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網上醫院(1 / 1)

不久的將來我們將進入一個全新的社會——網絡社會。網絡跟我們的生活關係越來越密切,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例如網上醫院便是醫學上的一大進展。

1996年4月,山西姑娘趙麗得了一種奇怪的病,一直都沒有治好,病情越來越重,便到北京治療。經過大醫院專家的會診,這種病症在國內尚屬首便,很難治療。中科院高能所的幾位專家得知此事後,決定幫助這位不幸的少女,他們整理了趙麗的病曆,協助醫生在國際互聯網上發出求救信息。在短短兩周之內,就收到了500多封電子郵件。許多醫學專家提供的診斷建議和類似病例的診療方案從世界各個角落傳到北京。參考這些信息,經過醫學專家們的反複討論和研究,病因被確診為一種噬食肌肉的細菌在作怪。這種細菌於1994年夏天曾在英國導致11人死亡。在眾多人的幫助下,醫生對症治療,使趙麗的病情很快得到了控製。後來,上海一位隻有5個月的嬰兒劉凱得了一種極為罕見的先天性心髒病,眼看快不行了。他的父母為此四處求醫,但因國內無此先例,沒有一家醫院能夠接納劉凱並為他治療。最後,劉凱的父母也是求助於國際互聯網,很快就得到了信息反饋,美國的一家醫院可以治療此病。慶幸之餘劉凱的父母又為昂貴的醫療費所困擾。還是通過國際互聯網,美國一位從事慈善事業的婦女為這位素不相識的中國兒童進行了募捐和讚助,最終使得小劉凱赴美國實施了手術。可以說,是國際互聯網拯救了這位天真活潑的中國兒童。

現在網上求醫、網上治病已越來越普遍了,這對傳統醫療方式來說是一種新的挑戰和變革,特別是對於地處邊遠山區的居民無疑是一個福音。患者不必長途奔波,登門求醫,而隻需坐在家中打開電腦,進入國際互聯網上醫生的網址即可。一旦雙方取得聯係,治療便開始了。對於那些患有疑難病症的病人,通過這種遠程醫療,可實行異地會診,集中各地專家的集體智慧開展工作,使病人得到最好的治療。

網上醫院不僅使醫學研究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還拯救了很多病危的人,為人類作了很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