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裏巧合多,生活裏沉默多。
當我還在猶豫要不要打破沉默,主動向漂亮的女孩問一兩句時,前台小姐已經喊到了我的名字。
麵試的流程大多是千篇一律的,常常會有一位hr或者部門leader拿著你的簡曆,讓你做出自我介紹,然後簡單溝通下雙方的情況,最後在你說出薪資需求後,要麼以一場“下集再續”為中心思想的寒暄game over,要麼進入下一輪麵試再重複此前的流程,直到對方拋出橄欖枝。
說真的,我特別討厭這種流程化的作業方式,缺乏誠意、特別低效。
招聘的本質還不就是雙方需求供給的匹配問題,幹脆利落點,“能幹不能幹、薪資合不合適,結束or錄用”。
明明5分鍾可以搞定的事,偏要耗上半小時,甚至幾個小時。
內心腹誹起不到作用,畢竟麵試方在這場招聘的遊戲規則中天然處於弱勢地位。
坐在對麵的hr和過往的hr看過去沒有多少區別,結束了流程化的介紹,我在等待對方接下來的提問。
“作為一名還沒有畢業的實習生,你的薪資要求不低。”盯著手中的簡曆,hr說出了這句話。
看得出來,對方算是說得含蓄了,或許是有意壓價,我卻並沒有給她壓價的機會。
“我的能力也不低。三年寒暑假實習期間,我做過12份企劃案,其中一則廣告片前陣子在石城地鐵裏投放了三個月。我想,3年工作經驗的人也未必比得上我。”
“金融專業為什麼要應聘企劃崗?金融崗不是更合適嗎?”hr沉默了片刻,問出了另一個問題。
“這個是參與感的問題,我覺得數字本身是個冷冰冰的東西,金融更多是把數據在需要的時候統計出來,參與感很低,做這種工作比較像是一個旁觀者。而企劃、宣傳不一樣,通過人的創意策劃、包裝產品,經過一係列執行實現數據目標,這個過程的實現是很有成就感的。就好像打遊戲,我更喜歡深度參與,不喜歡做旁觀者。”我誇誇其談,hr卻似乎聽得一頭霧水。
“你對公司的產品有多少了解呢?”
“團購、返利是個風口項目,上半年拉手網剛拿到500萬美元的融資,公司現在起步雖然略晚了些,但我想如果在模式、宣傳方麵多下力度,還是有機會彎道超車的。”
想著對方大概也聽膩了類似的誇誇其談,我突然冷不丁地笑了起來,說了句。
“對了,我昨天到公司的合作商戶消費,體驗了一下‘蓋樓搶紅包’的遊戲,感覺是我玩過……”
我拉長了聲音,在對方略帶期待的目光中,給出了評價。
“最小白的遊戲。”
大概我的評價,嚴重降低了hr對我本人的印象。
對方並沒有將溝通繼續下去,說是稍後會發一份“複試題”到我郵箱,請我回去做完再回發給她,而這道“複試題”將成為是否錄用的關鍵雲雲。
我又不是傻子,一聽對方這話,便明白這場麵試game over了。
離開公司的時候,我特地掃了一眼等候區,那位漂亮的女孩的座位上卻是空空的。
祝好運。
我心裏默念了句,轉身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