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浮士德》的裂痕與近代西方的精神危機(3 / 3)

但同樣是在75歲的這一年,歌德又說:“到了75歲,人總不免偶爾想到死。不過我對此處之泰然,因為我深信人類精神是不朽的,它就像太陽,用肉眼來看,它像是落下去了,而實際上它永遠不落,永遠不停地在照耀著。”這是歌德人生態度的另一個主導方麵,即樂觀曠達,將個體的生命與整體人類的漫長存在相聯係,從而獲得了一種新的精神依托。

一是實際的人生體驗,一是頑強的人生態度,兩者是有矛盾的,問題就在於歌德如何處理了。歌德曾將自己的性格與萊辛作了一個比較,他認為:“萊辛本著他的好辯的性格,最愛停留在矛盾和疑問的領域,分辨是他當行的本領,在分辨中他最能顯出他的高明的理解力。你會看出我和他正相反。我總是回避矛盾衝突,自己設法在心裏把疑問解決掉。我隻把我所找到的結果說出來。”這樣,歌德就終於在兩難中找到了宗教這條不是解脫的解脫之路。“基督教本身有一種獨立的威力,墮落的受苦受難的人們往往借此來提高精神。”歌德解釋《浮士德》的結局時自述說:“得救的靈魂升天這個結局是很難處理的。”如果不借助宗教的形象和意象,使“詩意獲得適當的、結實的具體形式,我就不免容易陷到一片迷茫裏去了。”我認為這裏所闡述的絕不僅是一個藝術形式選擇的問題,而是歌德主體創作意識的“迷茫”,這反映出自身精神所賴以棲身的宗教之舟終究無法托起茫茫苦海上徒然掙紮的靈魂。

從《植物的變形》、《動物的變形》直到“人的變形”的《浮士德》,歌德貫穿著他對整個自然界與人類進化發展的探索,這種探索賦予了浮士德這位人類的代表強勁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在人類的文學史上,如此偉岸而卓絕的浮士德精神實屬第一次。但同樣在這個時候,人究竟能在多大的意義上自我超越,進入永恒的自由王國也成了高懸於我們上空的一個或隱或顯的巨大疑問。晚年的歌德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迷茫,因為像他那“老一輩歐洲人的心地多少都有點惡劣”,他說:“如果在憂鬱的心情中深入地想一想我們這個時代的痛苦,就會感到我們愈來愈接近世界末日了。罪惡一代接著一代地逐漸積累起來了!我們為我們的祖先的罪孽受懲罰還不夠,還要加上我們的罪孽去貽禍後代。”

歌德的矛盾與困惑絕不僅僅屬於他自己,至少,他的這種強悍與孱弱、自信與卑怯的複雜結合就很容易讓我們聯想起近代文化史上的革命性哲人康德。康德缺乏文藝創作的天才,藝術鑒賞也不時顯示出蹩腳的外行特征,但他在哲學思辨的領域對近代人類的思索卻無疑具有《浮士德》式的劃時代革命。康德在近代文化史上第一次鮮明地劃分了自在之物即超驗的形而上的東西與經驗世界即我們所置身的現實,人永遠不可能真正認識自在之物,超驗的東西是作為某種假設或某種信仰而存在。康德把神學的存在貶為實際理性的一種假定。在現實世界中我們人類卻具有自身的主體性。正是從康德這裏,近代人猛然意識到:“每一種自願的活動,都是有理智的品格、純粹理性的直接結果,人是自由的主動者,不是自然原因鏈條中的一環。”但自由創造中的人類卻又難以擺脫“二律背反”的殘酷命運(浮士德不正是這樣麼),人類理性的終極目的(即道德的目的)隻在上帝那裏,這樣,我們達成自我超越(至善)又是由上帝決定的,這似乎又與歌德的體驗有聯係。實際上歌德也自知他走上了一條類似於康德的道路。而康德卻又在晚年對上帝救贖的可能性產生了懷疑。

自信力、主體性、創造精神、超越的渴望,這就是所謂的近代精神,而懷疑、困惑、迷茫,又是其中蘊藏著的危機體驗。西方近代文化自上完成了對中世紀文化的反撥,自下開啟了通往現代文化的道路。在中世紀宗教神學的禁錮中,人的現實生命處於全麵的萎縮當中,文藝複興使人的感性生命複活,新古典時代笛卡爾“我思故我在”又開始了以人為主體的理性精神的重建,而18世紀啟蒙哲學,尤其是德國古典哲學則將這一理性體係推向完善的境界,康德的探索因此也被稱作一場“哥白尼式的革命”。至此,人確立了自我,信心百倍,似乎時刻蓄積著開天辟地的偉力;但近代文明的進程卻又同時日益暴露出不可克服的痼疾,人不斷創造著輝煌的文明成就,但人自身的自由和幸福卻又不斷在這些創造成果中飽受挫傷和損害。人究竟算個什麼,該有怎樣的人生理想,人的自我超越又有多大的可能,前途在哪裏?敏感的近代人已陷入了迷茫當中,由此也展開了伸向現代文化的思路。

在這條近代精神的發展線索中,歌德的體驗和追求上貫康德,下通黑格爾。較之康德,歌德似乎更為開朗、樂觀;而歌德的密友席勒則較多地接受了康德的悲觀主義,他從“二律背反”中悟出人的“斷片”形態。黑格爾比歌德小21歲,他對這位文學大師推崇備至,甚至自稱在精神上是歌德的“兒子”。國外許多評論家如盧卡契、考夫曼都注意到了《精神現象學》中,人類曆史的發展恰如浮士德式的自我否定、螺旋上升。

黑格爾認為《浮士德》是一部“絕對哲學悲劇”,其主題是“企圖在對主體的有限知識與絕對真理的本質和現象的探索這兩方麵之間的矛盾中找出一種悲劇式的和解。”顯然,他從自己的理論體係出發,從“正-反-合”命題出發,特別看重的是“和解”,不完善的人消亡了,生命演進的真理永存,“理念”永存。上帝的救贖在這裏成了黑格爾維持他那龐大的體係繼續運動的助力。在這裏,人類文明作為“理念”的體現將永遠合情合理地運演下去,揚棄缺陷與片麵,趨於全麵與永恒。於是,近代精神的危機性體驗被巧妙地掩飾了起來,那些迷茫與困惑似乎都獲得了一種“辯證”解決!

但這恰恰是黑格爾的庸俗之處,是他對《浮士德》的悲劇作了這種不無庸俗的“和解”。

人類曆史一再表明,任何的“和解”都是短暫的、虛幻的、一廂情願的。《浮士德》的光芒倒來自那些真誠的“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