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尼雅古城的興衰(2 / 2)

1995年,由聯合考察隊中方學者發現並發掘的精絕貴族墓地,可以說是本世紀尼雅考古工作中最驚人的收獲。在100平方米的範圍內,發現並清理了保存十分完好的漢代墓葬9座。死者分別置於箱式或船形木棺內,人體已成幹屍,保存相當完好,他們以錦絹包頭,身著錦袍、錦褲,上覆錦被,腳著勾花皮鞋及暈間紋毛靴,彩色鮮豔,花紋清楚。錦紋圖案間穿插的漢文隸書如前述“王侯合昏千秋萬歲宜子孫”、“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外,還有“世無極錦官二親傳子孫”、“延年益壽長葆子孫”、“長樂大明光”及“安樂如意長壽無極”等,是十分典型的漢代圖案形象,表現出漢代統治階層人物祈求延年益壽、蔭葆子孫的心態。數量極多而又保存十分完好的錦綢,不僅表現了當年統治集團上層人物的享樂生活,顯示著絲綢之路上十分活躍的商業貿易活動及漢王朝與西域城邦諸國的密切關係,也為研究我國絲綢織造史、裝飾圖案史提供了很珍貴的實物資料。

尼雅,雖然深處在沙漠之中,但公元前後卻也曾是林樹環繞、水流清澈的可人綠洲,是精絕人世代居住眷戀難舍的家園,是絲路上來去商旅們翹首以望,寄托了無限感情的中繼站。為什麼卻在晉代突然人去屋空,成了一片沙塵覆埋下的廢墟?究竟是怎樣的造物力量,導致了尼雅綠洲這場滅頂災難?

種種跡象顯示,當年,尼雅之廢棄、毀滅,最重要的、起過決定性作用的是社會的因素,是人的力量。

精絕居民,當年散處在一群群小的聚落之中,分居河穀各處。我們觀察多處小聚落,宅邸周圍,大都巨樹環繞,樹輪粗大,一個不能合抱,果園中果木整齊,桑樹排列有序。也有宅邸前林陰道邊樹木成列。遺址覆滅前的這種景象,都不是綠洲長期斷水、植被幹枯、瀕臨覆亡的景象。

一些宅院,儲藏室中糜穀厚積,至今不朽。主人走得過急,無法帶上這些維持生命所需的最重要物資。這一景象,與缺水導致遺址廢棄,有組織、有準備的逐步撤離,也無法吻合。

從出土於尼雅的位盧文文書中發現,當年尼雅處在沙漠的嚴重威脅之中,生態環境險惡。故而精絕統治者對綠洲內水的使用、樹木的管理都有具體而嚴格的規定。法令禁止砍伐活樹,不允許將樹連根砍斷。水的使用也是有償的,並有專人負責。我們從現已譯讀的佉盧文中了解到,當年的精絕統治者惶惶然不可終日的是來自東南方的supis人的攻擊,“有來自supis人之危險,汝不得疏忽,其他邊防哨兵,應迅速派遣來此”、“現此處聽說,supis人在4月間突然向且末襲來”、“現有人帶來關於supis人進攻之重要消息”、“supis從侯處將馬攜走”、“supis曾搶走彼之名菩達色羅之奴隸一名”、“餘已由此派出探子一名,前去警戒supis人”、“現來自且末之消息說,有來自supis之危險,命令信現已到達,兵士必須開赴,不管有多少軍隊……”等等。可以看得很清楚,在精絕王國綠洲廢棄前,supis人入侵是籠罩在他們頭上的濃重陰雲。

廢棄精絕王國,主要是人類因素,在於社會的矛盾和衝突,還有一個有力的旁證。在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與精絕綠洲廢棄差不多同時,有一批古代綠洲同樣遭遇到毀滅的命運。克裏雅河流域的喀拉墩,安迪爾河下遊的安迪爾古城,就都顯示了與尼雅的共同特征。這些古代遺址,當年也都同樣麵對著supis人的威脅,很可能也都在supis人的侵擾中受到了致命的打擊。

如尼雅這樣處身在沙漠侵迫之中的綠洲,很難經受社會動亂的打擊。一旦動亂,社會正常秩序被破壞,人們有組織的與大自然相抗衡的力量隨即會受到極大的削弱,此時生態平衡遭到了破壞,綠洲毀滅就是不可避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