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釣魚:讓孩子注意力集中的好辦法(1 / 2)

有一次,我在圖書館看到一位三歲左右的孩子在聽他媽媽給他講書上的故事,還沒聽完,孩子就要求換一個故事,如此反複。這位媽媽生氣地批評孩子:“你到底還聽不聽故事?”孩子賭氣地說了一句:“我不聽故事了。”說完就要拉著媽媽離去。

看著這對母子離去的背影,我若有所思。孩子們注意力不集中,這很正常,比如做事經常是隻有三分鍾熱度,不專心,缺乏耐心。比如孩子玩一個遊戲,或者玩一個新玩具,沒過兩分鍾,就不想玩了;聽一個故事,沒聽完就要換一個;身體總是不安分,動個不停……

麵對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家長們倍感煩惱,甚至擔心孩子得了多動症。

兒子晨晨是妻子剖宮產生出來的。因為剖宮產寶寶沒有經過產道對大腦顳葉的擠壓刺激,而顳葉是與情緒相關的神經中樞,為此妻子擔心晨晨會跟多動症“沾”上邊。

後來,隨著晨晨在生活中表現有些“異樣”:玩玩具沒按照自己意願玩好就會很生氣;大人沒聽懂他的話,他也會發一通脾氣;陪他玩的時候,如果大人稍微慢一點,他也會哭鬧,等等。妻子很擔心,經常著急地問我該怎麼辦。

晨晨注意力不集中,這是事實,但要聯係上多動症,恐怕就有點小題大做了。

一次,看到晨晨正在專注地玩一件剛剛買回來的玩具車,我就在旁邊安靜地看著他玩,也許是他意識到有人在欣賞他,玩得更起勁了。可是過了三五分鍾,他覺得沒新鮮感了,把新玩具放在一邊準備去玩其他的。

“晨晨,你看這個玩具車還可以這樣玩。”說完,我把他的新玩具拿起來,放在手裏擺弄著。晨晨聞聲停住了離開的腳步,回頭跟我一起又玩了很久。

讓孩子繼續保持對同一件事或者物的注意力,可以慢慢培養孩子注意力不斷趨向集中。

身邊有位朋友是釣魚愛好者,經常跟我說起他的釣魚趣事,並邀我同去。可惜我因為時間問題,隻偶爾去過幾次。每次晨晨見了我釣回家的魚,非常好奇,老問我是怎麼釣魚的。

一個天氣晴朗的周末,我們一家三口到鄉下親戚家玩。突然,看到他們家門口有個大池塘,心血來潮的我便邀晨晨跟我一起釣魚。

晨晨饒有興趣地跟著我準備魚餌,然後從親戚家借來魚竿和水桶。準備好一切後,我們便來到了池塘邊。

我告訴晨晨:“你要一直盯著漂在水麵上的那個浮標,如果它動了,就有魚兒來了,然後等它上鉤,我們就釣它起來。”

晨晨聽了我的話,便目不轉睛地盯著水麵上的浮標。

過了一會兒,看著魚竿上的浮標毫無動靜,晨晨有點不耐煩了,開始坐立不安。一旁的我開導道:“晨晨,魚兒在跟你捉迷藏,它躲起來了一直在等你找它,你可要有耐心哦。”

聽了我的話,晨晨重新打起精神,繼續盯著水麵上的浮標。

又過了一陣,在晨晨的耐心等待下,晨晨那根釣竿上的浮標開始動了,晨晨興奮地大聲告訴我:“爸爸,魚兒來啦,魚兒來啦!”

令晨晨沒有想到的是,大聲的叫喊驚走了魚兒,他頓時倍感失落。我擔心他會想放棄,便安慰他:“沒關係的,魚兒太調皮了,下次它來了,你記住不要大聲叫喊就一定可以釣到魚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