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3)(1 / 1)

當年(3)

李氏家裏哪兒知道這些糟心的,見夏大江生得挺拔,家裏人口簡單,還覺得自己高攀了,相看了兩回,忙不迭的答應了。

這等到李氏知道了前頭這檔子花花兒,春兒已經兩歲多了。

李氏開始挺憋氣的,可轉念一想,哪個少年時沒個慕艾情懷呢!現在兩人既做了夫妻,就好好的過日子吧!以前的那些個,總歸能忘了的。

李氏是個實在的,悶氣過了,對夏大江對公婆越發的盡心。

哪想到,你不招事兒,這事兒上門來招你了。

夏大江自打跟師傅斷了線兒之後,沒臉再上門求告,可也不想就此荒了手藝,就在農閑時走村竄巷的跑單幫,幫人拾掇個桌椅,打條把凳子什麼的貼補家用。

有時候,村裏麵幾個搭過手兒也一起去跑,有時候,是他自己去找活兒。總的來說,他一個人的時候少。李氏和他爹媽也就放下心來了。

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兒,好象老天爺看不得他過得這麼安寧似的,竟然讓他一個人找活的時候,和前頭那師伯家的女兒又遇上了。

那女子嫁了之後,很是過了幾年好日子。她爹脾氣爆是爆,卻是會看人的,給她找的這人家真心不錯。婆婆人好,小姑也不尖酸,男人對她也是好的。就一個壞處,這男人是在城裏一家鋪子裏做工,隔三差五就輪到歇在鋪子裏守夜。

也是趕巧,那幾天,這家裏頭有點木工活,男人還在鋪子裏,這女子就想著回娘家讓她爹的幾個徒弟過來。

剛出了門兒,迎麵居然就碰著夏大江了。

雖說當年熱火得什麼似的,可現在物是人非,各有各的小日子了,猛可裏一照麵兒,還是有些尷尬。

那女子看夏大江身上背著木匠家什,想著當年因為和自己的事兒,召他老爹一頓收拾,這之後聽說師叔也不待見他,有活也不找他了,心裏頭多少有些過意不去,吐了幾口氣兒之後,就上前招呼了。

這本來也沒什麼的。上門找生意,正好這邊有活計,做完活計,銀錢兩契,也就了結了。偏那女子自覺心裏的愧,自夏大江上門來之後,分外關照,她自己是不覺著,那邊母女兩個可就上眼了。

而夏大江呢,本來就相不上李氏,可當時自己名聲在外,比李氏好的人家瞧不上他,比李氏差的他自己還尋思著委屈了自己,這才將就了李氏。雖說現在的日子四平八穩的,倒也和美,可每每想起以前的那些個,心裏頭總覺不足。這會兒,竟然似冥冥中暗助一般,竟遇上了,且看這人兒,比從前更多了幾分風韻,心裏頭登時跟進去一隻貓爪兒似的,撓心撓肺,回家再看看李氏,高壯剽,比他短不了多少,兩相一比照,更不待見了。

李氏人生得精,心思卻細實得很。夏大江那點子眼神兒,她早就看出來了。李氏越想越不對勁兒,就托了同村一個常和夏大江一起出去找活兒的,留意一下。

那人也在城裏做活,跟著夏大江一起過去,一打聽,那地方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時候長了都是熟的,一打聽就知道了誰誰家請了人在家做活。這人還和夏大江打小兒一起的,前頭那事兒,他也是知道的,這人心思活泛,一聽那女子娘家的姓氏,立馬就對上號兒了。

李氏得了信兒,當時就崩掉了。不過,她還有幾分心性兒,沒立時發作,隻等著夏大江回家來的時候,說是自己想回娘家去相幫,讓他別去城裏頭了。

夏大江正心浮氣躁的當口兒,明知道自己那點兒小心思不該有,最好是不去見那女子,可看著李氏就忍不住想起那人,就管不住自己的腿腳,根本就不搭理李氏,胡亂找了個因頭兒就走開了。

李氏氣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實在是受不了了,抱了春兒就往外走。夏媽媽聽著動靜不對,追出來,沒叫住兒子,倒是一把把春兒搶了下來。可李氏心裏頭煎得難受,聽著春兒大哭,她心裏跟挨刀子似的,還是頭也沒回跑走了。

等夏大江外麵轉了個大圈兒回來,春兒已經哭得發起熱來了。

夏大江還沒往心裏頭去,哼哼唧唧地胡罵李氏,隻讓他娘老子用冷巾子給春兒敷敷。

結果第二天,春兒渾身上下燙得跟火炭似的,李氏也一夜沒回,一家子這才著了慌,趕緊找大夫來看,熱是退了,春兒卻是渾身抽筋兒,喉嚨也啞掉了。

等李氏被娘家人連勸帶哄的送回來,看到一家子愁雲慘霧的樣兒,再看看躺著起不來的春兒,再悔青腸子也已是惘然。

夏大江這才算是清醒過來,紮下心來好好和李氏過日子。

可春兒,卻再也不能象小時那般伶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