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門此刻拉開了一條縫隙,一個小和尚悄悄地探出腦袋朝外觀看,驚訝地‘咦’了一聲,跑到裏麵報信去了。
高僧轉身來到門前的一棵百年柏樹下,用佛塵揮去了地上的落葉,盤膝坐在了一塊平整的青石上,閉目打起坐來。
一會兒,廟裏的主持和其餘的老少和尚,輕輕地走了出來,大家夥盯著這遠道而來的老僧,上下端詳露出疑惑的眼神?眼看著老僧身上不斷地湧出氤氳紫氣,背後的古樹也發出了誘人的清香,鳥雀成群結隊地聚集在樹枝上嘰嘰喳喳歡叫,都麵麵相覷吃驚不小。
小廟方丈連忙衝著閉目養神的老僧,打了個稽首,道:“慈緣小廟癡雲和尚拜見大師!不知大師從何處來,往何處去?”
“嗬嗬!”老僧睜開雙眼,捋著胡須說道:“老衲百曉生,是五台山落霞寺出來雲遊四海的行腳僧,行至伏龍山巔,感到這裏有一股靈氣,特吸引老衲過來看看究竟!”
“啊啊!是這樣?百大師不滿您說,這裏過去的確有靈氣,是從小廟供奉的藥師佛腳下滴出來的靈水配藥,治病救人很是靈驗。沒想到有一日,氣候異常,霹雷連著暴雨來的邪乎!從這以後靈水斷絕。前方丈測算說是,藥師佛腳下的靈脈罄盡,以至於廟裏香火慘淡,我等也靠著挨家化緣度日,唉!”
百曉生擺了擺手,說道:“這裏山清水秀,虎勢龍脈,靈根未斷。隻是前方丈一葉障目,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妄下了斷言,貽誤了你等向善之心呐!”
“啊,呀!”一聲,從老少和尚口中叫了起來,一個個都伸長脖子看著百曉生,露出渴望的神態,心裏向往著小廟香火鼎盛,和尚們衣食無憂富裕安樂的日子。
方丈更是虔誠地一躬到底,說道:“為了小廟起死回生,能拯救黎民百姓,請大師指點迷津!!”
百曉生撚須,說道:“看你等虔誠向佛,貧賤不餒,俺可以助你等一臂之力。你們可看到那藥師佛殿後牆,長有一棵歪脖子槐樹嗎?”
“啊,看到了,這廟牆裏外所有草木都枯萎夭折,唯這槐樹獨自枝繁葉茂,生機勃勃,我們認它為是棵奇樹!”
“哼哼,它那裏是奇樹,歪脖子老槐看著其貌不揚的,其實也是幾百年的老樹了。常言道:“槐老必生妖,這槐樹已經成妖了!他覬覦藥師佛腳下的靈脈很多年了,近兩年它的根枝穿破廟牆紮在了靈脈上,拚命吸取水分,才造成如今的局麵。”
“啊呀!原來是樹妖搗的鬼,我拿刀砍倒它,我用鋸鋸了這棵妖樹!”眾和尚憤怒地說道。
方丈到底是人老持重,念了一聲:“阿彌陀佛,佛家不殺生,何況是樹妖我等法力奈何不了他的,難得與小廟相依百年,也不曾加害於我等,何苦要斷其命根!我佛慈悲,請大師出個兩全其美的法子吧!”
“嗬嗬,佛心向善,難得你等在此困境尚留慈悲之心,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我就為你等做一回善事,驅走他便是了!”說完,從袈裟裏掏出一張玄黃紙片,用食指蘸著銅鉢裏的液體,寫出一個“唵”字,拋向老槐樹,喊道:“放你一條生路,移到外山去吧!”
“隻見玄黃紙片,見光暴漲一米大小,飄飄忽忽地圍著老槐樹轉了幾圈,‘啪’的一聲貼在了九尺寸間,精光頻閃。老槐樹瞬間樹枝抖動,黃葉紛飛,一團黑霧騰空而起,一句低沉的嗡嗡聲憑空響起:“謝神僧好生之德,不殺之恩,我去了!不會再貪圖靈水造孽!”說完,黑霧淡淡而散,廟院裏光線透亮。
這一演繹變化,眾和尚看的是雲山霧罩,愣了半天,“嗚呶”一聲跑進廟裏奔藥師佛像而去,遠遠地院落裏傳來驚叫,歡笑和誦佛聲。
百曉生撚須搖了搖頭,暗道:“紅塵熙熙皆為利來,過客攘攘都為利往,塵緣難斷,六根難淨,阿彌陀佛!”又看了看天象,北鬥星空有一顆極亮的流星劃過,低頭掐算了許久,歎道:“果不出古木大師的推測,龍主就在此地子時三刻出現,我切不可大意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