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的經典之作
作者:儒勒·凡爾納
國別:法國
入選理由
儒勒·凡爾納是當代科幻之父。《八十天環遊地球》是一部極為有名的科幻、文學作品。它是凡爾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背景搜索
凡爾納(1828-1905年)是19世紀法國作家,被譽為“科學幻想小說的鼻祖”。1828年,凡爾納生於南特,1848年赴巴黎學習法律,寫過短篇小說和劇本。
1863年起,他開始發表科學幻想冒險小說,以總名稱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異的漫遊》一舉成名。代表作為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裏》、《神秘島》。主要作品還有《氣球上的五星期》、《從地球到月球》、《地心遊記》、《機器島》、《漂逝的半島》、《環繞月球》、《八十天環遊地球》等20多部長篇科幻曆險小說。
他所寫的故事極富魅力,可以說在某種意義上,他又是一位預言家,他在作品中提前半個世紀、甚至一個世紀就預想到某些極令人驚異的科學發現。
凡爾納的作品形象誇張地反映了19世紀“機器時代”人們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誌和幻想,並成為西方和日本現代科幻小說的先河,我國的科幻小說大多也受到他作品的啟發和影響。
凡爾納的作品情節驚險,人物生動,熔知識性、趣味性、創造性於一爐,他提出自然科學方麵的許多預言和假設,至今還啟發著人們的想象力,他的作品被譯成數十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深受數億讀者的喜愛。
作品快讀
飛勒司·福格是改良俱樂部的成員,他每天在俱樂部裏和朋友玩牌。福格是個非常刻板地恪守時間的人,所以人們稱他是“刻板得像蠟像一樣的福格先生”。一八七二年十月二日,他在俱樂部裏同會友以很大的賭注打了一個賭,他要在八十天內環遊地球一周。那時候,還沒有飛機,交通也很不方便,所以,福格的這個設想在理論上行得通,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卻困難重重。其他人都認為他這樣的計劃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不過,福格堅持認為他可以按時完成旅行。於是,當天晚上,他就帶上他新雇來的仆人路路通和簡單的行裝以及一大筆錢離開了倫敦,開始了這次非凡的旅行。
這件事兒引起了全國的轟動,倫敦的數十家報紙都作了報道,還登了福格的照片,甚至股票市場都出現了“福格股票”。對於福格的旅行,有的人是讚同的,有的人卻很不屑。很快,反對的人就占了多數。他們認為用火車和輪船(這是當時最發達的交通工具)要在八十天內環球旅行,必須把時間掌握得非常準確,一旦出現一點意外,就會前功盡棄,而不出意外的可能性又非常之小。由於很多人受了這種看法的影響,“福格股票”一落千丈。
到福格旅行的第七天,由於一件意外事故的發生使股票更變得一文不值。事情是這樣的,就在福格打賭那天,人們從報紙上讀到一則新聞,說英國國家銀行的一筆巨款被小偷竊走了。警方的調查表明,那個竊賊很可能是個紳士。警察廳在美洲、歐洲所有的重要港口都布置了偵探,準備緝拿凶手。在福格到達蘇伊士時,偵探費克斯一口咬定福格正是警察調查出來的竊賊,他連忙給倫敦警察局發了電報報告此事。
這份電報,使福格在人們心目中立刻變成了一個偷鈔票的竊賊。
到達蘇伊士以後,福格立刻登上了船向孟買進發。紅海上的風浪很大,但是這並沒有讓福格驚慌失措,因為,他買通了船長,輪船比預定的計劃提前兩天到達孟買。費克斯從路路通那裏得知福格帶了一大筆錢環遊地球,更加肯定福格就是竊賊,他的環球行動隻是為了逃避警察追捕的障眼法。因此,他打算拘捕票一到手,立刻捉拿福格。但是倫敦的拘捕票還沒有到達孟買,福格就已經坐上了開往加爾各答的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