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萬提斯
塞萬提斯(1547~1616),西班牙作家、戲劇家和詩人。出生於馬德裏附近一個窮苦醫生的家庭,隻上過中學。
1569年作為紅衣主教的隨從,遊曆了羅馬、威尼斯、米蘭等地,並閱讀了大量文藝複興時期的作品。1571年在對土耳其的海戰中左臂殘廢。1582年前後開始創作,同時為了生活做過收稅員等,並因得罪教會數度被誣入獄。
這時期的生活豐富了他的閱曆,影響著他的創作。他的著名小說《堂·吉訶德》就是在獄中構思的。其他作品還有短篇小說《懲惡揚善故事集》(又譯《訓誡小說》)、曆史劇《努曼西亞》、長詩《巴爾納斯遊記》、《八出喜劇和八出幕間短劇集》等。
《懲惡揚善故事集》共13篇短篇小說,體現了作家憎惡欺騙、奴役和壓迫的思想,如《兩狗對話》通過兩隻狗的對話,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陰暗麵和形形色色人物的醜惡行為,情節生動。這部作品集也是西班牙文學中第一部完全擺脫意大利文學影響的富有開創性的傑作。
維加·伊·卡爾皮奧
維加·伊·卡爾皮奧(1562~1635),是西班牙“黃金世紀”新戲劇的奠基人。生於工人家庭,曾就學於耶穌會學校和阿爾卡拉大學,後來擔任過幾個貴族的秘書。
1588年因與一女子發生糾葛,被逐出馬德裏8年。同年結婚並誌願參加“無敵艦隊”,退伍後在戲劇中心巴倫西亞逗留。
1590年寫了田園小說《阿卡迪亞》,1612年以後,他個人生活連遭不幸,精神上感到極度危機,寫了不少詩,企圖在宗教中尋求避難,1614年被教會正式宣布為教士,晚年創作依然勤奮。
維加被認為是“西班牙才子中的鳳凰”。據說他一生創作有1800多部劇本。現存的就462部。他的劇本題材廣泛,涉及到當時社會的諸多問題。
著名劇本《羊泉村》描寫了下層人的反抗精神,他在論文《當代寫作喜劇的新藝術》(1609)中提出喜劇要符合時代精神和觀眾愛好,要把情節當作戲劇的重要因素等。
這些對於促進民族戲劇的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維加還創作有詩歌、小說等。在“黃金世紀”的作家中,其聲名僅次於塞萬提斯。
克維多·伊·比列加斯
克維多·伊·比列加斯(1580~1645),是西班牙作家。出身貴族,受過良好教育,學識淵博,精通數種語言。作品格調不一,除了詩和小說外,還有道德、宗教、哲學、政治等方麵的論文。
他的詩主要收在後人所編的《西班牙的帕爾納索斯山,雙山嶺和九位繆斯》(1648年)、《西班牙的最後三位繆斯》(1670年)這兩部詩集裏。他的詩語言極為豐富,還創造了大量的新詞和新的語言以及新的格律。
他最傑出的小說是《流浪漢的榜樣,無賴們的借鑒,騙子堂巴勃羅斯的生平》(1604年)。這是部流浪漢小說,書中表現了他對下層生活的熟悉。小說的人物和主題都受到《小癩子》的影響,也體現了他濃厚的悲觀情緒。
小說《夢》(1627年)是一部描寫地獄的幻想作品,類似的還有《婚約》(1600年)、《包羅萬象的書》(1631年)等,在這些作品裏,他熟練地運用了當時新巴洛克藝術風格。他的論文著名的有《搖籃和墓穴》(1634年)和《故事中的故事》等。
卡爾德隆
卡爾德隆(1600~1681),西班牙戲劇家。生於馬德裏一個官員家庭,曾在薩拉曼卡大學攻讀神學。
1623年開始為宮廷寫劇本。劇本《愛情、榮譽和權利》上演並受到好評。1630年成為宮廷戲劇家,1651年接受官職,隻為宮廷劇場定期寫作,1663年任國王榮譽司鐸,1681年去世。
卡爾德隆一生共創作100多部喜劇,70多部宗教短劇,被看作是維加之後西班牙最大的戲劇家。他繼承和發展了維加的優良傳統,劇本情節複雜,結構謹嚴,內容緊湊。著名的有《堅貞不渝的王子》(1629年)、《醫生的榮譽》(1635年)、《人生如夢》(1635年)、《空氣的女兒》(1635年)、《薩拉梅亞的鎮長》(1642年)、《厄科爾與那喀索斯》(1661年)、《普羅米修斯像》(1669年)、《奇妙的魔術師》(1637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