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真空生存的“太空動物”(1 / 2)

自從人類關注和發展航天事業,就對地球生物是否可以在真空中生存產生過疑問。後來,歐洲的科學家經過多年研究,終於發現了一種可以在太空真空環境中生存的動物——緩步類,也被稱作水熊。它們中的一部分,甚至還可以同時在真空和太陽輻射的條件下生存,這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種可以在雙重嚴酷條件下存活的動物。

人類、大猩猩和犬類都可以在太空生存,但是僅僅數分鍾後,這些動物肺內的空氣就開始膨脹,血液中的氣體開始變成泡泡,嘴裏的唾液也開始沸騰。相對低等的菌類、地衣類植物,卻可以在太空中長期生存,因為地心引力的缺失和強烈的溫差對它們的生活不會產生多大影響。體形很小的緩步類動物,隻有在顯微鏡下才可以看清楚,成熟後的緩步類動物也隻有1.5毫米。

它們普遍分布在地衣類和苔蘚類植物、土壤、山頂和4000米的深海中。緩步類動物生存的苔蘚類植物環境容易幹燥,但即使在沒有濕氣的情況下,緩步類動物也可以存活10年以上。此外,緩步類動物還對太陽的紫外線具有高度的抵抗能力。

為了測驗緩步類動物的太空生存能力,瑞典克裏斯蒂安斯塔德大學的生態學家英厄馬爾·榮鬆和同事們進行了許多試驗。他們還將兩種不同的緩步類動物和它們的卵放在歐洲航天局在2007年9月發射的“科羅納斯-foton3”無人太空實驗艙裏。

被發射升空的“科羅納斯-foton3”無人太空實驗艙,在距離地球表麵258千米的高空繞地運行,這些緩步類動物則完全暴露在太空環境中10天。在實驗中,科學家讓一部分樣本沒有受到太陽輻射,另外一些樣本則完全暴露在太陽輻射下。

10天過後,參加本次研究的天體生物學家之一、德國科隆·波爾茲宇宙醫學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彼得拉·雷特貝格說:“我們發現,這兩種緩步類動物在太空環境中都生活得很好,幾乎和在地麵上時沒有多大的區別。但是同時暴露在太空環境和遭受太陽輻射雙重考驗後的樣本,存活率是非常低的。”實際上,返回來的緩步類動物被最終放回水中的時候,那些暴露在太空環境和遭受太陽輻射雙重考驗的緩步類動物隻有10%存活了下來,並且所有的幼蟲都沒能夠孵化出來。盡管如此,這也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第一種在雙重暴露下,仍然有樣本存活的動物。雷特貝格推測,可能是緩步類動物的皮層,可以幫助它們抵禦部分的太陽輻射。

耐幹燥抗輻射的動物

很多研究人員都認為,緩步類動物和微生物細菌、耐輻射奇球菌一樣,肯定也有一種細胞機理,可以修複太陽輻射的傷害,或者可以直接抵禦太陽輻射。由於緩步類動物在遭受太陽輻射的時候,並沒有數據顯示緩步類動物的體內在發生變化。所以,研究人員並不知道太陽輻射對它們的傷害到底有多大,而它們又是怎樣修複這些輻射傷害的。有實驗表明,地球上至少有一些動物可以在嚴酷的太空環境下,可以毫無屏障和保護地存活。這些堅強的“超級動物”,包括了輪蟲類、線蟲類、抗幹燥的昆蟲幼蟲以及甲殼類動物。科學家通過研究和對比後發現,所有的這些“超級動物”都和緩步類動物一樣,具備高度抗幹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