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青春寫真(1 / 1)

這次在丹鳳采訪,陪同我的周靜,就曾經是個詩人。

在去竹林關工地的汽車上,我知曉了她的故事。

周靜在陝西省水利學校讀書時,非常喜歡文學,徐誌摩的詩,她抄了一大本,還能背誦不少。學校有個刊物叫《水青》,她也積極投稿,稿件並經常被發表。再加上性格文靜,注意打扮,因此,同學們稱她為“丹鳳才女”。

才女1999年畢業後,分配到縣水利局辦公室工作。2007年丹鳳工程開始,人手不夠,她也下鄉包隊。漂亮衣服穿不成了,改為運動服;高跟鞋脫了,蹬上登山鞋;長辮子剪了,變成齊耳短發。

外在的形象容易改變,性格的適應就有些難度。過去,她很少與人吵架,臉紅脖子粗地罵人幾乎沒有過,可是下鄉以後,淑女作風根本吃不開。工地風風雨雨,農民直來直去,看她是個女娃娃,說話沒有威力,指揮沒人聽。有一次,她發現一段河堤工程質量不合格,讓返工,工頭以為女同誌好說話好欺騙,繞著圈子不幹,還出語傷人。她氣得哭鼻子,跑回宿舍。晚上一想這樣不行,自己得厲害點兒,於是爬起來,對著鏡子練習發火。第二天到了工地,她把工頭叫來,亂七八糟地吼了一通,事後想起來不知道自己都說了些啥,但工頭害怕了,接受返工的要求。

現在,她的兒子已經8歲,喜歡纏母親。她每次回家,都要偷偷溜走,如果被兒子發現,就抱著她不放。

“唉,我有時心裏難過,覺得虧欠娃太多。”周靜望著車窗外的山巒,發出一個女人本真的善良的歎息。

在鄉下幹水保工程,不容你懈怠。白天驗收,晚上設計,還要搞協調,開群眾大會。尤其是春季植樹造林,一般從山西、河南運樹苗子的大車晚上到達,便立即卸車,一車一萬多株,什麼油鬆、刺槐、翠柏、香樟、桂花、碧桃、竹子等十七八個品種,要驗收質量,分類擺好。這些樹苗子嬌嫩,今晚到,明天必須栽下去,否則缺水分就成活不了,時效是36個小時。於是,第二天早上5點多就得起來,6點多到工地發樹苗,對於樹坑深度、間距、澆水等,都要進行監督,有些農民工素質低,愛偷懶,不看緊點兒誤事。還有這個山今天栽,那個山明天栽,都是提前做好計劃的,不能亂來。一個人負責五六個工隊,分散在各個山頭上,轉一圈,一天就結束了。山高路陡,太陽很強烈,原來細白的皮膚曬得起黑斑。

“你們真是辛苦了。”我說。

“像我這樣的年輕人,在水利部門多著呢。”周靜說。

“那你還寫詩嗎?”我問。

“早不寫了,現在主要寫施工合同、驗收報告之類的東西。”周靜笑答。

“可惜你在詩歌方麵的才華了。”我說。

“也沒啥,現在不寫,但詩在我心中,以後說不定還要寫的。”周靜說。

車到竹林關,我們去現場觀摩。望著滿山綠瑩瑩,排成行的樹林,我心裏想:這些也是詩啊,是周靜他們寫在山坡上的起伏的詩行,說不定它們更有價值,更能體現年輕人的生命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