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強縣寬川鎮東邊,有一眼泛珠泉,當地老百姓稱為“龍泉”。
我們在公路邊下車,由寬川水保工程隊經理王文繼帶路,沿著一條彎彎曲曲的水渠向山邊走,水渠裏有一股清流歡快地向前奔淌。步行約三裏路,最後來到半山坡上,看見一個直徑十多米的圓池子,池中水碧綠清亮,水麵上泛著細碎的珠花,能感覺出地下有一股水流向上翻湧。
王文繼介紹說,龍泉出來的水,用目測,大概每秒將近一個立方米,並且日夜奔湧,川流不息,一直很旺盛,幹旱時節也不減弱。寬川鎮上的居民飲水,主要是龍泉;山下的一部分農田,也靠龍泉水澆灌。龍泉水最終經過大安鎮,流入漢江。
我問:這眼泉有多長時間了?
王文繼說,他小時候,就有這泉。聽爺爺講,他小時候,也有這泉。具體時間不清楚,可能有幾百年吧。原先隻是草坡上的一個泉眼,後來農民為了保護周邊的環境,杜絕汙染,才修起了這個寬大的水泥池子。
2007年,水利部原部長楊振懷帶著全球水夥伴組織的一些專家,曾來到泛珠泉考察,幾個老外看到如此晶瑩的泉水,立即俯下身去用雙手捧起泉水喝,並連連叫道:太好了,太好了,這兒不需要開發建設,隻要把生態保護起來就行了。
我在泛珠泉周圍轉了一下,看到樹林中有一個院子,紅牆上寫著:漢鯢——漢中天成生物工程公司寬川基地。
旁邊還有一個銘牌,印著:科研重地,謝絕參觀。
我向王文繼打聽“漢鯢”是什麼東西。
王文繼笑了,說,就是娃娃魚。
後來我在網上查了一下,得知娃娃魚(大鯢)是我國特有的珍稀野生動物,屬兩棲綱、有尾目、隱腮鯢科,是與恐龍同時代並存的古老物種,具食、藥兩用價值,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水生野生動物。目前,娃娃魚在世界上主要分布在北美、中國和日本。我國大鯢是地球上僅存的三種隱腮鯢科中體形最大、品質最優的一種。大鯢肉質細嫩、鮮美可口,富含17種氨基酸,其中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都在裏邊。由於大鯢喜歡生長於深山峽穀的小溪之中,空氣、水質無任何汙染,是當今水產品中少有的無公害有機食品,也是極其珍貴的綠色養生食品。
《本草綱目》中有大鯢“鱗目、滋陰補腎,補血行氣治癡疾”的記載。《本草經集注》《本草拾遺》等藥典中也有能“治癡疾、治頑疾”的描述。現代人譽大鯢為“水中人參”和“軟黃金”,備受消費者青睞,一直是中國出口創彙的高附加值產品。
但是,娃娃魚在我國越來越少,供不應求。
漢中天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及天成大鯢研究中心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實現大鯢仿生態人工馴繁的突破,並於2009年6月取得了農業部水生野生動物保護辦公室允許在全國範圍內銷售二代大鯢的資質。
漢鯢這個新的品牌,正越來越受到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
原來這個漢鯢研究中心,就設在寬川的泛珠泉旁邊。
由此我想,泛珠泉應該列入中國的名泉名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