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三的本名叫做馮念宗,上有一兄一姐,在家裏麵排老三,也是貧寒人家的出身,但是今時今日,即便回到了正經商埠青陽鎮,能夠用馮三來喚他的,那真得是市麵上有頭有臉的爺字號人物,普通人家碰上了,還是得拱手施禮,尊稱一聲三掌櫃。
從小廝雜役做起,馮三在“恒升商行”當牛做馬十一年,終於熬到了現在這個地位,他一直都挺知足。
作為商行指派到六裏鋪貨棧的坐地掌櫃,馮三手裏的權限自然不小,趕往各個山區交易地進行采購的活路,本來用不著他親自來做,恒升貨棧除了賬房劉夫子和兩個健婦之外,還專門雇有幾路采買,共有八個人按照交易開放日安排行程,分赴到各山區完成山貨的收購工作。
青陽鎮離六裏鋪足有四百裏開外,道路崎嶇難行,晴天裏揚塵,雨天裏泥濘不堪,騎乘著快馬也要兩頭見日才能到達,乘坐馬車往返的話,走上三四天也很是尋常。
一千八百裏橫山重巒疊嶂,險惡山水裏的野珍山寶數不勝數,撇家舍業的跑到這邊兒開貨棧,無非是想得個近水樓台之便,因此馮三的任務比較簡單,隻要收購指定的各種類山貨,積攢到一定數量以後,按時發車運回商行就可以了。
雖然從繁華市鎮來到這窮鄉僻壤,可相對於端人飯碗的人來說,這是個山高皇帝遠的所在,那毋庸置疑就成了肥差,商行裏裏外外有三四十口子人,眼紅的可著實不老少,東家耗心損力開通了這條商路,能指派你過來當掌櫃,本身就表示著一種莫大的信任和囑托,馮三對此感激涕零,自打兩年前到了這六裏鋪,也是一直兢兢業業的辦差,從沒有出現過什麼差錯。
有道是天有不測風雲!
數天之前,去往“南蘆口”的一路采買,回程時不幸遭遇了馬賊,隻是折損些貨物倒還無關緊要,可恨的是這夥子山賊手段凶狠,貨棧派出去的三個人流年不利,都是身掛重彩而歸。幾家老小哭天喊地的正折騰,商行裏新的山貨采購單又給傳了過來,正所謂事急找忙人,鞋打腳後跟!清單裏有一樣山貨要的特別急,必須得來這紅穀灘。另外兩路采買外出還未返回,一籌莫展之下,馮三隻得硬著頭皮,親自出馬跑這一遭。
其實照著車行的規矩來說,李大個子的是散車,意思嘛,就是拉散貨和單幫行商的馬車,商埠上有些實力的車行,發車的路線和時間基本都有固定的章程,那些沒辦法安排的零散生意,才能成為李大個子這一類山民的飯碗。
做為緊挨著蒼橫山的野商埠之一,六裏鋪有大大小小幾十家山貨行,要是論起實力,恒升貨棧必在前十占有一席之地,所以起初,馮三找了經常合作的“安順車行”,不幸的是,他們有幾個車把式被馬匪所傷,人手不夠。店東主雖然也是焦頭爛額,卻也相幫著給他出了些主意,經過一番斟酌和介紹,這才找到了李大個子。
原因嘛,自然考慮到他是從紅穀灘裏走出去的人,地頭上熟悉一些,興許收貨的時候就能給幫上點忙。
於是這一路行來,就有了李大個子極力跟他推薦某個人的事情。
貨棧裏的采買傷筋動骨,估摸著三兩個月是下不了床,眼見著寒冬將至,第一場雪落下來之前,留給貨棧的收貨時間已經不是太多,現在折損了人手,確實是個比較麻煩的事情。
但是把話說回來,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人,隨手一抓就是一大把。
在這邊的山裏呆了快兩年,馮三心裏麵也清楚,蒼橫山顧然以多寶而著稱,可即便對山民們來說,但凡能稱得上是寶貝的山貨,真沒有那樣輕易就能搞到手。山裏麵缺衣少糧,度日艱難,除了打獵摘果采藥,就是尋些樹耳野菇蜂蜜,山窮水惡之地,想到商埠裏謀個長遠飯碗的山民數不勝數,所以不管李大個子再怎麼舉薦,對於馮三來說,這都是個無可無不可的事情,倘若真能把這趟貨給辦好,人也精壯知進退的話,倒也是可以考慮一二。
可是現在,滿眼的蒼涼荒蕪撲麵而來、幾耳朵馬鬃琴聽的是直搗心屝,也不知觸動了心裏的那塊兒地方,人還沒見著,馮三莫名其妙就對他生出了幾分好感。
拐過山腳,撞進眼簾的是座有些簡陋的小村寨,距離坡頂看到的山穀邊緣已經不遠,依舊是片岩、樹幹和黃泥套起了一人多高的院牆,隨著距離接近,眯著眼從大門望進去,能看見院子的角落裏有個人影,正在一棵蒼勁挺拔的大樹下做著什麼,舉手投足間動靜分明,傳來的一聲聲啪啪悶響說明,他似乎在那兒練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