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的主線是明克·斯諾普斯的複仇。明克殺死郝斯頓,被判徒刑20年,他對堂兄弟弗萊姆沒有出麵解救懷恨在心。而弗萊姆為了阻撓他出獄,設下圈套,引誘他假扮女人逃走,結果加重罪名,延長刑期20年。數十年的監獄生活結束後,明克馬上來到傑弗遜鎮,殺死了弗萊姆。故事另一根主線圍繞弗萊姆的女兒林達展開。林達離開傑弗遜來到紐約,成為進步人士,1936年曾去西班牙支援共和政府,於丈夫死後回到美國。她是美共黨員,曾受到聯邦調查局的調查。在明克打死弗萊姆時,林達也在場,她對父親毫無好感,等於是明克的同謀。

在《大宅》的前言中,福克納寫道,經過34年的寫作生涯,他總算懂得“人心以及它的複雜性”。福克納認為世人都是上帝創造的可憐的罪人,他們必然具有各種弱點。盡管他仍把弗萊姆看作最壞的惡棍,但他在《村子》裏對弗萊姆的強烈憎恨,在《大宅》中已為另一種感情所代替。弗萊姆在即將被明克殺死時,已對一切都很冷淡,似乎他對生命已經疲倦。另外一方麵,作者也並不把明克看成是報複私仇。在一定意義上,他反對的是命運,是在與逆境搏鬥,是反對使他這一類人一貧如洗、受苦受難的別一個階級,用書中的語言來說,是“他們”。“斯諾普斯三部曲”表明福克納能夠駕馭廣闊的時代畫麵,作品氣象萬千。

《寓言》(1954)是福克納晚年的一部重要長篇小說,它的主題是反對帝國主義戰爭。書中的主人公為了爭取和平而被殺害,但又像基督那樣“複活”,他的精神仍在指引人們前進。

福克納還寫了許多中、短篇小說,其中也有不少重要的作品。如《老人》(1939)與《熊》(1942)。

《老人》寫一次密西西比河河水泛濫,監獄當局派一個囚徒劃船去搭救樹上的一個孕婦與屋頂上的一個男子。囚徒把孕婦接上了船,小船即被大水衝走。他與洪水和鱷魚搏鬥,最後又幫助孕婦登上一個小山去分娩。幾個星期以後,他帶了母子回來複命,監獄當局卻因為他逾期歸來而延長他的刑期。

《熊》是福克納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寫少年艾克·麥卡斯林通過打獵,從印第安人和黑人的混血兒山姆·法澤斯身上學習到許多優秀的品質,體會到原始森林是最純潔的,就連他的對手大熊也是高貴的。自由、勇敢、智慧、繁衍都與大森林緊密聯係在一起。而作為文明社會的象征的他的祖父傳下的大莊園則是罪孽深重,賬本裏充滿了黑奴的血與淚。艾克為了保持良心的潔白,放棄遺產,決心像耶穌的父親約瑟那樣,做一個自食其力的木匠。

福克納在西方文壇上被看作“現代的經典作家”。他的作品題材廣闊,他的“約克納帕塔法世係”及其他小說規模宏大,人物眾多,描寫了兩百年來美國南方社會的變遷和各種人物地位的浮沉及其精神麵貌的變化。他是美國“南方文學”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筆下反映的種植園世家子弟精神上的苦悶,也正是現代西方不少知識分子普遍感到困惑的問題,例如如何對待從祖先因襲的罪惡的曆史負擔,如何保持自身良心的純潔,從何處能獲得精神上的出路等等。福克納對傳統、對物質主義的懷疑與否定引起了他們的共鳴,他們認為福克納表現出了“時代的精神”。

福克納在英、美及歐洲影響很大,在拉丁美洲、亞洲與非洲的文學界,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福克納的創作之所以受到如此廣泛的注意,不是沒有原因的,從許多方麵看,他都是一個獨樹一幟的作家。從所反映的題材上看,福克納創造了一套“約克納帕塔法世係”。這套小說規模強大,人物更多,時代漫長,生動的描述了兩百年來美國南方社會的變遷,各階層人物地位的浮沉,各種類型人物精神麵貌的變化。從表現人們的精神狀態看,福克納反複描寫的南方種植園主世家飄零子弟的精神苦悶,反映現代西方不少知識分子普遍感到苦悶的一些問題,從藝術表現手法上看,福克納也有很多獨創性。他嚐試各種“多角度”的手法,以增加作品的層次與逼真感;他運用“時序”顛倒的手法,借以突出曆史與現實的因果聯係。此外,他還采取了“對位式結構”、“象征隱喻”等藝術手段,企圖使他的作品像萬花筒一般繁複、雜亂並且引人入勝。在語言風格上,他想突破常規,試圖通過晦澀、朦朧、冗長、生硬的文體取得特殊的效果。

富克納1949年獲諾貝爾文學獎金、是美國被評論、研究的最多的一位作家。1951年獲得全國圖書獎,1955、1963年兩次獲普利策獎。此後,被國務院派往國外從事文化交流工作。1962年7月6日因病在家鄉牛津鎮逝世。

海明威

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生於伊利諾伊州芝加哥附近的奧克帕克村。他的父親是當地一位有名的醫生,醫術高明,喜歡打獵、釣魚、射擊、采集標本等活動。他的母親是一個具有一定藝術修養和宗教觀念的婦女,喜愛音樂和繪畫,從小就讓海明威學大提琴。在這樣一個家庭環境的熏染下,海明威從童年時代就培養起了對文學、藝術及體育運動的熱愛。1917年中學畢業前夕,美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他因患眼病未能入伍。同年10月,他進堪薩斯市《星報》擔任見習記者,報社提出“用短句”、“用生動活潑的語言”等要求,使他受到初步的文字訓練,對日後形成他簡練的文體產生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