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篇第四章(2 / 2)

他冷哼了一聲,走過來拉起她的手:“沒膽的東西,還不快走,不想占個好位置了?”

心下惱怒,但人太多,不便發作,忍著氣跟著他走。

觀音菩薩是從梵語的意譯而來,本來應該譯為觀自在。古時傳到中原後由於念錯,便成了觀世音,在唐代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諱,便省略了一個世字,簡稱觀音。在唐代以前觀音像都屬於男像,因為觀音周遊法界,常以種種善巧和方便度化眾生,並能夠“送子”,人們就把他女性化,故而這場法會來的大多是女性。法會做一整天,是為普通大眾祈願,他們到達廟會的時候,已經人山人海了,黃浩護著她,兩人往前邊擠,剛擠到前麵,還來不及喘氣就看見一個六十多歲的瘦高的法師,披著袈裟,帶領著一眾僧人從側門進來,他登上高台上往下一望,人群馬上安靜下來,睿智的雙眸仿佛掃過所有人,他的聲音有一股穿透力,在人海的大殿裏回旋:“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觀自在菩薩,慈憂一切眾生。”

慧覺大師領著眾僧上香,一起跪拜,齊刷刷的口念佛號,底下的大眾也都跪了下去,覺慧大師張口念了句,眾僧救接著念了下去,虔誠的聲音響徹整個大寺。

接下來是覺慧大師講經,經文十分難懂,聽得人雲裏霧裏,黃浩感覺一個頭兩個大,實在不耐煩,但又不能傷害他們的宗教情感,隻能耐著性子聽著,悄悄的動了動發麻的雙腿。

感覺到一道目光鎖住他,是覺慧大師,覺慧大師問他:“今早我像往常一樣坐在一樣的地方念經。陽光像往常一樣照進來,可我卻感覺陽光不一樣,是為何故?施主用佛法說說。”

黃浩有些難為的“嗯”了聲,久久說不出一句話來,他對佛法真的不了解,怎麼辦,咳了聲道:“大師是高人,我答不出來。但我有一朋友可以答出來。”扯著張夢潔的衣服讓她站起來。

張夢潔感覺覺慧大師慈悲的慧眼鼓勵的看著她,徒生出一股莫名的情緒,雙手合十的向他行了個禮,用手指了指心口的位置。

覺慧大師微笑著朝她點頭頭:“小姑娘大覺悟。”又打量了他們一眼,說道:“姑娘,一切思愛會,無常難得久。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

張夢潔沉吟了一會,向覺慧大師道:“承大師教誨,銘記於心,不勝感激。若是天意難為,我直麵人生。”

覺慧大師輕閉著眼“嗯”了一聲,不再朝他們看,便帶著眾僧念了一段經文,法會就差不多到尾聲了。

在回去的路上,黃浩好奇的問她:“那和尚問那些話,你為什麼指向心口的位置,神神秘秘的,不知是什麼。”

張夢潔撇了他一眼:“我又沒毛病,幹嘛對牛彈琴。”

黃浩笑笑:“幹嘛那麼小氣,這牛求知欲強,說不定很喜歡聽琴音。”

這話逗得張夢潔笑起來,隻好向他解說:“佛教的思想是唯心論。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覺慧大師熟讀經文,我指著自己的心,他自然明白我要說的是什麼。”

黃浩點頭,又問:“那後麵他說的那句是勸告你?是什麼意思呢?”

張夢潔微微皺起了眉,手指無意識的攪著係在脖子上的那塊妃色絲巾,一下一下,這絲巾是顧雲錦送她的,想到顧雲錦,她就嘟囔道:“雲錦肯定懂,哪像某人,一問三不知。”

聽到她如此佩服的提起顧雲錦,心裏生氣起來,哼道:“他就會些花招,隻能哄哄像你這種小女生,那像我,學的都是實用的。”

張夢潔沉默下來,不理他。黃浩也不想理她,所以一路很是安靜,氣氛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