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曆史上,廣為流傳著一個淒美的故事——臥薪嚐膽,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忍辱負重、奮發圖強。
1965年12月,在湖北江陵紀南城附近發現了一批楚墓。在一座中型墓中,共出土了600餘件隨葬物品。其中青銅器245件,陶器69件、漆木竹器211件,玉石骨角皮革絲麻製品100餘件。
此墓由封土堆、墓道、墓坑組成。封土堆在1937年修築荊州至川心店公路時,上部已被挖掉了一部分。所以,發掘前的殘存高度隻有2.8米,底部直徑為18米。殘存的封土堆呈不規則橢圓形,經過夯築,十分堅實。墓道在墓坑東邊正中,長12.2米。墓坑平麵為長方形,長16.1米、寬13.5米、深8.4米。自墓口至槨頂部有5個生土台階。
墓坑放置棺槨的地方內置一槨、兩棺。木質槨保存良好,經實測:槨長6.14米、寬4.08米、高2.28米,被分隔成頭廂、邊廂和棺室。棺室內置一“外棺”,棺內又有一棺,俗稱“內棺”。
在出土的文物中,最引人注意的卻是一把青銅古劍。這柄銅劍置於內棺,位於人骨架的左側,象生前佩劍之狀。由此可知,這柄寶劍是墓主人生前的心愛之物。
古劍放在一個髹黑漆的木質劍鞘內。劍與鞘結合緊密,莖上纏有絲線。考古工作者將古劍從劍鞘內抽出時,劍身色澤紫黃鮮潤,寒光閃閃,毫無鏽蝕,明似澈鑒。這柄古劍全長55.6厘米。其中劍身長45.6厘米、寬4.6厘米.格5厘米、莖長79厘米、首徑4.3厘米。劍首向外翻卷作圓箍形,首內鑄有11道極小的同心圓圈,劍身兩麵飾菱形暗紋。劍格正麵嵌藍色玻璃,背麵用15顆綠鬆石嵌成美麗的花紋。
這柄古劍的鋒刃銳利無比。試之以紙,二十餘層一疊紙,一劃即破。劍身一側近格處有鳥篆銘文兩行8字
由於銘文用裝飾性極強的鳥篆書鑄成,在工地現場隻釋讀出“越王回回自作用劍”六字,關鍵的兩個字一時未有定論。這一發現立刻引起人們的重視,劍主究竟是哪一位越王,成為大家關心的焦點。郭沫若、於省吾、唐蘭、容庚、商承柞、夏鼐、陳夢家、徐仲殊、胡厚宣、蘇秉琦等學者都參與了討論。1966年1月,唐蘭先生指出此二字應為“鳩淺”,即“勾踐”無疑。陳夢家先生支持勾踐說,夏鼐先生等也同意唐、陳的釋讀。這樣,考古發掘中出土的這把劍,被論定是越王勾踐自作之劍。
公元前六世紀末,楚國為了牽製晉吳聯盟,派文種和範蠡到越國助越攻吳。越君允常得到楚國的幫助後,開始稱王;並與吳王闔閭互攻不休,怨恨日深。允常死,子勾踐繼位。
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踐即位,死於公元前465年。他即位不久,吳王闔閭起兵攻越。但吳軍被越軍打敗,闔閭身受重傷,不久病故。子夫差即位後,立誌報仇,並於公元前494年出兵伐越,大敗越軍,越國淪為吳的屬國。
越王勾踐為了雪恥,“臥薪嚐膽”,矢誌破吳。他表麵對吳王赤膽忠心,暗中則積極進行代吳準備。公元前482年,勾踐利用夫差北上在黃池大會諸侯,與晉國爭做盟主之際,出兵攻入吳都。同時派大兵北上,阻斷吳軍退路。夫差隻得讓晉國當上盟主,自己急忙回國,向越求和。但過了9年,吳國終被越國所滅。
越王勾踐戰勝吳國後,率兵北進至徐(山東膝縣),大會齊、晉等諸侯,共尊周天子,號稱霸主。但他知道楚國是不會允忍越國強盛的。範蠡也深知勾踐不會信任他這個楚人。所以,範蠡自徐返回越國後,就帶著財寶珠玉乘舟泛海而逃,開始經商,後成為一個大商人。行前,他以“狡兔死,走狗烹”之理勸說好友文種,讓他也離開勾踐。但文種自以為於越有功,不肯逃走,最後被勾踐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