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接受招安(2)(2 / 3)

鎮安坊的礬樓,本是燈火輝煌的娛樂場所,但由於徽宗寵愛李師師,其他嫖客多不敢再來,使得若大的礬樓,成了冷清場所。

燕青帶著李逵走進金線巷時,李逵問:“小燕哥,這裏麵冷冷清清的,會是李師師的青樓嗎?”燕青道:“正是。”

“怪了,李師師不是號稱京城第一名妓嗎?怎麼她所在的地方一點也不熱鬧,難道京城的達官貴人都不喜歡嫖娼?”

“你有所不知,李師師現在是欽點了的,雖然皇帝沒有公開地說李師師是他個人的寵妓,但是,誰還敢來冒犯?”

“誰敢?我鐵牛就敢。”

燕青笑了。

李逵道:“你笑什麼,難道以為鐵牛吹牛。”

“你的性子愚兄是知道的,別人雖然不敢嫖皇帝的寵妓,但是,你鐵牛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問題是你敢嫖李師師,人家李師師未必就肯接待你。”

“這個……”李逵摸了一把臉,嘿嘿笑道:“小燕哥說的是,像鐵牛這副德行,哪個女人願意伺候我。”

兩人一邊說一邊往裏走,突然,燕青拉了李逵一把,將身子貼在靠牆的暗處,並悄悄地做了個噤聲的手勢,然後往礬樓下一指。李逵順著燕青所指的方向看去,隻見礬樓門口兩邊並排站著十幾個禁軍。

李逵還想往裏闖,被燕青拉住了。李逵問:“怎麼,我們不去見你姐姐了?”燕青低聲道:“你沒有看到禁軍嗎?如果猜測不錯,皇上肯定在上麵。”

“皇上在裏麵又怎麼了?你怕你呆著,我鐵牛自己進去。”說著,李逵就要冒身而出。燕青趕緊扯住他,道:“你要是鹵莽,以後愚兄再不帶你出來。”

李逵一聽,忙收回腳來。

燕青拉著李逵的手,兩人飛身上了房簷。

“鐵牛,你在這裏趴著,我回來之前,不許你到處亂跑。”說罷,燕青一個翻身,落在柱子上,然後順著柱子無聲無息地溜了下去。

燕青猜測的不錯,徽宗果然正在西樓上尋歡作樂。這一兩年,讓宋江和方臘一鬧騰,再加上金人時常來催促聯兵攻遼之事,一向怕事的徽宗煩惱不少,心情很糟。現在,宋江不但招安,還幫助童貫擒拿了方臘。自己的一石二鳥之計成功地實現,朝廷沒費多少兵力,以“賊”治“賊”,平息了兩場暴亂。

對於方臘,徽宗毫不留情地下了處斬令。而對於宋江,徽宗還是有所考慮的。在他認為,這批草寇無組織無紀律,重用不得,說不定哪天又會鬧出事來,最好的辦法就是像對待方臘一樣,對待他們。不過,如果徽宗不做做樣子,給宋江等人一些安撫,又怕引起不滿。

不管怎麼說,天下太平了,是值得慶賀的事。就在童貫代表朝廷大擺慶功宴時,徽宗心懷一樂,就去找李師師了。

徽宗有了小劉貴妃後,就很少再來李師師這裏。這幾年,徽宗對於小劉貴妃也有些厭倦了,於是想起了李師師來。徽宗覺得,無論是哪個妃子,都不能和李師師相比。李師師天生的媚骨,徽宗隻要一看到她那雙勾人攝魄的眼睛,骨頭先酥了。再加上李師師出身青樓,床弟之間的技巧嫻熟,所以,每每能讓徽宗神魂顛倒,如夢似幻。隻可惜,考慮到大宋皇祖的名譽和國家的形象,他不能納一個妓女為妃,要不然,徽宗早就將李師師接進宮去了。

徽宗久不與李師師享樂,來到西樓之上,自然如餓狼一般,擁著李師師上了床。一陣風雨過後,徽宗躺下來閉目休息。李師師問道:“萬歲,聽聞宋江等人參與了剿滅方臘之戰,不知萬歲對他們如何處置?”徽宗道:“宋江等人雖然是草寇出身,而且屢犯刑律,但朕招安之時,便給予他們赦免,現在,他們都是有功之臣,朕已經賞賜過了。”

李師師道:“這麼說,以後他們都可以好好做官,為萬歲效力了。”

“但願如此吧。”徽宗歎了口氣。

“怎麼?難道萬歲並不相信他們?”

“是啊,他們畢竟疏於管教,個個是殺人不眨眼的魔頭,朕怎麼會養虎為患。”

“萬歲的意思是……”

“待觀後效吧。”

徽宗發覺李師師問的太多了,雖然一向寵愛於她,也不想將自己心中所想如實地說出來。

此時,燕青便在窗外,他從徽宗的話中聽出了一些隱憂,知道自己這夥人還不為皇上信任,或許以後會發生什麼不愉快的事。燕青不敢逗留,悄悄地退到柱子後麵,像壁虎般爬了上去,然後一個翻身,上了屋頂,施展燕子飛,來到李逵身邊。此時,李逵已經沉不住氣了,身子在屋頂上不住地晃動,嘴裏牢騷著:“小燕哥怎麼還不回來?是不是遇到了什麼事,還是和她的幹姐姐喝起茶聊起天來了,他在下麵有美人相陪,卻讓鐵牛露天著涼,不行,我下去看看。”李逵正想起身,肩頭被人按住了。

“誰?”李逵剛想大喝,隻可惜,他嘴巴未動,就被封住了,隻好把那聲“喝”咽了回去。李逵仔細一看,原來是燕青回來了。燕青低聲道:“別胡鬧。”

燕青武功了得,尤其輕身功夫出類拔萃,所以不但徽宗沒有發覺,連樓下的禁軍也沒有發現。

徽宗起身而起,添了一身新詞,讓李師師彈唱。那曲子是民間流傳的《蝴蝶飛》,而詞是徽宗新作。詞曰:“玉京曾憶昔繁華。萬裏帝王家。瓊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花城人去今蕭索,春夢遶胡沙。 家山何處,忍聽羌笛,吹徹梅花。”

一曲唱罷,突然間外麵人聲嘈雜,抬頭處窗外火光衝天。隻聽有人喊道:“失火了,失火了。”聲音像打雷一樣,震得徽宗耳裏嗡嗡作響。樓梯上腳步紛亂,幾名禁軍紛紛搶上來護駕。

徽宗大驚,匆匆下樓,在禦林軍的掩護下,出了西樓,從密道回宮去了,而救火的事就交給了隨後而來的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