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晨剛上幼兒園不久,就適應了集體生活,表現活潑,也討人喜歡。但好景不長,他的話少了,每次去幼兒園之前都有些不太情願,老師也反映晨晨上課不積極主動舉手回答問題。
我試著問晨晨,但沒有找到答案。我想這或許是孩子們入園之後普遍的表現吧!
後來一次跟晨晨玩的時候,他突然問我:“爸爸,我們班上同學都有漂亮的新衣服穿,為什麼我沒有呢?”
我聯係到他最近在幼兒園的表現,突然意識到問題可能就出在這裏。一直以來,因為家庭條件不太好,我們很少給晨晨買新衣服,就算偶爾買,都是買一些廉價的。於是,晨晨經常穿著親戚朋友家送的舊衣服。看著同學經常穿新衣服,晨晨或許是心生羨慕,進而產生了自卑感。
三歲左右的孩子,喜歡跟周圍的小朋友進行各種比較,看到別人有新玩具玩、有新衣服穿,甚至會反問自己的父母:“我為什麼沒有?”如果得不到改變,久而久之,孩子就容易產生自卑情緒。
事實上,在我很小的時候,也有過類似經曆。因為家庭條件特別貧困,別說吃喝用穿,就連學費都交不起,每到開學的時候,都去找校長,請求先欠著學費。因為這些原因,我當時非常自卑,在同學麵前抬不起頭來,經常打點飯坐在一個角落裏吃,甚至有時候還空著肚子。這種自卑一直深深地困擾著我,持續到我參加工作。
當我把自己的經曆告訴晨晨之後,他突然感歎地說了一句:“爸爸,你好可憐哦!”
“是啊,跟爸爸小時候比起來,你是不是很幸福了啊?”
晨晨傻傻地笑了笑,默認了。
我順勢引導晨晨,告訴他:“沒有新衣服穿沒關係,但是你力氣大呀!而且隻要努力,什麼都會有的。”
在我的引導下,晨晨在和我的對比中重新得到了認識,自卑情緒有所淡化,在幼兒園沒有之前那麼反常了。
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晨晨在外麵和夥伴一起玩做鬼臉的遊戲時,正準備過去製止,但突然又打消了這個念頭。
做鬼臉不僅僅是為了逗他人開心,其實也是一種本事,一種自我欣賞的開始,或許還能緩解自卑。但做鬼臉也有壞處,髒髒的小手通過嘴巴把細菌帶進身體,甚至會生病。
我想了一想,跟晨晨說:“爸爸教你做一種更加高級的鬼臉,好嗎?而且還有個更好聽的名字,叫做‘變臉’。”
晨晨很感興趣,迫不及待就要我教他做這個高級的鬼臉。
其實我也不知道是否叫做變臉,就是在不通過外力的前提下,用臉部肌肉自己運動的方式做出很多稀奇古怪的樣子。
說做就做,於是我示範,晨晨邊樂邊學,不一會兒,小家夥就深諳其中的奧妙,“變臉”也是一個比一個高超,一個比一個更加好笑,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慢慢地,晨晨有事沒事的時候都喜歡在鏡子麵前玩“變臉”。
一次,我們一家三口去鞋店,晨晨在裏麵長椅子上活蹦亂跳地爬上爬下。
等挑好鞋叫晨晨來試穿的時候,卻發現他不見了,轉眼望去,他正蹲在一個擺放著鞋鏡的角落裏,在鞋鏡麵前玩起了“變臉”遊戲。隻見他一會兒瞪大眼睛,一會兒又吐出舌頭,煞是好玩,自己偶爾還會笑出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