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農·歐蒙泰
巴黎—倫敦—紐約—聖地亞哥
12年以後,他回到玻利維亞時,年開采量達一萬噸。
歐蒙泰通過代理人在倫敦、阿姆斯特丹、上海等地的交易所購買馬來亞海灣和荷屬印度尼西亞的礦業股票,並成立了總公司,一躍而成為遠東的“百萬富翁”。他的手伸到了世界各地,伸進了各個經濟領域。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由於礦質不佳,工人不斷罷工,歐蒙泰的礦業開始走下坡路。希特勒占領法國以後,他逃離法國,經西班牙去美國紐約。玻利維亞工人的罷工浪潮和民族主義革命的勝利消息不斷傳到美國,使歐蒙泰驚恐萬狀,惶惶不可終日。
為了爬上財富金字塔的頂端,歐蒙泰一方麵對政府,對國內外的競爭者竭盡欺騙、賄賂、串通之能事,把他們從金字塔上推下去;另一方麵對廣大工人敲詐勒索,百般盤剝,不顧他們的死活,把他們壓在金字塔的最底層。
我們在前麵說過,那個印第安人要用發現的錫礦償還欠拉莫斯的債。歐蒙泰買通了律師,占有了本應屬於拉莫斯的礦脈所在地的5公頃地皮,他還購置槍支,用武力奪取別人地盤。
山的另一端是法國、智利聯合經營的“進步公司”。為了擠垮歐蒙泰,該公司在附近開設了一家酒店,售價低廉,以此吸引歐蒙泰的礦工,賄賂他們,把礦粉半路劫走。歐蒙泰與總管一起策劃,指使人炸毀了那家酒店。
歐蒙泰雇用了不少律師,為他出謀劃策。他們說開礦“不單單是鎬頭和錘子的事,還應用金錢來施加影響”,要看到“進步公司”在拉巴斯有“外國人撐腰”。於是,歐蒙泰一麵和政府拉關係,一麵花錢賄選,並在選舉時製造混亂,乘機搗鬼,把自己的代理人塞進議會。
歐蒙泰巧妙地周旋於玻利維亞國內的政治風雲之中,並且千方百計為“保護好自己的後背”而尋找後台——外國壟斷資本,進而成立股份有限公司。這樣就使得政府不得不尊重他,不敢向他征收高額稅款。反之,如果政府敢於向他征收高稅,他就不給政府貸款,進而支持反對派,他自己卻不會因政府垮台而垮台,甚至還會成為下屆政府的中流砥柱。
歐蒙泰把無數工人、婦女和兒童壓在他的金字塔的最底層。“銀橋之側,還有一孔屍骨之橋”。礦工們象騾馬一樣地勞動。年幼的兒子接替死去的父親,推鬥車,運礦石。經過層層盤剝,礦工所得甚少。公司按每掘進一米付給承包商100比索,而他們付給工頭50比索,工頭付給掘進礦工十比索,到了小工手裏隻有1個比索。礦上缺少勞動保護,事故接連發生,有時吊罐掉下去砸死工人。“錫礦是一些無聲的血淋淋的天神,張著大嘴,吞噬工人”。“它那巨大的齒頷,常常把工人咀嚼得粉碎”,“送到墓地,送到十字架的村落”。
礦工們受到布爾什維克宣傳的影響,盡管不斷地遭到歐蒙泰勾結政府軍所發動的鎮壓,但仍常常起來反抗和鬥爭,要求增加工資,改善勞動條件,他們打碎商店門窗,在礦山管理處前示威,高呼打倒強盜,打倒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