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吳王夫差矛、戈、劍(2 / 2)

流傳至今的吳王夫差的銅劍,共有8柄:最早見到的傳世夫差劍,是嘉慶初年(1797年)阮元、畢沅合撰的《山左金石誌》中稱作天水劍的那柄銅劍;後來,經容庚考釋,認定10字銘文為“攻吳王夫差,自作其元用”。

著錄於《周金文存》、《小校經閣金文拓本》等書的兵器中,有一柄劉鶚收藏的吳王夫差劍,10字銘文與上相同。

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有一柄同銘之劍。

1935年在安徽省壽縣西門內出土一柄鑄有吳王夫差的銅劍,長約58.9厘米、寬5.3厘米。劍格飾簡化獸麵紋,上嵌綠鬆石,銅質精良,至今仍相當鋒利。近格處有銘文10字:“攻吳王夫差,自作元其用。”

1965年山東省平度縣廢品回收站征集到一柄劍,扁莖,素麵。長57.7厘米、寬54厘米。有銘10字:“攻吳王夫差,自作其元用。”據《左傳·哀公十年》記載,吳大夫“徐承帥舟師,將自海人齊,齊人敗之,吳師乃還”。有人提出:此劍非吳王夫差自用,而是夫差賞給徐承等將領用的。此劍在鄰近萊州灣的平度發現,應與徐承率軍伐齊之役有關。現藏山東省博物館。

1976年2月,河南省輝縣百泉文物保管所從廢品回收部門發現一柄吳王夫差劍,長59.1厘米、寬5厘米。劍身滿布花紋,劍格鑲綠鬆石,飾獸麵紋。鋒鍔犀利。據了解,此劍是解放前從河南省輝縣琉璃閣戰國墓中被賊盜出,所鑄銘文也是上述10字。現藏百泉文物保管所。

1976年在湖北襄陽蔡坡的12號墓中,有一柄鑄有相同銘文的劍。此劍無花紋,已殘。現藏湖北省博物館。

1991年在河南省洛陽市東同王城內的一座戰國早期墓中,出土一柄劍通長48.8厘米、寬4.2厘米。有相同銘文兩行10字。現藏洛陽市博物館。

此外,吳國的兵器還有吳文王光劍數柄及戈鑒等物。吳王光於公元前514年即位,死於公元前496年。吳王光即為文獻中的闔閭,也就是吳王夫差之父。有一柄出自山西原平縣峙峪村一座晉代墓中,有銘8字:“攻吳王光自作用劍”。1974年在安徽省廬江縣湯池鄉也發現一柄吳王光劍。1978年在安徽省南陵縣三裏鄉的一座土墩墓中出土了一柄吳王光自作用劍。此外,在荷蘭的波士頓博物館有一柄吳王光劍。北京的國家博物館還藏有壽縣蔡昭侯墓中出土的吳王光鑒。故宮博物院藏有吳王光戈。此外還有吳季子之子逞劍等等。

毫無疑問,上麵列舉的吳王夫差矛、戈、劍等,僅是吳王製作的眾多兵器中的一小部分。

古代兵器中,矛和戈是長兵器,它們多用於戰場,或為侍衛們所用。劍作為短兵器,在近身格鬥中能起到很重要的防身作用。當時上層社會中的男子,人人都要佩劍。在爭奇鬥富的意識支配下,佩劍成為使用者炫耀地位、財富的象征,因此劍的製作不僅要求銳利,還要精致華美。夫差作為吳國的最高統治者,這些兵器的鑄造工藝更是精良,裝飾也很華美,可視為吳國冶鑄工藝的代表之作。

經研究,吳越兩國的製劍工藝水平在列國中是最高的。劍作為銅、錫、鉛等金屬的合金製品,對合金成分的配比有很高要求,如果合錫較多,可使劍的鋒刃銳利,但脆而易斷;如果含鉛較高,劍的韌性加強了,不易折斷,但鋒刃變鈍。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吳越工匠們將劍的中脊部分用含鉛較高的銅鉛合金,以增強其韌性;鋒刃部分用含錫較高的銅錫合金,以確保銅劍的鋒利。這樣既確保了劍的韌性,格鬥時不易折斷,又使劍鍔十分鋒利。這種措施極富創意,充分反映了古代工匠們的聰明才智和高超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