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

柯雲路,生於1946年,上海人,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新星》、《衰與榮》、《夜與晝》等。

長篇小說《新星》是柯雲路的代表作品,原載於《當代》增刊1984年第3期。獲《當代》文學獎。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5月出版單行本。後被改編成同名電視連續劇。這是一部反映改革題材的作品。

1982年,32歲的李向南來到黃河流域的古陵縣任縣委書記。潑辣幹練,敢於進取,具有理論水平和實際能力的李向南雄心勃勃要改變古陵縣的落後麵貌。上任伊始,他便提出了鼓舞人心的改革計劃。隨後,他的一係列舉動,贏得古陵人民的信任和愛戴,被譽為“包青天”。但是,正當他信心百倍繼續投入戰鬥時,遇到了強大的保守勢力的壓製和抵抗。

顧榮這位在古陵縣苦心經營30年的縣長,利用他強大的關係網,對李向南這位當年老上級的兒子展開了攻勢,以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李向南的改革深陷被動之中。最後,顧榮竟請動地委書記鄭達理。李向南宏圖未展,便被擠出了古陵縣。

小說通過古陵縣這場改革與反改革的鬥爭,深刻揭示了當代中國改革中麵臨的種種嚴峻形勢,抨擊了反改革的頑固勢力,從而呼喚改革的春風。

小說氣魄宏偉,結構宏大,情節複雜有序,給人一種緊迫感。李向南這一人物形象曾引起廣泛爭議。

平凡的世界

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是路遙的代表作品,由中國文聯出版公司出版,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共3部、5卷。

作品以黃原地區東拉河下遊的雙水村為起點,以孫、田、金三家兩代人的命運為主要線索,通過人們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社會生活,表現普通人在大時代曆史進程中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作品結構宏大,場景繁雜,內容豐富,具有縱深遙遠的曆史感,雄渾凝重的社會性和磅礴浩蕩的藝術氣勢,是一部艱難跋涉的人生奮鬥史和創業史。

浮躁

賈平凹,生於1953年,陝西丹鳳人,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浮躁》、《廢都》,小說集《山地筆記》、《野火集》,散文集《月跡》、《心跡》等。

長篇小說《浮躁》是賈平凹的代表作品,發表於《收獲》1987年第1期,後由作家出版社出版。1988年獲美孚石油公司金馬文學獎。

小說生動深刻地展現了在經濟改革時期商州生活的風貌。揭示了在新舊經濟環境轉換期人與人之間微妙而複雜的關係。人們像河水那樣浮躁著、不安著、騷動著。新的觀念與傳統的宗法觀念、傳統文化、心理在社會各個階層、在經濟生活中糾結著、鬥爭著。但“浮躁”是暫時的,當那浮躁的河水喧嘩之後,它會平靜、和緩起來。

小說的情節與描繪頗具有地方特色,語言淡然而暢達,結構複雜嚴謹,在濃鬱的對地方風情的展示中蘊含著對曆史與現實的深切思考。

洗澡

長篇小說《洗澡》是楊絳的代表作品,1988年12月由三聯書店出版社初版。作品由《采葑采菲》、《如匪浣衣》、《滄浪之水清兮》三部和《尾聲》構成。

小說描寫解放後知識分子在思想改造運動中的生活經曆。這一運動稱“三反”,又稱“脫褲子、割尾巴”。知識分子聽不順耳,就改稱“洗澡”,亦即“洗腦筋”。在某大學任教的餘楠、在一刊物當編輯的胡小姐等在不急不緩地工作著,似乎在相愛著。解放後,餘等遷往北平。曾留學英美的許彥成、杜麗琳夫婦、圖書館管理員姚宓等基本上以“文學研究社”為生活基地而進入生活。他們忙碌著,也閑散著,似乎為愛,也似乎為思考。

思想改造運動來到了,這些先生們必須“洗個小澡”。朱千裏在“洗澡”會上痛斥自己,發誓要洗心革麵,但很難過關。有些如許彥成根本就不知道怎樣才能抹掉資產階級思想。而更多的,則隻不過是心思惶惶,無所適從而已。尾巴割掉了嗎?澡洗淨了嗎?誰知道呢。

白鹿原

陳忠實,生於1942年,陝西西安人,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白鹿原》等,出有《陳忠實文集》、《陳忠實小說自選集》,散文集《生命之雨》。長篇小說《白鹿原》是陳忠實的代表作品,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年6月出版。

小說展現的是渭河平原50年間的曆史發展。作者力圖通過一部史詩般的小說展現“一個民族的秘史”,因而小說努力通過性、宗族糾葛、政治來展現民族的內在心靈秘密。

情節上起伏跌宕,結構也嚴謹圓融,既描繪出了渭河平原充滿詩情畫意的風土人情,又表現出了對民族曆史的某種關注。本書一出版,便引起了讀者的關注及評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