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對艦導彈,既可以裝備水麵艦艇,也可以裝備潛艇。按照這種導彈所擔負的攻擊任務,它又可以分為反艦導彈和反潛導彈兩種。
(二)地對空導彈1.S-300地空導彈S-300是前蘇聯於20世紀70年代後期研製的中高空中遠程地空導彈武器,係統的研製單位為鑽石科研生產聯合體,導彈的研製單位為火炬設計局,基本型於1980年交付部隊使用,以後又研製出其改進型S-300PMU、S-300PMU1,目前正研製S-300PMU2。
(1)S-300P(SA-10A)係統20世紀70年代後期,前蘇聯針對空襲目標的發展變化進行了有遠見的分析,特別是將美國大量裝備的巡航導彈列為重要的空襲兵器。當時裝備部隊的SA-2、SA-4和SA-5等武器係統很難對付發展了的空中威脅;而且美國當時正在研製SAM-D(後來稱之為愛國者)地空導彈武器係統。為此,前蘇聯決定發展一種與美國愛國者相當的新的地空導彈武器係統,可對付巡航導彈及各類高速飛機等空襲目標。其主要設計思想是低空性能好,能對付多目標,能在惡劣的電磁環境中作戰,用於取代SA-1、SA-2地空導彈武器係統。這就是S-300地空導彈係統,西方稱之為SA-10。
S-300地空導彈S-300的基本型S-300P(SA-10A)於1980年投入部隊使用。主要作戰裝備包括5B55K導彈、製導雷達和發射設備。係統的所有裝備都裝在半拖車上,用烏拉爾-375係列卡車牽引。
5B55K導彈采用單級固體火箭發動機推進,無線電指令製導,彈長7米,彈體直徑0.45米,最大射程為55千米。S-300P實施密集部署,用於保衛重要目標,如政治經濟中心和空軍基地等。據報道1986年就已建立了近100個發射陣地,其中莫斯科周圍就有40個。
S-300P雖是一種新的地空導彈武器係統,但與最初的要求相距甚遠,與美國的愛國者係統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武器係統不能同時對付多個目標,隻能一次射擊一個目標;
——係統裝備都放在拖車上,地麵機動性差,適應不了現代戰爭高機動性的要求;
——導彈的射程有限,隻有55千米;
——導彈采用無線電指令製導,抗電子幹擾的能力較差。
(2)S-300PMU(SA-10B)為了適應新的作戰環境,必須研製出與愛國者相當甚至更先進一些的武器係統。前蘇聯對S-300P進行了改進,推出了S-300PMU地空導彈武器係統,並於1985年裝備部隊,1989年10月首次在莫斯科紅場遊行中亮相。
S-300PMU係統的所有戰鬥裝備都裝在MA3.543M特種高機動卡車上,從行軍狀態到作好射擊準備的時間減少到了5分鍾。一個導彈營的作戰裝備包括多功能相控陣照射製導雷達,低空補盲雷達和最多為4套的發射裝置及一種新的導彈5B55P。每套發射裝置包括1輛主發射車(裝有發控艙)、1~2輛輔助發射車(不裝發控艙,它受主發射車的控製)。在發射車上裝有4枚筒裝的5B55P導彈。一個營的導彈數達48枚。導彈營獨立作戰時還增配一部三坐標目標搜索雷達。
S-300PMU係統采用5B55P導彈。它是一種固體推進劑單級導彈,工作時間14秒,無助推器,氣動外形為正常式無主翼布局,裝4片全動式尾舵,最大速度可達6馬赫。整個導彈分為整流罩、儀器艙、戰鬥部艙、固體火箭發動機艙和尾艙等6個艙段,導彈長7.25米,彈體直徑0.508米,發射重量為1664千克。采用重量為133千克的破片殺傷式戰鬥部,破片數為2萬塊。彈上加裝了雷達測角儀,製導體製為無線電指令加末段TVM製導。出廠時導彈裝在密封充氮的發射筒內,筒內裝有彈射導彈的燃氣彈射裝置。在發射陣地用液壓起豎機將筒裝導彈起豎至垂直狀態,準備發射。發射時燃氣彈射裝置將導彈彈射出發射筒,然後火箭發動機點火,將導彈加速至6馬赫,飛向目標。
多功能相控陣照射製導雷達與指揮控製艙裝在一輛車上。雷達能在嚴重的雜波幹擾和電子對抗的條件下對目標進行搜索、跟蹤、照射和對導彈製導,它可以同時製導12枚導彈攻擊6個目標。雷達工作在X波段,其天線可安裝在高塔上,提高發現低空目標的能力。
防空作戰時,按目標指示雷達提供的信息,照射製導雷達截獲目標,並向導彈發射車傳送和裝定發射參數。接到發射指令後,發射1~2枚導彈,導彈垂直彈射起飛,然後發動機點火,程序轉彎轉向目標平麵。照射製導雷達截獲導彈,並向導彈發送修正指令,末段按TVM製導原理,將導彈引向目標,在遭遇點引爆戰鬥部,以破片殺傷目標。
S-300PMU是世界上先進的現役地空導彈武器係統之一,其性能和美國的愛國者相當,主要特點是:
①S-300PMU是一種全天候多通道地空導彈武器係統,用於對付現代作戰飛機和巡航導彈等空中目標,殺傷空域大,高界達27千米,低界隻有25米,近界5千米,遠界75千米,對慢速目標可達90千米;而美國的愛國者高界為24千米,低界300米,遠界80千米。S-300PMU使用一部多功能照射製導雷達可同時製導12枚導彈攔截6個目標,優於愛國者同時射擊3個目標的能力。
俄防空部隊S-300PMU導彈發射陣地②係統反應迅速、機動性好。係統的反應時間為15~20秒。係統的主要設備均為車載自行式,自帶電源,作戰裝備由行軍狀態轉入戰鬥狀態的時間為5分鍾,而愛國者為30分鍾。
③低空、超低空性能好。係統的設計強調對付美國的巡航導彈,采用多項技術,如裝備低空補盲雷達,照射製導雷達天線和低空補盲雷達的天線,可以安裝在高塔上,能對付25米高的低空來襲目標。
④采用多種抗幹擾技術,能抗消極幹擾、掩護幹擾和自衛幹擾,使係統能在現代電磁環境中作戰。
⑤係統能對付巡航導彈,但不能對付戰術彈道導彈;而愛國者經過兩次改進,具有了反戰術彈道導彈的能力,在這方麵優於S-300PMU。
⑥S-300PMU係統元器件的集成化和計算機水平都不如美國的愛國者。反過來說,俄羅斯在元器件集成化不高、計算機水平不高的情況下,能製造出世界上先進的地空導彈係統,也可看出俄羅斯在地空導彈的設計上是有獨到之處的。
(3)S-300PMU1(SA-10C)係統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伊拉克發射了80多枚飛毛腿及其改進型侯賽因戰術彈道導彈攻擊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的政治中心,說明戰術彈道導彈參與空襲已成為現實,而且戰術彈道導彈在世界範圍內擴散,使一些小規模的地區衝突都可能使用戰術彈道導彈,反戰術彈道導彈成為現代防空的重要任務。
俄羅斯針對S-300PMU沒有反戰術彈道導彈能力及世界上對反戰術彈道導彈的需求,對海灣戰爭作出及時反應,以反戰術彈道導彈為重要內容改進S-300PMU係統,采用新研製的導彈,增大了照射製導雷達的威力。它不僅保持了S-300PMU的高機動性,而且增大了射程和攻擊快速目標的能力,使係統不僅能有效攔截空氣動力目標,也能攔截戰術彈道導彈。改進後的S-300PMU1在1993年阿布紮比國際防務展覽會上公開展出,1993年底開始在俄羅斯防空軍中服役。
S-300PMU1與S-300PMU相比,其改進主要表現在:
——係統采用改型導彈48H6,增加了發動機裝藥,增大了射程,對空氣動力目標的攔截距離擴大到150千米,最小攔截高度降低到10米;戰鬥部增加到143千克(愛國者的戰鬥部隻有70千克),提高了單枚破片質量。
——實現了對戰術彈道導彈的攔截,其攔截距離達40千米,超過了海灣戰爭使用的愛國者地空導彈係統。
——167米/秒(4200千米/小時)擴大到2788米/秒(10000千米/小時)。
我國引進的俄羅斯S-300PMU1防空係統
——改進了照射製導雷達,增大了威力,提高了發現和跟蹤目標的能力。
——掃描扇區的顯著增大,提高了係統自主作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