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幫他把魚竿重新甩到水裏。有了上次的經曆,晨晨這次非常專心。耐心等待了一陣後,他那邊的浮標又動了起來,晨晨輕輕地推了推我,悄悄地跟我說:“爸爸,魚兒來了。”我朝他豎起一個大拇指,然後在浮標往下沉的那一刻,和晨晨一起默契地合力拉起了魚竿。
“哇,好大的一條魚!”晨晨看著釣上來的魚,跟我說:“爸爸,我終於釣到魚了,我好厲害,哈哈!”說完,開心地笑了。
回到親戚家,當我們說要將這條魚當午餐的菜肴吃掉的時候,晨晨馬上表示抗議:“爸爸,我好喜歡它,我不要吃它!”
我突然意識到對於孩子來說,將他親手釣上來的魚兒吃掉是件多麼殘忍的事。於是,我就問晨晨:“那你說這條魚該怎麼辦呢?”
“將魚兒放回池塘裏麵去,留著我們下回再來釣它!”晨晨一本正經地說。
這還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既能滿足孩子的愛心,又能給下次釣魚創造機會。這一回,在晨晨麵前,我突然覺得自慚形穢。
這次釣魚,盡管兩手空空,但卻是我收獲最多的一次。
從此之後,我隔三差五就帶晨晨去釣魚,雖然每次都是做無用功,釣上來的魚又倒回池塘中。但是,慢慢地我發現他在不知不覺間變得比以前更有耐心,也更加專心了。
其實,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缺乏耐心,並不一定就是患了多動症,而是年幼孩子一種普遍的表現。我們都知道,注意力跟大腦發育有著密切的關係,孩子尚小,大腦發育尚不成熟,其注意力自然不能長時間保持,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幹擾。
有研究發現,如果孩子已經超過三歲,在做任何事情(包括最感興趣的事情)的時候不能超過五分鍾,玩玩具十分鍾以內需要頻繁更換不同的玩具,看圖書的時間不能維持二分鍾時,家長就要考慮孩子是不是屬於多動症或注意力缺失方麵的問題。與之不相符合的情形基本都是正常的。
隨著個體的差異,環境的影響,每個孩子又會有很多差別。所以,當我們看到其他小孩注意力很集中,而自家孩子在這方麵有缺乏的時候,也無需過於緊張和擔憂。
Δ你說我說
胖胖爸爸:我家胖胖喜歡在外麵釣那種塑料的魚,每次出去見了都要去釣魚,但很快就沒有了耐心,不到兩分鍾就將釣竿扔到一邊,將手放到水裏去抓。
某幼兒園鄒老師:小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表現非常突出,上課的時候,經常沒幾分鍾大部分的孩子都坐不住了,動手動腳,或者不聽使喚,跑來跑去。
Δ教育箴言
事實上,注意力集中的孩子,在將來的學習中能夠取得更大的進步,學習效果會更好,能力提高也會更快。而這個注意力是可以培養的。具體該怎麼做呢?首先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讓他們做事情、玩遊戲的時候不受到外界的幹擾;其次,家長也不要隨意去打擾專心的孩子們,給予他們足夠的獨立思考和探索的空間,等孩子沒有耐心的時候,再加入進去,變化新玩法,尋找新樂趣,讓孩子注意力得到保持;再次,通過一些培養注意力的遊戲,或者活動,比如釣魚,促進孩子注意力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