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禦賜將士化土佛(1 / 2)

漢代,蜀國軍師諸葛亮南征,率領大軍爬山涉水,一路劈關斬將,最後七擒七縱孟獲平定南蠻,使南中地區得以長治久安。諸葛亮南征途中,認真實施民族優撫政策,深得百姓擁戴。來到時鎮康州(今永德縣)境後,深受本土群眾的歡迎,大家還特意以滇西民間“打歌”的傳統活動,歡慶諸葛亮南征勝利。

諸葛亮把大部隊屯紮在今永康忙況村土佛山。時土佛山一帶,地勢非常平坦,到處是茂密的森林植被。正是臘月末尾,除夕在即,當夜,由於眾將士離家日久,懷念父母妻兒心切,思鄉情緒強烈,兵將們顯得非常煩躁和不安。這使諸葛亮心情不能平靜。他想長此下去將對整個部隊的安定產生非常大的消極影響,弄不好會前功盡棄。想到可能出現的種種不測,他心煩意躁,夜不能寐。他認為,身為三軍統帥,應該為兵將著想,妥善地解決出現的問題。

夜很深了,軍營裏眾將士還無法入睡,他們相互在講著與家鄉、親人有關的事情。諸葛亮走出大營,站在菩提樹下夜觀天象,發現還有部份跟隨自己南征北戰的陣亡將士成為了孤魂野鬼。它們既不得超生轉世,也不能修成正果,在四處喊怨叫屈。諸葛亮看到這些,想到眼前這些思鄉心切、歸心似箭的的將士,自言自語地道:“人心不可違!”他決定作法安撫故去的將士,讓故去的將士們得以超脫;同時,他要讓這些思鄉心切的將士在夢中實現與家人團聚的願望,以讓他們焦躁的心情平靜下來。

諸葛亮命人擺設了祭壇,開始作法。在他的作法中,陣亡將士都升入了天堂,進入了極樂世界。他感到心稍安,想到還要讓思親、思鄉的將士在夢裏回歸故裏,故還得繼續作法,就安排衛兵到各宿營地傳令:“所有將士,頭東腳西,即刻入睡;所有戰馬,馬頭栓向東邊,迎向正東喂食。”

衛兵奉命傳令後,諸葛亮又在祭壇前開始作法。作完法事,諸葛亮滿意地點了點頭,返回帳篷靜靜地躺在床上休息,也就慢慢地進入了夢鄉。

睡夢中,諸葛亮看見星光燦爛的天際間,閃現出一束光芒四射的金光,從耀眼奪目的光環中,走來一樽威風凜凜、手搖法器的天神,天神從東向西劃了一道無形的弧線,念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天神邊說邊踏著雲朵,從東方朝下界飄來。諸葛亮趕忙迎上前去,就聽天神向他喊道:“諸葛亮接旨,本天神奉玉皇大帝禦旨,傳諸葛亮速到天庭領旨,欽此!”

諸葛亮不敢怠慢,趕快跪下謝恩。然後跟著天神踏著彩雲向天空飛去。到了天上,隻見成群的白鶴在左右飛翔,耳畔仙樂悠揚,果真是一派神仙境界。進入天宮,隻見玉皇大帝端坐金鑾殿上。諸葛亮緊走兩步,趕忙跪下磕頭,大聲稟報:“蜀國軍師諸葛亮,拜見玉皇大帝,祝玉帝萬壽無疆!”

玉皇大帝眯笑著對諸葛亮說:“免禮”,並示意賜坐。諸葛亮坐定後,玉皇大帝開口道:“爾等替天行道,平定疆土,為黎民百姓造福。朕賜予為國捐軀和願意留在本地者立地成佛,欽此!”說罷,玉皇大帝左手向上一揚,隻見從手中飛起一方潔白的手帕,裏麵包著五彩繽紛的細沙和穀粒、菓核等,手帕慢慢朝下界飄去。玉皇大帝說:“就以這些沙粒、穀粒、菓核散布點為址,借土石為型,立地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