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親民之吏,分當與民一體,況吾輩佐吏為治,身亦民乎?嚐見幕友,位置過高,居然以官體自處,齒鮮衣輕,漸不知民間疾苦。一事到手,不免任意高下,甚或持論未必全是,而強詞奪理,主人亦且曲意從之,恐其中作孽不少。餘在幕中,襄裏①案牘,無論事之大小,必靜坐片刻,為犯事者設身置想,並為其父母骨肉通盤籌畫,始而怒,繼而平,久乃覺其可矜,然後與居停商量,細心推鞫②,從不輕予夾穢,而真情自出。故成招之案,鮮有翻異。以此居停,多為上台賞識,餘亦藉以藏拙。無賦聞之日。故佐治所忌,莫大乎心躁氣浮及拘泥成見。
【注釋】
①襄裏:即襄理。協助、助理。
②推鞫:推究審問。推,推究,推問;鞫,審問。
【譯文】
愛護老百姓的官吏,從道理上講應該和老百姓是一家人。何況我們這些幕客,本身就來自老百姓!曾經見到過這樣一些幕友,由於自己地位較高,居然把自己看成是高高在上的父母官了,吃香喝辣,穿絲戴綢,漸漸地不曉得民間疾苦,忘了自己生於斯長於斯的黃土地。在動手辦事的時候,就不免忘乎所以,隨心所欲地處理。有時他們堅持的觀點也未必正確,但仍然強詞奪理,巧言辯解,而主人也就委屈自己,聽從他們的意見。這樣處理公事未免太草率。何以對得起天地良心。我在幕府中,輔助主人處理公務,無論事情大小,一定得先冷靜地坐上一會兒,為犯了罪的人設身處地地想想,同時也為他們的父母兄弟做一個周全的考慮和計劃,而對罪犯,開始時是憤怒,看一會兒,心情也就平靜下來,再過一陣子,又覺得他們雖然犯罪卻也值得憐憫同情。然後我再居中調停協商,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來,從不輕易地對犯人施以刑具逼供,可也一樣能從犯人口中了解到真相,所以在犯人對自己犯罪事實招認之後,很少有再翻供變化的。用這個辦法居中調解糾紛,處理案子,常常得到上司的賞識。我也趁機表現出了才能,以此遮擋了自己的愚笨,因此也就忙得不可開交,沒有空閑的時間。所以輔佐主人治理政務,最忌諱的,就是心浮氣躁及拘泥成見。
【智解】
孔子作為中國儒家文化的創始人,其政治學說的核心在於一個“仁”字,“仁者愛人”。為“為政以德”,“節用而愛人”周遊列國,奔走呼號。他回答魯哀公如何才能使百姓服從時說:“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意思是說,作為執政者,政策措施若能做到善良忠正和懲處惡妄奸邪,老百姓就會心悅誠服;反之,百姓就會因為受到損害而產生怨言和不滿。孔子還主張當官施政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嚴格要求自己應做到不苟求富貴,不殘剝百姓。
之所以說仁義愛民是我國傳統廉政文化的基石,是因為它早在春秋時期百家的爭論辯說中就能引起諸子的共鳴。即使是法家學派的開山祖師荀子提出的治國思想,也是以為民、愛民、養民和富民立論,“天下立君,以為民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足國之道,節用裕民”。
在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以仁義、愛民為基石的我國傳統文化依然得到延續充實。西漢賈誼諫議“立民本之綱,行堯舜之治”;劉安疾呼“民為國本,安民利民”;司馬遷強調以“仁政”,“無為”相一致作為治政標尺;李世民“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務盡忠貞,使百姓安樂”;宋太宗“治國之道,在於首得民心”,“廣開言路,旨在治理天下”;包拯立法“應以民為本”,用人要用清官廉吏;明太祖“安民為立業之本,驕奢為喪亂之源”;康熙帝推崇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襟懷,提倡“以仁治天下,而不以威服天下”等等,有的是一代明君勵精圖治發憤圖強時的明敏深邃之誌;有的是國之棟梁求仁得仁赴湯蹈火時的宣誓之言。其直陳坦述,連同曆朝曆代有識之士對欺民暴政、腐敗墮落現象的揭露和抨擊,無不閃爍著施政必須愛民,愛民方能強國的思想,曆經千年而綿綿相連,代代傳遞而脈絡分明,載於典籍,舉不勝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