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吳王夫差矛、戈、劍(1 / 2)

1983年11月23日,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馬山磚瓦廠發掘5號墓時,從出土物中意外地發現了一件青銅鑄造的矛。這是繼1965年在江陵望山1號墓中出土越王勾踐劍後的又一個重要發現。

據文獻記載:周太王將王位的繼承權給了季曆,長子太伯、次子仲雍逐逃到東南方的梅裏(今江蘇無錫),並斷發文身。以後,二人相繼成為蠻人的首領,國號為吳。

吳國原為楚國的屬國。在吳君壽夢時,國力漸強。當時,恰逢晉楚不和,兩國戰事不斷。楚國大夫巫臣亡命晉國後,向晉國君侯獻上一個“聯吳攻楚”之計。晉侯采納了這一計謀,並於公元前584年派巫臣帶一隊戰車到了吳國,向吳人傳授射法、禦法和戰車陣法。吳國軍隊掌握了這些兵法以後,戰鬥力增強,於是不斷攻楚。吳、楚兩國間連年打仗,甚至一年中打了7次仗。

壽夢死後,子諸樊繼位,遷都於吳(江蘇吳縣)。又傳了幾代,闔閭繼位。他重用楚國舊臣伍子胥、軍事家孫武等人,於公元前506年大舉伐楚。吳國軍隊五戰五勝,大敗楚軍,攻入郢都。吳國在戰爭中奪得大量財寶,俘獲了許多人口,國力更加強盛。

楚國為改變腹背受敵的困境,采用“聯越攻吳”的謀略,與越國聯合,一起對付吳國。越君允常得到楚國的幫助後,始稱越王。允常派兵攻打吳國,吳王闔閭奮力作戰。吳、越之間在常年戰爭中,互攻不休。允常死後,其子勾踐繼位。吳王闔閭起兵攻越,吳軍大敗,闔閭在戰鬥中受傷,不久病死。公元前495年,闔閭之子夫差即位,立誌替父報仇。公元前494年,夫差發大軍攻越,大勝越軍。越王勾踐向吳王夫差求和,越國淪為吳國的屬國。一夫差戰勝勾踐後,一心想著北進爭霸。公元前486年,夫差準備攻伐齊國,構築邗城今江蘇江都縣境內。吳人在邗城下挖深溝,通過射陽湖至末口(江蘇淮安)入淮,貫通了長江淮河兩大河流。次年,吳將徐承率水師從海上攻齊。公元前484年,吳國軍隊於艾陵(山東泰安)與齊軍大戰,大敗齊軍。

公元前482年,夫差為了北上爭當霸主,挖深溝北連沂水,西接濟水。這樣,自吳國都城乘舟出發,一路可以從海路北上:一路可以經長江入淮河,又逾淮河達泗、沂、濟三水。當年,夫差率大軍抵達黃池,大會諸侯,與晉國爭做盟主。不料,越軍乘機攻入吳都。越國的水師自海路入淮,切斷吳軍歸路。夫差大驚,讓晉國當上盟主,自己趕回吳國,向越求和。公元前473年,夫差死,吳國最終被越國所滅。

夫差是吳國曆史上頗有作為的一個國王。在他主政期間,吳國的發展達到了高峰。他為了北上稱霸,將長江、淮河乃至山東的泗、沂、濟三水連接起來。雖耗竭民力,但南北的水上交通卻從此開創了新的局麵。

夫差矛全長29.5厘米,寬5.7厘米。矛的表麵全布菱形幾何紋。矛身中空供枘內木杆,中脊呈菱形,有血槽,兩側之刃鋒利。此矛出土時雖有鏽蝕,但擦去泥土,在矛身近莆處,有兩行金光閃閃的錯金銘文,每行4字:“吳王夫差,自乍用鰍”。按《說文》,鰍,矛也。由此可知,這是戰國時期吳國有名的君主夫差自作的兵器。

除了發現鑄有吳王夫差銘的矛以外,還有戈和劍。1959年在安徽省淮南市蔡家崗趙家孤堆發掘的蔡侯產墓中,曾出土銅戈一柄,其背麵有兩行10字銘文:“攻吳王夫差,自作其用戈”。但整理時發現,此器器主之銘曾被有意刮磨。有人這樣推斷,吳、蔡兩國關係曾經交惡,所以蔡國得此戈後,故意將國名人名刮去。另一種可能是,此戈在越人滅吳後、被越人得到,並將國名人名刮去;以後此戈又流入蔡國,因某種原因落入蔡候產的手中,並被放人他的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