生活方式,畢竟在無聊的福樂鎮裏,樂趣並不多。從小學暗戀到初三,我都佩服自己的耐心。也許,其餘呆板的人,根本提不起我的興趣。
後來,王上海與別的女生在一起,為了轉移情緒,我在貼吧認識了個男生,他在北城讀大一,我在福樂鎮中心學校讀高一。他其實並沒有那麼有趣,我們互加好友之後,很長時間都沒有聊天,隻是偶爾互相點讚。半年多的一個午後,我們就像熟識的朋友一樣,聊了很多,整整52頁聊天記錄,讓我發現他有趣的靈魂。接著,我們莫名其妙的網戀了。具體細節已經忘得差不多了,隻記得我隻有在他麵前才像一個小女生,隻記得他叫嶽陽,隻記得他的家在東北。有一次他問我,能不能陪他通宵玩遊戲,我很沒精神地說句晚安就睡著了,接著就很難聯係到他了。開始的莫名其妙,結束的莫名其妙。但是,我卻認定,他是命中注定的那個人。說我自作多情也好,腦回路單一也罷,我就是放不下那些在一起的美好回憶,即使看不見摸不著。
於是,我一心想著,因為他在北城,我在福樂鎮,隻要我們在同一個地方,就不會是這樣的結局了。抱著這樣簡單的想法,我認認真真地學習,其實,時間越久,我對和他在一起的決心就越模糊,隻不過,這件事沒有個結果,好像人生不完整一樣。所以,填寫高考誌願的時候毫無猶豫地填寫了他的學校,即便我們已有兩年沒聯係。
之後的許多年,我一直在質問,愛情這東西到底給過我什麼。隻因為一直跌跌撞撞,才蒙蔽了雙眼,沒有看到它的純粹,當年那個為了在校園裏和初戀偶遇,努力讓自己變更好的我,竟在之後的年月裏銷聲匿跡。
其實,踏入北城大學的大門之前,我幻想了好多種和他相遇的情況,我想讓他看看當年被他放棄的網戀對象,如今已經亭亭玉立。比如說,他是迎新的學長,看到我的名字,然後驚訝地抬頭看我的橋段。很可惜,這樣情節很難在我身上發生。
掐指一算,他應該大四了,作為一個自稱是高材生的人,應該會選擇考研,為了不放棄任何一個偶遇的機會,我就每天精心打扮,泡在圖書館。每次想要放棄的時候,我都這樣鼓勵自己:劉菜菜,你為了他拚了兩年,總該見他一麵吧。
一個月都沒有結果,就要放棄的時候,我靈光一現。不在圖書館,總要吃飯吧?於是,我從一食堂吃到五食堂,每到飯點,就會看到一個紮著羊角辮的懷春少女拿著飯卡來回巡視。當我能駕輕就熟地向室友推薦哪個食堂哪個窗口東西好吃的時候,又是整整一個月過去了。我開始懷疑,這個人是不是騙我的?他根本就不是北城大學的學生,不是有很多學校保安和廚師工作之餘旁聽而考上大學的新聞麼?他難道是個保安?廚子?就算是,我至少要看到這個人才能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