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法國十九世紀作品(9)(2 / 2)

作者對蘇佛林所信奉的無政府主義顯然持批評態度,但對他的獻身精神,始終不渝的革命鬥誌和優秀品德卻一再讚頌,認為他是一個時刻準備偷偷地去貢獻自己的生命,而不要求殉道的光榮的人。

與哀田納經常發生衝突的另一位工人運動領導者賴賽納,原是服婁礦場工人,由於參加罷工,被公司辭退,開了一家酒店,做了老板,在工人中頗有影響。他反對資本家的壓迫和剝削,但不主張對資本家采取過激行動和公開鬥爭,而提倡妥協主義。他認為,資本家和工人之間應建立相互諒解的關係。他不支持罷工,更反對暴力行動。賴賽納堅決反對改變整個世界。他始終認為,礦山不能是礦工們的財產,正如紡機不能屬於紡工們一樣。如果要工人站到工廠主的位置上去均分財富,那將是十分愚蠢的行為。從賴賽納上述的政治主張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典型的改良主義的鼓吹者。

《萌芽》是一部具有很高認識價值的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品。左拉的最大功績在於,他不僅是第一個在自己作品中塑造了無產階級形象,並把無產階級作為作品主人公的資產階級作家,而且也是第一個發現了赤手空拳的工人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並對工人表示深切同情的資產階級作家。然而,不無遺憾的是,左拉在《萌芽》中所塑造的4位工人運動領導者的形象,沒有一個是真正無產階級革命者的典型。這是作家的世界觀,特別是他的社會改良主義思想的必然反映。關於這一點,我國無產階級作家瞿秋白曾明確指出過,左拉在《萌芽》中所表現的根本思想,“始終沒有逃出社會改良主義的烏托邦”。

左拉在文學理論上接受了孔德和泰納的實證主義哲學思想,在文學上追隨法國自然主義先驅作家龔古爾兄弟,在創作實踐中運用達爾文進化論學說中的遺傳規律,從而形成一套完整的自然主義理論,並以這一理論來指導他的創作。這樣,在他不少作品中都程度不同地表現了自然主義的傾向。雖然,同左拉的其他作品不同,《萌芽》是一部批判現實主義作品。即使是這樣一部作品,也未能完全擺脫自然主義的影響。作品不適當地強調了遺傳規律的決定作用和人的動物性的一麵,把人物放在生理因素的絕對支配之下行動,並且用生物學進化論觀點解釋社會發展規律。哀田納是作者積極肯定的人物。但是,作品在塑造這一形象時,由於在某些方麵采用了自然主義手法,因而使這一形象受到一定損害。

作品描寫哀田納和墮落的薩瓦爾在礦井裏發生的一場衝突時,就完全從動物性的本能去解釋,認為這是由於饑餓和“性”的要求,特別是哀田納身體裏爆發的遺傳的酒精毒害引起的。因此,他在極端憤怒情況下殺死了薩瓦爾。這就完全抹殺了他們之間衝突的社會原因。

另外,作品在描寫哀田納率領礦工們去礦場進行破壞時,把他寫成一個已完全喪失理性,內心充滿殺機的人。作品把哀田納這一行動同樣解釋為是由於他身體裏有遺傳性的酒精毒害造成的。這就必然損害了工人運動領導者的形象,大大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意義。這種自然主義手法,在優秀的女工嘉黛琳和老工人善終老爹身上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現。

《萌芽》雖然真實地描寫了礦工們的覺醒、反抗與鬥爭,表現了工人階級的不斷成長和壯大,展示了資本主義必然走向崩潰滅亡的趨勢。但是,作者並不是以馬克思主義階級鬥爭觀點,而是用達爾文的進化論觀點,來考察和解釋工人階級必將取代資產階級成為社會主義這一社會發展規律的。他用生物學的“生存競爭”、“物種延續”的理論代替階級鬥爭學說,把它視為決定社會發展的根本原因。他在作品中特別強調指出:“為了物種的美和延續,較強的,將吃掉較弱的”,“強大的人民吞噬弱小的資產階級。”這種用生物學觀點來看待社會問題是異常有害的。它在客觀上必然導致敵視和反對階級鬥爭學說,把革命鬥爭引向一條錯誤道路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