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宋師伐遼(1)(1 / 3)

忽忽數月,這天,眾兄弟正在禦拳館中飲茶,忽然吳用匆匆而來,眼中血紅,胸襟盡濕。眾人猜知發生了什麼大事,紛紛站起,直愣愣地望著他。吳用臉現悲哀之色。道:“兄弟們,宋哥哥走了。”

“什麼?”李逵撲過去問:“吳用哥哥,宋哥哥怎麼會?”

“唉,各位有所不知,宋哥哥雖然被皇上封賞,但是想及梁山好漢死亡大半,內心無一日不悲傷,久而久之,情誌鬱結,不治而去。”

眾兄弟聞言放聲大哭。此時,在京的隻有燕青、李逵、花榮、呼延綽、柴進等五人。武鬆耐不住寂寞,早與花和尚雲遊天下去了,而其他兄弟,各去了封地。聽到宋江噩耗,燕青等人隨吳用前往楚州拜祭。

到了楚州時,其他兄弟也陸續從各地趕來,兄弟們為宋江披麻戴孝守靈。

等安葬了宋江,梁師成帶著聖旨來了,李逵怒道:“人都埋了,皇上才派人來吊唁,還有個屁用。”

梁師成道:“誰說本公是來吊唁的?各位接旨意吧。”

吳用和燕青一左一右硬是把李逵摁下了。梁師成這才宣讀聖旨,原來,朝廷派梁山泊原班人家立即組合,到童貫軍中聽令,即日開拔宋遼邊境。

李逵怒道:“梁山三十六兄弟,征方臘損傷大半,如今隻剩下了十四人了,皇上還想把我們葬送到宋遼戰場上嗎?”梁師成大怒:“你這是什麼話?身為大宋子民,自然要為國家社稷著想。”

“趙佶為什麼不自己去?”李逵跳起來說。

梁師成喝道:“好啊,竟然敢直呼萬歲的聖諱,來啊,給我綁起來。”梁師成喝了一聲,見眾人沒人肯動,一愕,又見有幾人手按在寶劍之上,正瞪視著他,暗道:不好,早就聽人說梁山草寇個個無法無天,別把腦袋丟在這裏。想到這,梁師成已有了走意。

這時,眾人都站了起來。吳用過來深施一禮,道:“梁公公,我家宋哥哥剛剛入土,請原諒李逵兄弟悲傷的心情,聖旨我們接了,您看等我們處理完宋哥哥的事再動身好不好?”

梁師成哪裏還敢說個不字,忙道:“好,好,就以吳大人的意思,本公回去複命了。”說著,梁師成趕緊脫離了這危險之地。

梁師成走後,梁山兄弟分為數派,展開了激烈討論。吳用、關勝、呼延綽、花榮、柴進幾人認為還是以國家存亡為主,為國盡忠。李逵、劉唐、秦明、楊誌、徐寧卻以為徽宗昏庸無能,應棄官不做,再立山頭去。盧俊義、燕青、花和尚、武鬆屬於瀟灑自由派,不想再管什麼國家大事。

梁山兄弟議論了多日,始終難以統一起意見,最後隻好含淚分手。吳用、關勝、呼延綽、花榮、柴進、楊誌去了童貫營中。李逵、劉唐、秦明、徐寧重新占山為王去了,而盧俊義帶與燕青不知去向,花和尚和武鬆行走江湖,雲遊天下去了。

徽宗決定對遼大舉進兵。是因為金國阿骨打再次催促其聯合出兵。這一次,徽宗沒有遲疑,果斷地下了出兵命令。徽宗之所以毫不猶豫,是因為此時遼國正處於政治內亂中。

上京之戰時,耶律延禧正在外麵打獵。聽說上京失陷後,他便灰溜溜地去了西京。耶律延禧到了中京後,便開始考慮接班人的事。他倒是個肯於麵對現實的人,知道金人來勢甚猛,說不定自己哪一天就嗚呼了,還是讓皇位有個著落吧。

耶律延禧有六個兒子,一個是耶律習烈泥,趙王,剛剛從上京金人那裏回來。一個是耶律敖盧斡,晉王,文妃生。一個是耶律雅裏,梁王。還有秦王耶律定,許王耶律寧,都是元妃所生。另外一個就是燕王耶律撻魯。在六個兒子中,耶律延禧比較喜歡晉王。晉王敖盧斡,是天祚皇帝的長子,正值青春年少,善於騎射,為人謙虛溫善,甚得人心。

當時,南軍都統耶律餘睹欲立晉王敖盧斡。敖盧斡是文妃所生,而耶律餘睹是文妃的妹夫。

保大元年(1121年),耶律餘睹與文妃密謀立敖盧斡為太子。誰知,消息走露,被蕭奉先得知。蕭奉先是元妃的哥哥,想立妹妹所生的秦王耶律定為太子。所謂一人升天,雞犬得道。古來做官的人,多喜歡找一棵好乘涼的大樹。蕭奉先這些年之所以在遼國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無非就是依仗著自己的妹妹是耶律延禧的寵妃。但是,他知道,一旦晉王立儲接班後,文妃的兒子和耶律餘睹就會得勢,而自己便會失去依靠。

蕭奉先為了暗算耶律餘睹,在時刻尋找著機會。一天,機會終於來了。耶律撻葛裏的老婆和耶律餘睹的老婆在軍中相會。蕭奉先於是向耶律延禧彙報,誣陷耶律餘睹結交駙馬蕭昱、撻葛裏,要謀權篡位。耶律延禧一向對蕭奉先的話聽著順耳,很少問個為什麼,因此,馬上下令將駙馬蕭昱和耶律撻葛裏的老婆殺了。

但是,蕭奉先明白,隻殺了這幾個人不起作用,主要是晉王的後台文妃和耶律餘睹。因此,暗中買通人,汙蔑文妃為“篡位”活動的幕後主使,耶律延禧大怒,於是將文妃賜死。當時,耶律餘睹行軍在外,所以免了殺身之禍。不過,耶律餘睹明白,耶律延禧已經昏到連文妃也殺了,自己早晚要被砍頭。悲憤之中,耶律餘睹帶人要投奔金人而去,怎奈,途中遭遇大雨,沒能走成。

耶律延禧派北宰相蕭德恭、歸州觀察使蕭和尚奴、大常袞耶律諦裏姑、四軍太師蕭幹等人一路追捕到了閭山。蕭和尚奴道:“蕭奉先恃寵,蔑害官兵。餘睹乃宗室雄才,素不肯為其下。若擒之,則他日吾輩皆餘睹矣。不如縱之。”眾人紛紛點頭,都不忍再追。回到西京向耶律延禧彙報,說追趕不及,被耶律餘睹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