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每個人都有壓力,想要消除壓力是很難做到的。因為人不可能不去學習和工作,也不可能不去結婚、生子、照料老人,所以人們需要做的就是及時地排解自身的壓力,不要讓壓力不斷地在心頭積蓄,否則將無法承受,最終被巨大的壓力壓垮。這就好比一頭駱駝可以馱得動一千斤的稻草,如果往上再加,哪怕是一根,都可能把駱駝壓垮。難道能夠把責任歸咎於這一根稻草嗎?重量是一點一點積累的。生活中的壓力也是一點一點積累的,我們要善於釋放壓力,減輕在心頭的重量,如果不懂排解,一味地給自己增加負擔,即使一個人的承受力再大,最終也是會被壓倒的。

王海是學電腦的,在一家網絡公司做設計員,工資很高,是很多人所羨慕的“IT精英”。王海工作很努力,因為幾個出色的設計而受到老板的好評,最近,老板又把一項很重要的設計任務交給了他。為了把事情做好,他可謂絞盡腦汁,有時候甚至熬夜進行設計。由於勞累和巨大的思想壓力,有一段時間,王海感覺自己像思維短路一樣。沒有一點靈感,程序設計也搞得一塌糊塗。越是這樣,他越是著急,再加上他又是一個不善表達的人,那些焦慮和煩惱都悶在心裏,不懂排解,長期的壓抑,他常常感覺頭痛、疲憊和腸胃不適,整個人變得疲憊不堪,沒有一點精神、最終王海的設計也沒有做好。

中醫理論中常會提到“積鬱成疾”,意思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內心的鬱結不能及時得到化解和排除,就很可能引發各種疾病。而王海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工作固然重要,休息也是必需的,不能不眠不休地工作。而且工作難度大,一時沒有靈感也很正常,沒有必要太多地強迫自己,而應該適當放鬆,這樣才會提升自己的工作狀態。工作本身壓力就大,如果自己不懂排解,反而再給自己增加沉重的心理負擔,那麼隻會讓自己的狀況更加糟糕。

我們中華民族的古老文化注重疏導而不是阻斷,對於壓力也是很難阻斷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疏導、疏通,找一個缺口?讓鬱結在心中的不快宜泄出來,這樣壓力就會大大減小。

排解壓力的方法有很多,隻要善於應用,很多壓力都是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要正確看待自己。每個人都有優點,也有缺點,不要因為一件事沒有做好就過分自責,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真心接受自己,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狀態,降低壓抑情緒的發生。

要善於傾訴自己的苦悶。人生在世,誰都會碰到不如意的事情,產生苦悶和煩惱是在所難免的。這時,我們就需要及時地向別人傾訴,說出了心裏話就會好受多了。

古時候,有一個皇帝長了驢耳朵 他不敢讓人知道他的秘密。於是每次理發之後,都會把理發師殺掉、時間一長,沒有人再敢給皇帝理發,皇帝全國下詔重金聘請理發師。但是沒人敢去,有一個小孩兒為了掙錢給母親看病,就前去應聘。他給皇帝理發時,發現了這麼秘密。等他理完發,皇帝決定將他殺死,小孩兒苦苦哀求,並保證不泄露這個秘密,皇帝才把他放了。

但是這個秘密埋在小孩兒的心裏實在難受,晚上連覺都睡不著,甚至快到發狂的地步。 但是他又不能和別人講 最後他終於想出一個宣泄的好方法:他跑到深山裏,找了一個人大山洞,他一感到內心憋悶就會跑到洞裏對看洞壁大喊:“皇帝長了一對驢耳朵!”喊完之後,心裏就舒服多了,內心有苦悶就要及時向自己的親人和朋友進行傾訴,如果總是自己憋著,任其鬱積於心頭,時間一長就會演變成為沉重的精神負擔,危害身心健康。

該哭泣時就哭泣。哭泣是一種很好的宣泄方法,它能釋放我們體內積聚的能量,調整機體使之恢複平衡。你內心感到委屈,就不要壓抑自己,哭出來會好受一些。女人可以哭,男人也可以。當你痛哭一場之後,傷感、委屈、痛苦的情緒也會隨著淚水的流出而從心中流走。

心理專家認為:“癌症是沒有哭出的淚水。”哭出來,不僅會內心舒暢,還會抑製疾病的發生。但是感情的疏解一定要適度,哭得太多太久反而會傷身。

英國一位心理學家認為,積貯在心中的煩悶憂鬱就像一種勢能,若不及時加以釋放,就會像定時炸彈一樣,一旦觸發即可釀成大難。如果能及時進行傾訴或發泄,便可減少疾病的危害,從而保持健康。

樂觀開朗方能延年益壽

鄭伯是一個很豁達的老頭 退休後的生活變得更加有樂趣了,每天都會到公園鍛煉身體,打打太極、釣釣魚,和一些老頭老太大一起吹拉彈唱,好不快活:鄭伯整天都是笑嗬嗬的。從來沒有見過他因為什麼事生氣或者難過。

其實,鄭伯年輕的時候沒少遭受磨難。因為家裏窮。很小的時候,鄭伯就隨哥哥到異鄉去打工,在一家小餐館裏工作,餐館的工作很辛苦,每天都要忙活十幾個小時,而且還會經常遭受老板的責罵。甚至當著所有員工的麵奚落他,鄭伯隻能把委屈放在肚子裏,也不能申辯、幸好他的性格比較開朗,他會自己找樂子,讓自己忘記苦惱。並快樂起來。

後來情況漸漸好轉,鄭伯進了一家工場當配送工,不久又結了婚,他妻子起初很懶惰,什麼也不做,整天對鄭伯呼來喝去,鄭伯對妻子也言聽計從。漸漸地妻子被他的憨厚所感動,改變了對他的態度,也變得勤快起來 他們的日子過得很舒心。

鄭伯說,如今兒女也都長大了,自己的任務也算完成了,每天輕輕鬆鬆地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沒有必要去自尋煩惱。說來也怪,鄭伯一輩子雖然沒少受苦, 可知從來沒有生過什麼病,身體一直很健康問及原因,鄭伯笑嗬嗬地說:“樂觀開朗的性格是治病的最好良藥,凡事想開了,不去計較,心情舒暢也就不會得什麼病了。”

樂觀的態度不僅對事業和前途具有極大幫助,而且能使人益壽延年。清代著名畫家高桐軒曾歸納出老人養生的“十樂”經,這“十樂”分別是耕耘之樂、把帚之樂、教子之樂、知足之樂、安居之樂、暢談之樂、漫步之樂、沐浴之樂、高臥之樂、瘩背之樂。這其中既有從體力勞動中感受樂趣,又注重享受精神生活的樂趣。實際上就是教導人們放寬心,開朗一些,樂觀一些,遇事多往積極方麵想,保持快樂之心,身體才會更加健康。俗話說:“樂以忘憂”,保持內心的愉悅,是調養精神、防止衰老的最好方法。

要想讓自己的身體更加健康,更加長壽,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和心態是很有必要的。樂觀開朗是一種在困苦中依然能笑出聲來的能力,是在壓抑和悲苦中能夠自我解脫的本領,擁有這種良好的性格和心態,也就擁有了健康和延年益壽的資本。

性格是表現在人的態度和行為方麵較為穩定的心理特征,是人的個性組成部分;在一個人的生理素質基礎上,性格是在社會活動實踐中逐漸形成、發展和變化的。而性格與健康有著密切的關係。樂觀開朗的人一般都比較長壽,而心胸狹隘的人則容易被各種身心疾病所困擾。不同的性格與習性,不僅會使人對相同的事物產生不同的看法,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還會影響到人們的情緒反應。

樂觀者在危難中能夠看到機會,對生活充滿希望,積極熱情,心情愉悅;而悲觀者在機會中往往看到的卻是危難,對自己沒有信心,自怨自艾,情緒低落,悲悲戚戚。

一對孿生兄弟,為同一父母所生,卻有著不同的性格特征,一個樂觀,一個悲觀。一天,父親買了許多色澤鮮豔的新玩具給悲觀孩子,而把樂觀孩子送進了一間堆滿馬糞的馬車房裏。第二天清晨,父親看到悲觀孩子正在抹眼淚,便問:“為什麼不玩那些玩具呢?”孩子哭著說:“我怕玩完,它們都壞了。”

父親歎了口氣,走進馬車房,卻發現樂觀孩子正興高采烈地在馬糞裏掏著什麼。孩子見父親來了,得意洋洋地告訴父親:“告訴你,爸爸。我想馬糞堆裏一定還藏著一匹小馬呢!”

由此可見,樂觀者與悲觀者之間的差別是很大的,樂觀者能夠保持愉悅的情緒,即使身處惡劣的環境之中,還是會自得其樂;而對於悲觀者,他甚至會將一個油炸圈餅看成是一個窟窿。這種不同的情緒反應和心理狀態,對人的健康是會產生很大影響的。

豁達開朗的性格,表現為言行坦率,毫不掩飾,善於交往,真誠相見,能夠受到群體認可和讚揚,同時也善於自我肯定,內心環境是平和的、愉悅的。青年人如果能夠擁有這樣的性格,對其人際交往、事業成功、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對老年人養生保健來說,豁達開朗的性格也是難能可貴的,心態平靜,少有疑慮,笑看人生,不計得失。無論正常生活。或是麵對疾病,都具有積極意義。

使自己樂觀、開朗起來就要學會運用幽默。幽默是一種自我解嘲的智慧,也是一種恢複內心平衡的方法。幽默的人能夠從容應對許多令人不快、煩惱,甚至痛苦和悲哀的事情。使自己免受不愉快情緒的影響。

另外還要培養豐富的業餘愛好。琴棋書畫、種花養鳥、旅遊觀光、河邊垂釣等有益的愛好都能使人愉悅情懷。我們應該增加自己的興趣愛好,培養活潑開朗、積極參與的生活態度,在平凡的生活中譜寫快樂的人生。

同時還要堅持每天微笑。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笑可以使肺部擴張增加,促進血液循環,同時還可以消除不良情緒的影響,使人盡快恢複積極的精神狀態。而且主動發笑還是一種重要的養生方法,近代養生家丁福祿指出:“歡笑能補腦髓,活筋絡,舒血氣,消食滯,勝於服食藥耳。每日須得片刻閑暇,逢場作戲,口資笑樂,而益身體也。”

從容是一種心靈的優勢

李敏是一位成功的職場白領。如今,她的許多老同學都還在為自己的飯碗苦苦掙紮、 自身難保時,她已經是公司一名薪水頗高的白領了,而且事業、金錢、家庭一樣不少。然而。在讓朋友們羨慕的是,在這些追求的過程中,她並沒有像朋友們一樣犧牲自己的健康和情緒去孜孜以求。而是從容淡定、輕輕鬆鬆就擁有了這一切。

朋友們甚是不解,問及其中奧妙。李敏淡淡地說:“其實我並沒有什麼奧秘,說起來非常簡單,換來這份從容也就是半小時的事情。”

李敏娓娓道來,她說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她也和許多人一樣,總感覺手頭有做不完的事情,並因此放棄了很多自己喜歡的業餘愛好,甚至很少和家人朋友團聚。結果是到最後人疲乏到了極點,幾乎還是一無所獲。

看到李敏天天把自己搞得疲憊不堪,有著多年工作經驗的爸爸對她說:“從明天開始,你能不能每天早出門半個小時。”李敏不解地看了父親一眼,她並不能完全理解父親的話,但無奈之下,她決定從明天開始試一下。

第二天,她開始比正常時間早半個小時出門。當她走到公共汽車站時,發現等車的人不多;上到車上,又發現有許多空位,比平時愜意多了。而且,由於還沒到上班高峰期,路上的交通也沒出現堵塞,很快就到了公司。離上班還有一段時間,同事們都還沒來,她一麵悠閑地聽著音樂,一麵整理了一下辦公桌,並準備一下今天要做的工作。

之後,當同事們匆匆忙忙地打卡、手忙腳亂地開抽屜時,她已經泡好了一杯熱茶,準備好了工作所需要的資料。自然,接下來的工作是井然有序的,而且工作效率極高,還不到下班的時間,她就完成了全部的工作。於是。她也有了充足的時間去享受一下豐富的午餐。

下午下班的時候,她已經做完了一天所有的工作,而且還有時間查看有沒有遺漏的或做得不好的地方。而此時的同事,有些人還在手忙腳亂地忙乎,有些人疲憊不堪地打著哈欠,隻有她神清氣爽,淡定悠然。

從容,不僅能夠反映一個人的氣度、修養、性格和行為方式,而且是一種符合人的生理、心理需要的有節律的、和諧、健康、文明的精神狀態和生活方式。在現代忙碌的生活中,從容是對生活節奏的把握。是緊張時加一把勁兒,休閑時踏歌而行。從容是一種坦然,是把磨難當做機遇的大度。從容是“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的鎮定,是失敗麵前的從頭再來,是對理想和信念的執著追求。

路有升沉進退。人有悲歡寓合。從容是一種對人生的透徹把握,不管是誰,隻要能以平和心態麵對一切,閑看天邊雲卷雲舒,笑著庭前花開花落,必能擺脫是是非非、紛紛擾擾。也隻有這樣,才能善待自己,善待生活,善待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