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德國人“送”一座總裝廠(2 / 3)

耿昭傑與哈恩擊掌成交。1989年2月22日,一汽代表呂福源和大眾代表保爾分別代表雙方簽訂了購買德國大眾威斯莫蘭工廠的技術貿易協議。簽約後,大眾公司興高采烈地舉行宴會慶祝雙方的進一步合作。在德方的招待宴會上,興奮的呂福源開始考慮拆遷的問題。呂福源考慮問題極為細致周詳,他在腦子裏按照拆遷順序逐條理了一遍,突然想到拆遷後剩餘工業垃圾處理問題。美國是一個很重視環保的國家,工業垃圾的處理有一整套完整的程序,按照這個程序,處理拆遷後的剩餘工業垃圾至少要上百萬美元。呂福源當場就向德國大眾首席談判代表保爾提出,拆遷後剩餘的工業垃圾由德國大眾處理。簽約後的保爾處於興奮狀態,聽到呂福源的問題,他沒有過多思考就同意了。細心的呂福源擔心保爾事後反悔,他要保爾立即簽字畫押。保爾環顧了一下燈紅酒綠的餐廳說:“呂先生,這裏沒有紙,回去後再說吧。”

呂福源可不願意等到回去以後,一旦這個德國人清醒了以後,他有可能會做出另外的決斷。呂福源掃視了一下酒桌,聰明地從餐桌上拿來一張餐巾紙,遞給保爾,請保爾在餐巾紙上簽字承諾。保爾沒有絲毫猶豫,龍飛鳳舞地簽下自己的承諾,這張餐巾紙立刻價值百萬。

事情果然如呂福源所料,一汽在威斯莫蘭拆遷完畢後,德國大眾本部派來驗收的代表堅決不同意由他們處理工業垃圾,他們稱:“這是世界上從未有過的事,你們吃飯我們打掃垃圾。”

呂福源拿出保爾在餐巾紙上的簽字給他們看。德國人是講誠信的,看到保爾的文字承諾,雖然極度不滿意,但他們也無話可說了。

在德國簽訂了關於威斯莫蘭工廠的技貿協議合同後,呂福源和李光榮直接從德國趕到美國。此前,因為和美國克萊斯勒有購買發動機的協議,一汽派出部分人員在克萊斯勒公司進修。呂福源到了威斯莫蘭後,立即將這些進修生調來,守住大門,並交代:“從現在起,這裏麵所有財產都是中國一汽的。沒有中國一汽的同意,任何外國人不得拿走一顆螺絲釘。”

在這裏看守廠房的幾個美國人驚得目瞪口呆:這麼大個工廠怎麼一下子變成中國人的啦?

呂福源、李光榮在威斯莫蘭的工廠裏仔細盤點設備,麵對著一台台現代化的設備,還有國內從未使用過的焊接機器人,他們喜不自禁,同時也開始犯愁。這樣現代化的工廠,國內還從來沒有見過,更沒有人操作和管理過。如果要讓國內派人來拆遷,見都沒有見過,拆遷時難保設備完好無損,回去後安裝調試更成問題。再好的東西不會用也白搭,弄得不好給搞壞了,損失就更大了。怎麼才能讓我們的技術人員順利拆裝、搬遷並熟練操作這些設備,掌握先進技術呢?簡單的辦法是讓德方或者美方派人拆遷,但那將會花費大筆資金,而且,對方還未必願意。如果向德方或者美方提出,讓他們培訓我們的技術人員,然後再拆遷,也少不了要花大筆錢。呂福源等幾個人反複商量,最後想出了一個絕妙的好主意:與德國人交涉,我們花錢買下這座工廠,但這個工廠已關閉近一年了,你們必須向我們證明這些設備都是完好無損的,然後我們才能拆裝。德方要使這條生產線運轉,事前必須要逐一檢查所有的設備,這就給了中方參與拆遷的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培訓的機會。

這個主意很輕鬆地得到德方的同意,決定執行技貿結合合同,雙方聯合拆裝。

1989年4月,呂福源、崔明偉等人帶領40餘人的拆裝隊伍來到威斯莫蘭,受一汽邀請,國家計委委派工業二司司長徐秉金、規劃司司長劉誌鬆與拆遷隊伍一起來到威斯莫蘭。

威斯莫蘭位於北美,是一個不大的小鎮。占地數平方公裏的大眾組裝廠是小鎮最大的工業建築。4月的威斯莫蘭春意盎然,路邊的樹木枝葉茂盛,碧綠的草坪一望無際。一汽拆遷組的工人們無心欣賞異國春景,來到威斯莫蘭後,便一頭紮進廠區。為了提高工作效率節省開支,40人的隊伍全部自帶行李,在車間裏打地鋪,累了就席地而臥,醒了就立即工作。由於外彙緊張,從普通工人到領隊的副廠長、國家計委領導,每人每天隻有2美元的生活費。為了省錢,大家集中開夥,每天專人到鎮上購物,主食是麵條,美國的蔬菜很貴,隻有雞蛋便宜。所以大家幾乎天天吃雞蛋麵條。

徐秉金是第一次到威斯莫蘭組裝廠,幾百米長的總裝線、30萬輛規模的油漆塗裝生產線,矗立在生產線旁的焊裝機器人,看了確實震撼,想到這些東西都是我們中國的資產了,又覺得特別開心。由於車間太大,呂福源帶著徐秉金和劉誌鬆乘著電瓶運輸車在廠房裏到處巡視,一個車間一個車間地清點查看。他們來到油漆塗裝線的廠房裏,發現一個房間裏有一大筐油漆生產線上使用的油漆噴頭。柔性油漆生產線最大的好處是能幾乎同時給一條線上的轎車噴塗上不同顏色的油漆,做到這一點需要兩點:一是計算機控製的軟件,二是能在最短時間(一秒以內)自動清洗並更換高速噴頭,這個速度與生產線行進的速度是一致的,外行根本看不懂,一條生產線上的車身怎麼會噴出不同的顏色?這種噴頭屬於高科技產品,噴頭的孔極為細密,肉眼幾乎無法看清,通過它噴出的油漆細膩均勻,沒有任何顆粒。呂福源告訴徐秉金,在國際市場上,這種噴頭一個就要一萬多美金,而且西方國家將其作為高科技產品,對中國封鎖,不賣給我們,不想在這裏一筐一筐的,一下子撿到這麼多,粗略估計一下,少說也有上千個。看到撿來這麼多“寶貝”,兩人開心得不得了。

要將一個有數千台已經調試完好處於生產狀態的工廠完整地拆開打包裝好裝運上船,到達大連海港後再下船通過陸路運輸到廠,再拆開包裝將其原樣裝配起來,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經過反複計劃,拆裝人員精心繪製了上百張圖紙,對每一台機器,哪怕是一顆螺絲釘也做了精確安排,確保一次拆運,一次成功。

既然已經買下這座工廠,那這座工廠裏的每一樣東西都可視為中國財產,既然是中國財產,每一樣都不能丟失,隻要是有用的,連車間裏的桌椅板凳都要運回去。拆裝工作異常艱苦,焊裝生產線需要消耗大量電源,車間裏的電源線采用的是厚厚的銅板,這些銅板一段一段安裝在車間的牆上,每段長3.5米,重150公斤,共1430塊,總計長度有5000米。車間裏沒有任何起重設備,全憑工人一塊一塊地搬上搬下,一塊銅板四人抬,體力耗費極大。一汽的拆裝人員硬是將1430多塊銅板全部拆下打包,沒有任何損傷。

經過三批人員一年多的勞動,威斯莫蘭工廠設備於1990年2月起開始分批裝船回國,直到1990年7月才全部結束。上萬噸的設備運回一汽後,一汽人克服重重困難,把11條焊裝自動線,64台機器人和數十台自動焊接機,一次安裝調試成功。

拆遷威斯莫蘭工廠設備的過程很幸苦,也發生了很多小插曲。

插曲一:“這裏的一切東西都是中國一汽的”

呂福源和李光榮在德國迅速簽了威斯摩蘭工廠的技貿合同後,就直接趕到美國去接收工廠。一汽駐美辦事處負責人跟福源、李光榮一起來到威斯摩蘭廠。進了大門後,一眼看見車間大門前停著十多輛車,有麵包車也有轎車。事有湊巧,一汽駐美辦事處前幾天剛剛出了車禍,報廢了一輛汽車,這位負責人向呂福源提出,能不能把這些車給駐美辦事處一輛。呂福源認為,這些車是工廠的一部分,一汽應該有權處置。他向留守的美國人索要車鑰匙,沒想到,那幾個留守的美國人堅決不同意,聲稱:“賣工廠,賣設備,不包括賣車輛。”

呂福源反複向他們解釋,那幾個美國人就是不同意。呂福源火了:“我和德國大眾談判,不是和你們談判,我們在德國簽的協議是‘Everything,Except people’,就是除了人員以外,這裏的所有東西都是中國一汽的。你有什麼意見,你找德國人去。”他拿出和德國大眾簽的協議交給那個美國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