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土佛田裏的糧食一直收成很好。下忙平的村民每到土佛田耕種、收獲的時候,他們都會說這田是沾了土佛的光,糧食收成好,是因為由土佛的照看。
(二)土佛田裏的土佛馬
群眾說,土佛養著很多馬。這些馬,形狀、大小與普通馬無異。一般人很難看到,平時的日子也很難看到,因為這些馬,都是神馬,就算平時出來溜達,常人都是很難看到其真麵目的。
在上十戶將土佛田收歸為石洞寺祭祀用田的時候,田裏經常看到有馬蹄印踐踏稻穀。大家說,那馬蹄印就是土佛馬踩下的。據說,就是在那個時期,天上下太陽雨的時候,就有人看到過土佛田裏出現數匹白馬。太陽雨過後,那些馬就消失了影蹤。
群眾說,人看見了土佛馬倒不會發生什麼事情,但是不能去挨近土佛馬。挨近土佛馬,就會被土佛馬踢,就會莫名其妙地死去。
傳很久很久前,一個晴朗的天氣裏,天上的太陽還在普照大地,天空卻開始降起細雨來。這在有日照的時候降的雨,就被群眾稱為太陽雨。雨中,土佛田裏就出現了三、五匹膘壯的白馬,那些白馬正在土佛田裏悠閑地吃著稻穀,登腮的很多村民都看到了這個景象。其中,有一個經常打家劫舍、無惡不作的中年人,也看到了土佛田裏的白馬。看見歸看見,很多人都不敢前去觀望。這個中年人眼放綠光,心中就馬上升起想占為己有的私念。就當著大夥的麵說:“那麼健壯的馬,我一定要把它趕回家。你們敢不敢跟我去驅趕?”
大夥都說:“不敢去。”
這個中年人說:“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送上門來的寶貝,你們都無福享受。我一個人去趕吧。”
中年人就在大家的觀望中走近了那些白馬。太陽雨還正下,那些白馬看見有人走近,就四散開了。中年人追上了一匹白馬,拉住了白馬的尾巴。那匹白馬一時難以掙脫,就猛踢了中年人一腳。中年人放開了手,慘叫一聲,倒在田中。太陽雨忽然停了,這些白馬倏忽不見。
村民們七手八腳地將中年人抬回家,發現中年人身上都是青一塊、紫一塊的。當夜,中年人就死了。
大家說,這是惡有惡報。
此後,村民們再也沒有看見土佛馬出現在土佛田裏。人們說,土佛馬讓大家記取教訓後,就不再以真麵目示人了。
(三)土佛田裏的力士石
土佛田邊,有一塊黑色的巨石。這塊巨石重約數噸,出土的高度一米左右。這塊石頭生得很特別,就象一個靠椅,臀部坐的位置、頭部靠的位置、兩邊的扶手位置,都生得特別相象。這塊石頭登腮的傣族群眾稱之為“挨哼悶”,意思是“土佛下麵專管田的大力士”。他們說,土佛田裏有一個身材魁偉、力大無窮的大力士在看管著土佛田,這一塊石頭的模樣就是大力士坐出來的。
這一塊石頭怎麼會矗立在土佛田邊呢?故事還得從頭講起。清代,上十戶領地的領主執意將土佛田收歸為石洞寺的祭祀用田,以租賃的方式,交由登腮的村民管理、耕種。當時的土佛田裏根本就沒有什麼石頭,田地又平整,又肥沃。就在剛剛插好秧苗的一天夜晚,天上電閃雷鳴,狂風怒吼,瓢潑大雨從天而降。雨一直下了整整一夜,直到天亮才停了。天亮後,登腮的村民們到土佛田裏出早工,他們就看到了土佛田邊忽然布滿了大大小小的黑色石頭,這些石頭都奇形怪狀的,象忽然從田裏長出的一樣。其中,有一個橢圓形的石頭,比其它的石頭稍高,給人一種鶴立雞群的感覺。這就是最初的力士石,它還沒有形成今天的靠椅樣。
肥沃的田裏忽然長出了一些石頭,也許是這些石頭汲取了田裏的養分,土佛田變得貧瘠了,稻穀象害了病,葉子枯黃枯黃的。抽穗的時候,大多穀粒都是秕穀。收成大減產,原先萬把斤的產出,至此隻能收獲百十斤稻穀。管理、耕種土佛田的登腮村民就心灰意冷了,加上經石洞寺道長掐算,土佛田不能歸石洞寺祭祀用田,隻能作土佛管理和朝拜之用。登腮的村民就順水推舟地將土佛田歸還了原先東八戶下忙平的管理和耕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