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快讀
故事始於一艘遇難船上的惟一生存者魯賓遜·克羅素絕望地踏上一個荒島的那一刻,因為,在此後的28年時光中,這個荒島就是他的整個世界。讀者由此開始與這位足智多謀的流浪者共同體驗每一個令人焦慮而又危險的時刻,共嚐他的艱苦、他的恐懼、他的絕望,分享他的喜悅、他的希望,與他一同在內心深處思量,追求心靈的超越,與他一起抗拒沒有止境的寂寞,與他一塊抵抗風霜雨雪的侵襲,與他一起克服艱難和危險……直至分享他那終於得救的歡欣。
他在踏上荒島的那一刻,情景確是令人感到沮喪、絕望。
魯賓遜的身上隻有一把小刀,一支煙鬥,以及少許的茅草,除此之外一無所有。
他遊到那艘破船那裏,著手搜尋每一種實用的東西,他造了一隻木筏,首先搜集食品--麵包、白米、乳酪、一些羊肉和玉米。他從船長的酒櫃中拿了一些飲料,然後搜集衣服和用具,他頗為明智地認識到:對他而言,木匠的工具箱比黃金更有價值。接著,他要留意的東西是武器和彈藥。
回到岸上,他爬上一座小山,縱覽他的領域,發現此島沒有人煙。在第二個夜晚來臨之前,他為他自己造了一棟簡陋的木屋--用木箱和其他雜物在他四周圍堵而成。
他再次前往那艘破船,添置他的雜物:釘子、彈藥、帆刀、剪刀、海圖、船纜、鐵架、餐刀、叉子、剃刀、繩子如此等等。
他接著要做的是在一個小小的山洞前麵架起一頂帳篷。他在這個避難所裏麵釘了兩排半圓形的木樁,並以其他木樁和船纜在當中建立一道堅固的欄柵。他耐心地將他全部的食品和存糧搬進這個隱蔽處。
在這座“要塞”裏麵,他感到他可以安穩地睡覺了。
他以更多的勞動逐漸擴大他的洞穴,並用挖出的泥土和岩石築了一座小小的平台。一陣突如其來的暴風雨,加上耀眼的閃電,使他立即想到了他的火藥,於是趕緊將它分成許多小包,裝進袋子和箱子裏麵。
兩個星期之後他才想到在一根柱子上刻下登陸的日期:1659年9月30日;但從此以後,他隻以刻痕記錄月份、星期以及日期。
他撿來的雜物中含有筆、墨、紙、三四具羅盤,一些製圖儀器、海圖、航海專書,還有三本聖經。此外,他還救出了船上的一條狗和兩隻貓。
他著手寫日記了,並在某一天為他的現狀畫了一張平衡表,感到每一種缺憾都可用優點加以彌補,頗富哲學的意味。雖是獨處在“恐怖的荒島”,不過他想:“但我活著,沒有像我所有的船友一般葬身魚腹之中。”除此之外,他還想到:“它既能像奇跡一般使我死裏逃生,也可將我救出這個……”
他體驗到了一次地震和一次暴風的恐怖,接著又因高燒病倒。他用煙草浸酒當藥自療疾病;同時也開始向上帝祈禱了--盡管他從來不信宗教。他每天思索生命的奧秘,不時翻閱一本聖經,探求其中的奧義。高燒退去,他感動得情不自禁地做起從未做過的事兒:跪在地上作感恩的祈禱。
他在島上呆了大約10個月的時間之後,終於有了進一步探險的膽量。他踏上了一片肥沃的土地,那裏不但芳草萋萋,還有一泓碧水映照其間。他在采摘柚子、檸檬以及葡萄的時候忽然想到他是全島的主人,不禁精神為之一振。這座山穀發出的強烈魅力,不但使他在此多呆了些時間,並且還要他為他自己建立“一座小型的涼亭”,四周圍起一道高高的籬笆。他以如此的奇想哄他自己;他如今不但有了一棟“濱海別墅”,同時也有一座“鄉野別墅”了。他的士氣高昂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