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旬陽縣城沿漢江邊的公路下行53公裏,是蜀河古鎮。
蜀河古鎮的老街在靠山那邊,其外圍有一條公路及新街。鑽過低矮的城門,但見千餘米長的蜀河鎮老街上,鋪著一色的厚重的青石板。石板的邊角已經磨損,顯出曆史的悠長。兩邊的木板門麵帶閣樓的房子,蒼黑傾斜,透出遠古的氣息。有老人在門裏吸著水煙袋,有孩童在街上踢著雞毛毽。一頭黃牛臥在街邊嚼幹草,一隻公雞跳在房頂的牆頭上啼叫。兩邊還有一道道橫伸開去的小巷,一級級石板台階鋪向窄長的遠處。
古鎮位於蜀河與漢江的交彙處,過去規模很大,圍著蜀河口分東、西兩部分,中間一道木橋相連,人稱“小漢口”。這兒上通巴蜀、下達荊楚,北去關中,明清時非常繁華,是漢水中遊的貨倉和大碼頭,號稱古金州第二大重鎮。那時各地的商客聚集此地,將本土的漆、麻、耳、桐油、絲綢通過漢水入長江,送到南京、上海,再把大都市的最新商品運回山區。
古鎮西側有一個石堡,創建於清嘉慶六年(1801年)。史料上是這樣記載的:“堡周四百餘丈,土築石砌,插地四尺,外高一丈八尺,基厚盈尋。頂厚減尋之二,女牆半尋,疏為五門,樓櫓備具。”今遺跡尚存,西門安在。西門用青磚券頂,其他部分仍砌以石。因其處於要衝,至今仍通行人。
古鎮上最有文化價值的,我覺得是三座古建築。
南頭江邊懸崖上的,叫楊泗廟。高大的廟門兩側寫著一副聯語:“福德庇洵州看廟宇巍峨雲飛雨卷,威靈昭漢水喜梯航順利浪平××。”最後二字已斑駁不清,分析應該是“風靜”吧。進入廟內,門後就是一座戲樓,戲樓前是一個小院,院裏側麵是神殿,但殿內的神像已經被砸毀。在黑暗的牆角下,我發現了一塊石碑,從攝影包裏掏出小電筒一照,原來是蜀河口稅局於同治六年(1867年)正月二十日立的碑示,意思是說有埠頭不按規定向過往船隻勒索,多收稅款,今後大家可以舉報,當局定會重處。嗬,原來是一個反貪告示。看來敲詐勒索貪汙早在清代就引起重視了。
站在楊泗廟的牆頭上,發現腳下就是滔滔的江水。打問得知,廟下是漢江航道上的一個險處,叫洪龍灘。由於常出事,於是水手們就集資建起了這個廟堂,盼望得到神的佑護。過去沒有公路,交通全靠水運,船工們經過楊泗廟時都要上來燒香磕頭,興旺時,楊泗廟有“夜照萬盞明燈,日受千人叩首”之稱。後來公路修築,水運衰敗,楊泗廟先後做了區公所、鐵路指揮部、文化站、電影院、派出所、地毯廠,近年剛因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而被清空。
鎮街的中段,有一個黃州館,是當年湖北商人建的會館。我請一個小孩子帶路來到館前。老遠就見長磚徹起的厚牆高高聳起,近前細看,牆體上還釘著鐵製的蝙蝠、魚、鳥。石門墩上雕刻著鹿與桐樹、鶴與椿樹。門洞頂上刻有獅子繡球、太極圖。正值春節放假,大門緊鎖,費了一番周折才找來守門人,進去一看,裏麵是個四合院,厚牆高房,十分結實。房簷上掛著的一對飛龍遊鳳木刻精致,造型優美。
鎮尾的北頭半山上,還有一個清真寺,為明代古跡,現做了翻新維護。沿著一段長長的高高的百步坎徑爬上去,就到了樹木蔥蘢、古樸典雅的寺院。院內有禮拜堂、大殿、抱廈、天井,還有對亭廂房、廚房等30餘間。此寺建築風格獨特,兼具南北之長,曾馳名於漢江上下。站在寺前,可以瞭望古鎮遠景,山水入眼,爽氣呼出。
除了老街上的三座古建築,河東那邊本來還有個關中人建的三義廟,據說規模更大,有民謠說:“楊泗廟矮鋪榻,黃州館一枝花,三義廟勝過它。”可惜三義廟已毀,現在是學校,老房子隻剩下了一麵牆。
但河東那邊還有一些零散的老莊戶,依舊散發著古樸的鄉村氣息。
我遇到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大娘,閑聊中得知,他們家過去是船工,靠水運生活,她的三個孩子,有兩個出生在船上。
這樣的故事,在蜀河古鎮應該很多。
走遍漢江流域,現在古風最濃厚的,恐怕隻有這裏了。
它是漢江文化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