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教堂裏所有的人都因竭力不發出笑聲而憋得滿臉通紅,喘不過氣來,布道聲嘎然止住,一片寂靜。接著牧師又開始講道,猶猶豫豫而且聲音走調,再想引起注意,無論如何是不可能的了,因為即便他說的內容很嚴肅,在後麵座位背後忍不住總有一陣子失敬的笑聲傳來,好像這個可憐的人剛剛說了什麼可笑的事情。等人們終於結束了受難,牧師給他們祝福的時候,全場都不免感到一陣輕鬆。
湯姆·索亞心情舒暢地回了家。他心裏想,做禮拜時再加上點花樣,倒挺有趣的。美中不足的是:他願意讓那隻狗和大鉗甲蟲玩耍,可是它竟帶著甲蟲跑了,這未免太不夠朋友了。
……
(刁克利譯,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2003年版)
妙語擷萃
就像大人們的煩惱也是煩惱一樣,他忘記煩惱並不是因為他的煩惱對他不怎麼沉重和難受,而是因為一種新的、更強烈的興趣暫時壓倒並驅散了他心中的煩悶--就像大人們在新奇感受的興奮之時,也會暫時忘卻自己的不幸一樣。
如果別人對自己的款待是靠自己努力得來的,而不是靠什麼不道德的手段謀取的,那就格外有價值,有意味。
延伸閱讀
鏈接一:馬克·吐溫的妻子
維婭·勃·蘭登是一位富商的女兒,屬於保守的上層社會的後代。她與馬克吐溫一起生活了三十多年,對馬克·吐溫幫助極大。
馬克·吐溫在其《自傳》中充滿感激地回憶道:“在我們訂婚後不久,我第一本書《傻子出國旅行記》的校樣陸續寄到,她跟我一起校,她還加以編輯。從這一天開始,她是忠實的、賢明的、不辭辛苦的編輯,一直到死之前的三四個月--前後迭一個世紀三分之一以上。”對奧莉維婭·勃·蘭登在馬克·吐溫創作生涯中所起的作用,人們的評價很不一樣,有人認為,馬克吐溫婚後陷入嚴謹、保守的清教徒式的生活環境,使他的具有叛逆精神的創作力受到壓抑;有人則認為,正是由於妻子的幫助,馬克吐溫才成了一位開拓式的幽默大師和出色的小說家。
鏈接二:聰明的小馬克·吐溫
在馬克·吐溫小的時候,有一天因為逃學,被媽媽罰去刷圍牆。圍牆有3米高30米長,比他的頭頂還高出許多。
他把刷子蘸上灰漿,刷了幾下。刷過的部分和沒刷的相比,就像一滴墨水掉在一個球場上。他灰心喪氣地坐下來。
他的一個夥伴桑迪,提了隻桶跑過來。“桑迪,你來給我刷牆,我去給你提水。”馬克·吐溫建議。
桑迪有點動搖了。“還有呢,你要答應,我就把我那隻腫了的腳趾頭給你看。”馬克·吐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