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殷墟甲骨文(2 / 3)

殷墟甲骨,就是殷商統治者在祭祖、告廟、享神、關於大典禮的擇日、應用犧牲數量、出入的吉凶、擄獵的收獲、征伐的勝利、年成的豐歉、風雨的多少、疾病的痊否等重大問題上,全要憑卜龜的手續來決定行止。殷商占卜的典禮很隆重,有專掌的職官“太卜”。當時卜的方式,是用龜甲或獸骨,先在它背麵鑽刻,然後燒灼,看它正麵自然的兆坼來定吉凶。當時就在這兆坼的附近,刻上一、二、三、四的次序,有的並附記某日問卜事的卜辭。

獸骨中間有刻著當時征伐勝利擄獲的記載,也有刻著六十甲子排列六行的甲子表,這並不是卜的記載,而是後世簡冊的雛形。偶爾也有獸頭骨上刻字,牛蹄骨上刻字,這是特殊情形。

文字是一個地區、一個民族文明的載體。世界著名的四大古文字中,古代埃及紙草文字、巴比倫泥片文字和美洲印第安人的瑪雅文字都已經在演變中因停止使用而喪失了生命力,逐漸被曆史所湮滅,唯有中國的甲骨文憑借著強大的生命力一直延續至今,使得漢字成為世界上唯一的一種有著日漸嚴密體係的表意文字。

甲骨文作為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文獻記錄,是我國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誌之一。它的發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甲骨文發現以前,人們對商代的曆史十分迷茫,曾有人對商代的存在提出懷疑。甲骨文發現以後,經羅振玉和王國維等學者的研究,認出了甲骨文中的商王名溢,與《史記》、《世本》等古代文獻中所記的商代帝王世係相同。從而證明商王朝的存在是無可懷疑的。出土甲骨文的安陽小屯的地望又與《史記·項羽本紀》“洹水南、殷墟上”以及《水經柱》“洹水出山,東逕殷墟北”的記載相吻合。從而證實了小屯一帶就是盤庚所遷的殷墟。殷墟即盤庚至帝辛(商紂王)時期的晚商王都所在。

一百年來甲骨文的發現與研究,不僅證明了《史記·殷本紀》的記載是可靠的,確定了商朝曆史是我國的信史,而且可以認證《史記·夏本紀》的記載的夏代世係(自禹至桀十四世十七王)的記載也是可信的。這就為考古學家對夏代文化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增強了人們研究夏代曆史的信心。

如今,已從甲骨文中發現單字五千餘個,古文字學家考釋成功的也有一千多字,證明它與今天的漢字是一個係統。它的發現為追溯漢字的起源及其演變過程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甲骨卜辭內容豐富,是中國早期曆史的“百科全書”式的文獻資料。它的發現,對於中國曆史的研究和傳統文化的挖掘,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是中國文化史上一個重要的裏程碑。

光緒28年(1902年),王懿榮的兒子王崇烈出售家藏古物,於是王懿榮收藏的甲骨轉為丹徒人劉鶚所有。劉鶚又繼續加以收購,井在光緒29年(1903年)挑選所藏甲骨1058片。著《鐵雲藏龜》六冊,這是殷墟甲骨有專書之始。劉鶚序中稱甲骨為龜板,可見當時還不完全明了它的用途。

和王懿榮同時搜購甲骨的還有天津的王襄與孟定生。據王襄《題所錄貞卜文冊》、《題易櫓園殷契拓冊》自述,1898年冬已從範估得知甲骨的消息,當時孟定生曾疑心為古簡,因未見原物不能確認。次年秋,範估攜甲骨來津求售時,已為王錫榮認出並“名之曰龜板”了。王、盂二氏最初約購五六百片;後來王襄於京津兩地陸續購得甲骨四千餘片,其中有1125片著錄在他的《墓室殷契微文》中。

搜購甲骨的還有端方其人。端方為清朝大臣,官至總督。據《甲骨年表》所載:1899年,“山東濰縣古董商人範維卿,為端方搜買古物,往來於河南武安、彰德間,見甲骨有文字,購若幹片,獻端方,端極喜,每字酬銀二兩五錢。範乃竭力購置。至今小屯村人尚能稱述其事,傳為美談。

破天荒把甲骨文著錄成書使之與廣大社會見麵的劉鶚,自從“八國聯軍”侵華,他出麵交涉開皇倉祟穀之後,就極為當局所不滿,本來很早就有人說他是“漢奸”,這次所犯的“罪”更大了。“辛醜條約”簽訂不久、清政府正式給他定罪:罰往新疆服苦役。於是,這位深通數學,懂得醫理,而又愛好文學和考古,並且抱負極大的洪都百煉生,連他的《老殘遊記》也尚未寫完,就被押解邊疆過罪犯生活去了。劉氏後來死在新疆,自然,他的家境也從此中落。最後,他的家屬不得不出賣他生前所珍藏的甲骨。其中一部分賣給了上海灘上以販賣鴉片起家的英國籍猶太人哈同;而另一部分則輾轉流至東京,歸日本人所有了。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甲骨文自它出土之日起,就不斷地處於流失狀態中。自從甲骨文在20世紀初重現於世時,一向垂涎我國曆史文物的帝國主義者便將甲骨視為又一個劫掠的對象。這些外國人或利用他們工作上的方便,或發揮其金錢的魔力,到處搜購甲骨文。根據不完全統計,安陽小屯出土的近20萬片甲骨,至少有兩萬至三萬片流到了海外。至今紐約、倫敦、巴黎、東京等世界著名城市的大博物館中,都收藏著許許多多十分珍貴的中國曆史文物。僅以甲骨一項而論,近80年中,外國研究甲骨文的學者,殆近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