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真空生存的“太空動物”(2 / 2)

研究人員發現,有一部分緩步類動物賴以生存的地衣類植物也可以在太空環境下生存。如果我們可以保護送入太空的緩步類動物樣本遠離太陽輻射,那麼這些樣本可以在太空中存活數年。而問題是,搭載樣本的飛船在進出大氣層時,必然會產生巨大的噴射力,這些樣本多多少少肯定會受到影響。因為飛船進出地球大氣層產生的灼熱感,和一個石塊進出地球大氣層產生的摩擦是大致相當的,破壞力巨大。

雖然,我們人類的星際旅行可能還需要花費數百年的時間進行研究,再加上我們無法長期待在太空環境中,可能無法等到這一天的到來。但是,現在已經證明,一部分的緩步類動物,可以在星際旅行最開始的10天裏完好地生存下來。但是,我們對於緩步類動物的研究也有很長的路要走,而測驗緩步類動物生存能力的真正問題就是去尋找一個適合它們生存的外星環境。

科學之窗

真空

“真空”這個詞大家並不感到陌生,但什麼是真空呢?也許大家並不真正的了解,這裏作一個詳細的解釋。在真空科學中,真空的含義是指在給定的空間內,低於一個大氣壓力的氣體狀態。人們通常將這種稀薄的氣體狀態稱為真空狀態。這種特定的真空狀態和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狀態相比較之後,主要有以下幾個基本特點。

一是真空狀態下的氣體壓力低於一個大氣壓,所以處於地球表麵上的各種真空容器中,必定會受到大氣壓力的作用,其壓強差的大小則是由容器內外的壓差值而決定。由於作用在地球表麵上的一個大氣壓大約為101325N/m2,所以當容器內壓力非常小的時候,則容器所承受的大氣壓力可以達到一個大氣壓。

二是在真空狀態下,由於氣體稀薄,單位體積內的氣體分子數,也就是氣體的分子密度小於大氣壓力的氣體分子密度。所以分子之間、分子與其他質點,比如電子、離子等,之間以及分子與各種表麵,比如器壁之間,相互碰撞次數相對減少,從而使氣體的分子自由程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