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的金屬

《魔鬼的金屬》是玻利維亞著名小說家塞斯佩德斯(1904~)的作品,發表於1946年。

小說的故事梗概如下:

塞農·歐蒙泰是個私生子,自幼跟著當神父的叔父。他生長在科恰班巴的山穀小村卡拉薩;村旁有條河,它是工業重鎮奧魯羅和科恰班巴間的必由之路。一天,從奧魯羅來了一隊馱運機器的騾馬,帶隊的是博特黑爾先生商店的一位職員,人們都稱他為裏戈。裏戈不小心將主人的一盒金子掉在河中。塞農·歐蒙泰幫他將金子撈了上來。

10年以後,歐蒙泰來到奧魯羅,正好碰見那位將金子掉在河裏的裏戈先生,他把歐蒙泰介紹到奧地利人博特黑爾開辦的商店工作。這個商店經營機器、各種用具和雜品,經常將這些商品送到科恰班巴礦山出售,然後再從那裏將礦粉運回奧魯羅變賣。在這家商店裏,歐蒙泰在拉莫斯手下工作,但他不甘心在那裏幹一輩子。

此時,一個叫何塞的西班牙人和他談到了開礦的事情。由此他突然想起以前印第安人瓦齊蓬多曾跟他說過在聖胡安·德爾耶莫發現一種閃閃發光的礦石。不久,瓦齊蓬多又來到商店,想用錫礦粉償還他欠拉莫斯的債。歐蒙泰一聽便動了心。他靈機一動,想出了個主意:答應為瓦齊蓬多還清欠拉莫斯的200比索,並且額外再給他20~30比索。他叫瓦齊蓬多不要對拉莫斯提起錫礦粉這件事。

歐蒙泰率領5個小工,帶著炸藥、引線、食物、工具到了現場。那個礦坑是幾世紀之前人們尋找銀礦時丟棄的。那裏雖然沒有銀礦,但是有錫礦礦脈,礦坑還埋著遺骨。錫礦含量很高,不必水選,純礦粉就可以達到40%~60%。歐蒙泰把礦粉運到奧魯羅去賣。

歐蒙泰的礦業逐漸發展起來。他雇用了瑞士工程師,購置了“智利機磨”,成立了管理處,工人達到了100多人。他在礦區專門為自己蓋了住所。在奧魯羅掛出了“歐蒙泰礦業公司”的招牌。錫礦粉的價格不斷上漲,從每公擔20比索漲到40比索;他每年可開采8萬公擔。歐蒙泰成了“百萬富翁”。他十分欣賞這個具有魔力的字眼。工人不斷增多,開采量不斷增加。錫礦粉在歐蒙泰手裏變成了金子,玻利維亞國內銀行已儲蓄不下,他把金子存在智利、巴黎、倫敦的銀行裏。“金屬女神對他忠心不渝。從女神在聖胡安·德爾耶莫的那兩隻巨大的石乳房裏擠出的奶汁越來越多。”

歐蒙泰發跡之後,曾回家鄉看望家人,為叔伯兄弟買了莊園,並讓他們到國外觀光。

歐蒙泰的影響日漸擴展到北美、西歐和遠東。他與妻子、3個子女住在巴黎。同他居住在一起的有巴西的變咖啡為金剛石的咖啡莊園主,有阿根廷的把牧草變成比比皆是的牛羊皮革的牧主,有古巴的飛馬奔馳24小時也跑不到盡頭的甘蔗園的園主……即使在巴黎,他仍不忘如何巧取豪奪。他一再寫信、拍電報要總管埃斯特拉達抓緊開采,提高包夥小商的香檳酒的售價,不要賣給工人燒酒,而要賣酒精。他去倫敦參觀冶煉廠,那裏堆滿了印有他名字的礦粉麻袋。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封鎖了大西洋通道,美國為了儲備錫,也開始冶煉歐蒙泰的礦粉。他的巴黎辦公大樓門前的銅牌上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