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毒品勢力的日益猖獗的今天,現代社會裏每個人都可能有與毒品接觸的機會,如稍不留神就有被卷入的可能。而青少年又處在一個心理狀態較為脆弱、動蕩、多變的時期,這使得他們對毒品的免疫力尤為低下,極易受其侵蝕。那麼究竟是什麼心態促使許多青少年投入惡魔的懷抱從此無力掙紮呢?本文試圖從以下幾個方麵來分析青少年的吸毒心態。
1、好奇的心態
好奇心是個體在遇到新奇的事物後,引起注意、產生操弄意念等一係列內在心理變化。它與個體的生理需要無關,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引起的。其強弱程度與外界刺激的新穎性和複雜性密切相關:刺激愈新奇或愈複雜,個體對之愈好奇。好奇心是人類行為最強烈的動機之一。青少年的好奇心要比中、老年人強烈得多。而且他們會不顧一切去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理。吸毒對於任何人而言,都充滿了未知的誘惑,對於青少年就更是如此。雖然並非不知道染上毒癮的後果,但幼稚單純又頗具好奇心的年輕入,卻在這種偷嚐禁果的好奇心的驅使下,企圖嚐試一番。盡管初次吸毒的原因是極其複雜的,然而我們卻發現出於好奇心的驅使所占比重居然超過了三分之二。
好奇是促使青少年的一個首要原因。對吸毒行為產生好奇心理的外界刺激因素最主要的有兩個:一個是毒品本身具有的神秘色彩。由於毒品是國家統一特管物資,政府明令嚴禁其進入商品市場。販毒分子的毒品買賣活動都是在地下秘密進行的,毒品的神秘特性常常會激起一些青少年的想象和疑問。
2、尋求刺激的心態
當有人問及知道毒品有害為何要吸毒時,這些癮君子有不少會告之:不為什麼,覺得好玩、刺激。乍一聽覺得匪夷所思,什麼不好玩,為何偏要拿自己的生命為代價去求得一時刺激呢?然而,從未知事物中求得刺激,得到滿足和歡樂,這確是人的一種本能。人們常常對未知事物的刺激產生一種莫名的期待,這種期待心理也就是現代人常說的“黑箱原理”。當人的期待心理得到一次滿足,就會產生強烈的快樂、愉悅。行為主義心理學認為,人的任何一種心理現象都可以用刺激———反應這一公式來概括,也就是說,個體的心理是由於外部環境的刺激並作用於個體所產生的反應。如果這種反應給個體帶來了快感,則會使相應的刺激得到強化。毒品作為一種新奇的刺激物,自然會使個體產生強烈的生理、心理反應,而毒品帶來的極大快感又強化了人們對這一刺激物的接受。現在的青少年,由於家庭條件優越,生活當中沒有遇到任何艱難,這就使他們變得任性,做事不管後果。所以通過吸毒來尋求刺激的心態在青少年當中是十分普遍的現象,這是因為青少年群體具有鮮明的心理特征,其中突出的一點就是強烈的情緒色彩。隨著自我意識的覺醒,青少年發展了多樣的自我情感,能夠對外界事物產生各種情感體驗,且這種情感體驗十分強烈。所以,經常可以看到他們為一些小事興奮得手舞足蹈,或消沉得無精打采。同時這種強烈的情感又常常是不穩定的,極易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因而,青少年情感的衝動性、爆發性特征決定了他們在接受毒品的時候,根本就不會冷靜地考慮它對自身的危害,而隻想滿足一時的情感體驗。
3、合群心態
世界上很少有人願意煢煢孑立,獨居一隅。每個人都無可避免地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度過一生,與人合群是人類社會的普遍現象。而合群對於處在特定時期的青少年意義就更為重大。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拉爾森在研究中就發現,除了睡眠,青少年有74%的時間與他人相處,這個比例甚至高出成年人。
另一位心理學家羅伯特·魏斯在研究各種人際關係後,認為有以下幾種基本需要是青少年通過與人合群得到滿足的:
(1)依戀。在童年時代,我們對父母充滿依戀之情,長大以後,我們也隻有通過合群從伴侶、朋友那裏得到一種親密的體驗。孤獨、寂寞、不願與人合群的人是無法有快樂的感受。
(2)社會整合。青年人希望成為社會成員,渴望盡快獲得群體、團體、社會的承認、接納,這樣才能真正與社會融合為一體。
(3)價值的保證。青年人渴望發揮自己的才智,急於成功的欲望相當強烈。當我們在與人合群,謀求別人支持時,便會產生這種覺得自己是有能力、有價值的感覺。
(4)可靠的同盟感。與人合群可以讓自己意識到自己是有忠實夥伴,在需要幫助時,必定有人會伸出手來援助,發生緊急情況時,也有可求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