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是解脫力。解脫力是“我所修行無有量”。“我所修行”,修什麼?修戒定慧三無漏學。“無有量”,就是不疲不倦,不休不息。所以,我們依戒定慧來修行,來息滅貪瞋癡,就能夠成就無量的解脫力。將來臨命終時,就能夠不被生死煩惱所障礙,就能夠自在往生,就能夠不被貪瞋癡所障。為什麼?我平時的修行,都是在修戒定慧,“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這是第一種力,解脫力。
第二種力是大威力。“獲得無量諸功德”,怎麼修獲得無量諸功德呢?要廣修菩薩的六度萬行,以無量的利他的功德,來產生大威力。臨終時,就會不被一切業障所障。
第三是定力。“安住無量諸行中”,這個是定力。不具有定力呢,那麼臨命終時,如果產生了心有掛礙,或者恐懼,或者希望,那麼他都容易生起障礙來。我們能夠平時安住無量諸行中呢,就會有定力,臨終能夠自在往生。
第四個是神通力。“了達一切神通力。”有了定力了,就能夠產生神通力,就能夠預知時至,就能夠遣除非人、羅刹等等的傷害和幹擾。
第五種是菩提心引力。這個是往生的正因,菩提心引力,“文殊師利勇猛智”是菩提心引力。文殊菩薩呢,他是七佛之師,他引導一切眾生,都要發菩提心。所以“文殊師利勇猛智”呢,以這種大智慧來發菩提心。一個真誠求願往生的心,就是菩提心;一個真誠求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就是大智慧;這個就是“文殊師利勇猛智”。我們願生的淨土,就是實相般若,這是菩提心引力。
第六種是往生彈射升舉力。這個就是“普賢慧行亦複然”。往生彈射升舉力,如果沒有的話,就容易墮落;如果力量很弱,就比較難往生;所以我們平時就要廣修普賢行,普賢慧行,普賢廣大智慧的修行法門。也就是每一種法門都是盡虛空遍法界,都是以真心來修,盡虛空遍法界就是真心,我們以真心修,就能成就清淨心。以清淨心就能感生清淨土,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是彈射升舉力。
這個是六力,六力是往生資糧。有這個六種力,但是我們要知道,這個六力都是自力,再加上阿彌陀佛的願力,他力接引,我們決定往生。事實上,對於上品上生的人來說,他就能夠契入彌陀願海。
“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六大往生的資糧呢,要精進地修學,就能夠上品上生。要想上品上生,這個六大往生資糧是缺一不可的。
第二是解脫死有成熟法身,也有兩個頌。先說法身,就是——
三世諸佛所稱歎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法身,以法界以為身,就是不生不滅的真心。法身是清淨功德之體,可以分為兩種:第一個是自性清淨法身;第二個是離垢妙極法身。
自性清淨法身,是一切眾生本有的,本具的。
那麼離垢妙極法身,要依法顯證。依什麼法來能夠顯發呢?顯發這個離垢妙極法身呢?依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個五法能夠顯現本具的法身。所以這個五法,我們稱為什麼?五分法身香。而這個普賢行門,能夠完整的、全麵的包含五分法身香的一切修行方法。所以說是三世諸佛,他們共同遊履、共同成就之道。三世諸佛都是依五分法身香而成就的,而五分法身香,又含攝在普賢行願裏麵,所以普賢行得到三世諸佛的讚歎,所以說“三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
為什麼三世諸佛都讚歎普賢菩薩的行願法門呢?因為普賢行願法門,能夠顯發我們的五分法身,能夠成就我們的不生不滅的真心,成就法身佛。
那麼“我今回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我願我能夠速證清淨真如的無我本體,所以回向一切修行的善根力,而成就普賢的殊勝行。也就是成就法身本體,成就真如自性,能夠解脫死有。
願我臨欲命終時 盡除一切諸障礙
麵見彼佛阿彌陀 即得往生安樂刹
這個我們平時沒有傳承呢,隻會從表麵上理解。就說:“噢,我臨命終時,一切障礙消除啦,然後阿彌陀佛來接引我了,所以我就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對不對呢?對。
但是在普賢行願法門裏麵,如果有傳承的話,就不是這麼講解的,他有更深的解說。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我臨命終時,我能夠除一切障礙。依靠什麼來除一切障礙呢?依靠我前麵的修行的六種力,修行成就的六種力量:解脫力,大威力,定力,神通力,菩提心引力和彈射升舉力,而能夠盡除一切的怖畏的迷途;能夠消除一切的習氣的障礙;消除一切惑業苦的障礙;消除四魔的障礙;所以能夠盡除一切諸障礙。
“麵見彼佛阿彌陀”在普賢行願法門裏麵,所講的往生法門是很高的,你能夠修普賢行願法門,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是什麼?上品上生。為什麼決定上品上生呢?因為他所說的阿彌陀佛,是法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意思是什麼?我們都知道了,無量光明無量壽啊。
無量光明無量壽命,為什麼是無量壽命呢?事實上無量壽命,也就是指我們的法身本體不生不滅,也就是指諸佛清淨空性的法身本體。所以修習普賢行願法門的人,他們能夠修證法身本體了,那麼就能夠與阿彌陀佛的光明,光光相照,這個才稱為“麵見彼佛阿彌陀”。
是什麼意思?修習普賢行的修行人,他已經顯發了不生不滅的法身本體,就是顯發了我們的真心。這個法身本體,其光明與法身佛,阿彌陀佛的光明,光光相照,這個呢,在這個意義上麵,我們說是“麵見彼佛阿彌陀”。
“即得往生安樂刹”就是指光光互入,稱為往生安樂刹。為什麼能夠互照,能夠互入呢?第一個是因為佛陀的慈悲願力。第二是因為行者的普賢信願行之力,所以可以加持攝引,攝受、接引。
所以我們才明白,這個修學《普賢行願品》的人,往生極樂世界是上品上生,這個不是自吹自擂了,絕對是有教證的,不是自己吹噓的啦。
有教證,就是說,我們能夠真正的稱性起修,來修普賢行呢,決定是一生到極樂世界,馬上蓮花就開,就見到阿彌陀佛和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彌勒菩薩,大勢至菩薩等等諸大菩薩。並且馬上得到阿彌陀佛授記,成就無生法忍。為什麼會這麼快呢?為什麼能夠上品上生呢?因為普賢行是不可思議的解脫法門,是稱性起修,是能夠讓我們證悟法身本體,這個是死有解脫,成就法身。
那麼有個問題了,那些沒有開悟的人,他沒有現見,沒有親證法身,沒有親證這個離垢妙極法身。那麼為什麼他們也可以往生呢?那這個是阿彌陀佛的大慈悲願力和眾生的信願行感應道交,這是阿彌陀佛的無上的方便法。所以能夠得到十方佛讚。
為什麼這個往生成就法身如來,解脫死有,是待這個臨命終時才可以呢?因為往生法也稱為光明攝引救度法,一定要兩種光明相應,母光明和子光明相應。母光明,可以說是佛光,佛光遍一切時處,如母憶子。子光明呢,就是我們行者,修行人,顯發的自性的光明,修行的光明。那麼這樣子的呢,如果是沒有的話,那就是子不念母,所以就攝照無功。一定要能夠自證真如,或者心一境性,顯發這個子光明,那子母光明會合呢,就一定是法身成就,一定是上品上生。這是一種說法了。
還有一種是我們說的子母光明,母光明是指本覺的光明,子光明是指道光明,我們修行的功夫,道光明,這樣的子母光明會合呢,也能成就。
道光明,我們的那個妄念,事實上呢,也是本體它的流露,也是道光明。你沒有道光明的話,你怎麼會知道你生了妄念呢?所以要能夠用這個道光明來用事,來能夠觀照,照見五蘊皆空。
然後底下的後時回向的,應該是第三個內容。第一個內容是往生的資糧。第二個是解脫死有成就法身。第三個內容是解脫中有成就報身。也是兩個頌——
我既往生彼國已 現前成就此大願
一切圓滿盡無餘 利樂一切眾生界
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後,才能夠圓滿地成就普賢行願法門的這些願力。“一切圓滿盡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這就是說,我的這個行願才圓滿,智慧光明才徹底顯發。
彼佛眾會鹹清淨 我時於勝蓮華生
親睹如來無量光 現前授我菩提記
前麵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以後能夠圓滿普賢行願,能夠利樂一切眾生界,然後“彼佛眾會成清淨,我時於勝蓮華生。親睹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這是報身佛,成就解脫中有,成就報身,成就智慧身。
底下的這一頌,是化身,解脫生有,成就化身。
蒙彼如來授記已 化身無數百俱胝
智力廣大遍十方 普利一切眾生界
我還是淺說好了。淺說的話,就是說,我們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了,然後在勝蓮花裏麵生出來了,然後得到如來為我授記了。授記以後,我就能夠以無量的化身到十方世界,去利益一切眾生,這個是解脫生有。
那麼死有,中有,生有,都得解脫,就能夠圓滿成就,“普利一切眾生界”。
那麼到這一頌,“普利一切眾生界”,到這一頌,就整個的行願品的偈頌,她那個正宗分就圓滿了。
九種功德
底下的就是講功德,有九種功德。
第一個是總攝前後化度之願無盡。也是顯示壽命無盡的因。
乃至虛空世界盡 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一切無盡時 我願究竟恒無盡
這是總攝前麵的普賢行願,一切的願力都是重重無盡,事事無礙。
第二種功德,就是殊勝的功德校量,校量功德,就是有兩個頌——
十方所有無邊刹 莊嚴眾寶供如來
最勝安樂施天人 經一切刹微塵劫
若人於此勝願王 一經於耳能生信
求勝菩提心渴仰 獲勝功德過於彼
如果有人能夠聽到,這個殊勝的普賢行願法門十大願王,隻是一經於耳,能夠生起信心來,能夠求勝菩提心,他的功德就勝過於前麵的,以無量的眾寶和最勝的人天的五欲之樂,來經一切刹塵劫來供養,這個財施的功德,比不上一念對法生信心的功德。
第三就是現生及臨終往生的功德。
即常遠離惡知識 永離一切諸惡道
速見如來無量光 具此普賢最勝願
我修學普賢行願法門呢,現生就能夠有正知正見,能夠遠離惡知識。惡知識讓我們迷失,斷善根。所以現在呢,我們能夠遠離,能夠常持正念,所以能夠不起貪瞋癡,所以能夠“永離一切諸惡道”,能夠永不曆三惡道苦。並且臨終時能夠“速見如來無量光”,能夠見阿彌陀佛。
“具此普賢最勝願”能夠圓滿普賢最勝行願法門。
第四就是他生的殊勝的報的功德。
此人善得勝壽命 此人善來人中生
此人不久當成就 如彼普賢菩薩行
“此人善得勝壽命,此人善來人中生。”也就是說,他生的殊勝的報的功德。如果這個人,他沒有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話,怎麼樣?善得勝壽命,善來人中生。他未得往生,那麼他現生就善得勝壽命,福德,因緣,壽命,財富,一切呢,得到八福德身,善來人中生。然後,他死以後,能夠乘願再來,不久就能夠成就普賢行願的法門。
第五,還有一種功德就是消除罪障的功德。
往昔由無智慧力 所造極惡五無間
誦此普賢大願王 一念速疾皆消滅
能夠消滅罪障。
第六,然後下一個偈頌就是甚深出家修道的功德。
族姓種類及容色 相好智慧鹹圓滿
諸魔外道不能摧 堪為三界所應供
第七,然後的一個功德就是究竟成佛的功德。
速詣菩提大樹王 坐已降伏諸魔眾
成等正覺轉法輪 普利一切諸含識
修學普賢行願法門,能夠迅速地成佛道,能夠示現八相成道:降兜率、入胎、住胎、出生、出家、成佛、轉法輪、入涅槃。或者沒有住胎,就在成佛之前,有一個降魔,這樣的八相成道,普利一切諸含識,教化一切眾生。
第八種功德,就是凡情難思的十法行功德。
若人於此普賢願 讀誦受持及演說
果報唯佛能證知 決定獲勝菩提道
如果修十法行,批讀、諷誦、受持、為人演說,這些種種的功德,唯有佛才能夠完全地了知,所以決定獲勝菩提道。
第九種功德,就是特別地列出念誦的功德。
若人於此普賢願 我說少分之善根
一念一切悉皆圓 成就眾生清淨願
接下來的就是回向三有,往生淨土。
我此普賢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刹
普願一切的眾生,沉溺的一切的三界九有的眾生,都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到此地,這個偈頌就圓滿了。
流通分
底下就是——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於如來前。說此普賢廣大願王清淨偈已。善財童子踴躍無量。一切菩薩皆大歡喜。如來讚言。善哉善哉。爾時世尊與諸聖者菩薩摩訶薩。演說如是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勝法門時。文殊師利菩薩而為上首。諸大菩薩及所成熟六千比丘。彌勒菩薩而為上首。賢劫一切諸大菩薩。無垢普賢菩薩而為上首。一生補處。住灌頂位。諸大菩薩。及餘十方種種世界。普來集會。一切刹海。極微塵數。諸菩薩摩訶薩眾。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等。而為上首。諸大聲聞。並諸人天一切世主。天龍夜叉。乾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喉羅伽。人非人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那麼這個是整個的《華嚴經》最後的流通分。
好了,我們到此地就比較略的,將《普賢行願品》的這個義理解說圓滿了。那麼希望我們大家能夠深入地信解普賢行願法門,並且依此而修行。普賢行願法門是非常不可思議的,是等覺位的大菩薩修行成佛的法門,但是我們不要心生退屈,我們凡夫眾生依此而修,也是可以的,雖然不圓滿,但是我們要體悟我們的真本,以不生不滅的真心來修的話,也一定能夠圓滿普賢行,也一定將來能夠上品上生。
明天開始,我們會在文昌閣講這個五戒。有些信眾,受五戒很多年了,開遮持犯不知道呢,時間有的話,應廢好好聞修、聞思。法師們更加需要,這個是基礎法。
我們回向十方法界一切眾生都能夠得遇明師,得聞正法,早成佛道。我們念那個行願品的偈頌。
嗡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
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
一身複現刹塵身,一一遍禮刹塵佛。
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
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
盡於未來一切劫,讚佛甚深功德海。
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
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
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
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
唯願久住刹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
隨喜懺悔諸善根,回向眾生及佛道。
我隨一切如來學,修習普賢圓滿行,
供養過去諸如來,及與現在十方佛。
未來一切天人師,一切意樂皆圓滿,
我願普隨三世學,速得成就大菩提。
所有十方一切刹,廣大清淨妙莊嚴,
眾會圍繞諸如來,悉在菩提樹王下。
十方所有諸眾生,願離憂患常安樂,
獲得甚深正法利,滅除煩惱盡無餘。
我為菩提修行時,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淨戒,無垢無破無穿漏。
天龍夜叉鳩槃荼,乃至人與非人等,
所有一切眾生語,悉以諸音而說法。
勤修清淨波羅蜜,恒不忘失菩提心,
滅除障垢無有餘,一切妙行皆成就。
於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
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悉除一切惡道苦,等與一切群生樂,
如是經於刹塵劫,十方利益恒無盡。
我常隨順諸眾生,盡於未來一切劫,
恒修普賢廣大行,圓滿無上大菩提。
所有與我同行者,於一切處同集會,
身口意業皆同等,一切行願同修學。
所有益我善知識,為我顯示普賢行,
常願與我同集會,於我常生歡喜心。
願常麵見諸如來,及諸佛子眾圍繞,
於彼皆興廣大供,盡未來劫無疲厭。
願持諸佛微妙法,光顯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淨普賢道,盡未來劫常修習。
我於一切諸有中,所修福智恒無盡,
定慧方便及解脫,獲諸無盡功德藏。
一塵中有塵數刹,一一刹有難思佛,
一一佛處眾會中,我見恒演菩提行。
普盡十方諸刹海,一一毛端三世海,
佛海及與國土海,我遍修行經劫海。
一切如來語清淨,一言具眾音聲海,
隨諸眾生意樂音,一一流佛辯才海。
三世一切諸如來,於彼無盡語言海,
恒轉理趣妙法輪,我深智力普能入。
我能深入於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為一念際我皆入。
我於一念見三世,所有一切人師子,
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脫及威力。
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刹,
十方塵刹諸毛端,我皆深入而嚴淨。
所有未來照世燈,成道轉法悟群有,
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詣而親近。
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門遍入大乘力,
智行普修功德力,威神普覆大慈力。
遍淨莊嚴勝福力,無著無依智慧力,
定慧方便威神力,普能積集菩提力,
清淨一切善業力,摧滅一切煩惱力,
降服一切諸魔力,圓滿普賢諸行力。
普能嚴淨諸刹海,解脫一切眾生海。
善能分別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
普能清淨諸行海,圓滿一切諸願海,
親近供養諸佛海,修行無倦經劫海。
三世一切諸如來,最勝菩提諸行願,
我皆供養圓滿修,以普賢行悟菩提。
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
我今回向諸善根,願諸智行悉同彼。
願身口意恒清淨,諸行刹土亦複然,
如是智慧號普賢,願我與彼皆同等。
我為遍淨普賢行,文殊師利諸大願,
滿彼事業盡無餘,未來際劫恒無倦。
我所修行無有量,獲得無量諸功德,
安住無量諸行中,了達一切神通力。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複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
願我離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
麵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刹。
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
一切圓滿盡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
彼佛眾會鹹清淨,我時於勝蓮華生,
親睹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
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
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
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恒無盡。
十方所有無邊刹,莊嚴眾寶供如來,
最勝安樂施天人,經一切刹微塵劫。
若人於此勝願王,一經於耳能生信,
求勝菩提心渴仰,獲勝功德過於彼。
即常遠離惡知識,永離一切諸惡道,
速見如來無量光,具此普賢最勝願。
此人善得勝壽命,此人善來人中生,
此人不久當成就,如彼普賢菩薩行。
往昔由無智慧力,所造極惡五無闖,
誦此普賢大願王,一念速疾皆消滅。
族姓種類及容色,相好智慧鹹圓滿,
諸魔外道不能摧,堪為三界所應供。
速詣菩提大樹王,坐已降服諸魔眾,
成等正覺轉法輪,普利一切諸含識。
若人於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
果報唯佛能證知,決定獲勝菩提道。
若人誦此普賢願,我說少分之善根,
一念一切悉皆圓,成就眾生清淨願。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刹。
祝願大家學了《普賢行願品》,都能夠做如來長子,生在佛的家族,做如來長子,將來都能夠上品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