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說中,敘述者“我”的生活經曆並不占全書的主要篇幅。作者通過故事套故事,故事與故事交叉重疊的手法,描寫了眾多的人物事件,展示了一幅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法國上流社會的生活圖景。這裏有姿色迷人、談吐高雅而又無聊庸俗的蓋爾芒夫人,有道德墮落、行為醜惡的變性人查琉斯男爵,有縱情聲色的浪蕩公子斯萬,有公開受人供養的女人奧黛德,等等。小說對貴族世家蓋爾芒之家和猶太富商斯萬之家的社交活動和人事變遷的描寫,真實地反映了貴族、資產階級腐朽的生活情趣和精神麵貌,反映了貴族階級的沒落解體和大資產階級與日俱增的經濟實力,具有鮮明的時代色彩。
此外,小說還描寫了一批與上流社會有聯係的作家、藝術家,他們大都生前落拓失意,而作品卻永世長存;這反映了當時知識階層的狀況和作者的藝術觀點。小說著重描寫的另一部分人是下層的勞動者,他們是貴族、資產階級家庭的聽差、仆人、雜役,雖然出身貧賤,卻往往比他們的主人更有修養。
《追憶逝水年華》這部長篇巨著通過上千個人物的活動,冷靜、真實、細致地再現了法國上流社會的生活習俗、人情世態。因此,有些西方評論家把它與巴爾紮克的《人間喜劇》相提並論,稱之為“風流喜劇”。
《追憶逝水年華》是一部有獨特風格的長篇小說,它不僅再現了客觀世界,同時也展現了敘述者的主觀世界,記錄了敘述者對客觀世界的內心感受。作者感興趣的不是敘述故事、交代情節和刻畫人物形象,而是抒發自己對某一問題的感想和分析。例如,敘述者參加了蓋爾芒公爵家的一次晚宴,這使他長期以來對貴族的種種幻想頓時破滅,他意識到過去對他有魅力的隻是名稱,而不是真實的世界。在敘述者同阿爾伯蒂的交往過程中,又引起他對愛情、夫妻、家庭等一係列問題的思索與分析,使他體驗到“人是這樣的生物,他不能走出自我,隻能通過自身了解別人,其他的說法都是欺人之談。”在敘述了蓋爾芒世家和斯萬之家的人事變化之後,敘述者從這些變化中得出結論:世界上的一切都象木偶一樣活動著,指揮他們活動的拉線人是時間。
小說還通過描寫某一作家的遭遇、某一支奏鳴曲或某一幅繪畫所引起的聯想,表達作者對文學、音樂和美術的看法。總之,整部作品對外部世界的描述同敘述者對它的感受、思考、分析渾然成一體,它們互相引發、互相充實,從而形成了物從我出、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合一的藝術境界。
《追憶逝水年華》這部長篇作品,除了第1部中有關斯萬的戀愛故事采用第三人稱描寫手法外,其餘都是通過第一人稱敘述出來的,敘述者“我”的回憶是貫穿全書的重要藝術表現方式。小說開卷,敘述者“我”從床上醒來,在夢幻般的狀態中千思百想集於心頭。這時,由於一杯茶和一塊點心的觸發,使他回憶起童年時代居住過的貢柏萊小市鎮,回憶起小時候在姑媽萊奧妮家生活的情景。這不僅引出了敘述者的家庭身世和個人經曆,還引出了蓋爾芒和斯萬兩大家族,引出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事件,整部小說的內容就是通過敘述者的回憶向縱深發掘,逐步推進,最後完整地呈現出來的。也就是說,通過敘述者的回憶,再現了一個被遺忘了的昔日的世界:
“我把一匙茶送到嘴邊,茶中浸泡一小塊點心,那混雜著點心的液汁剛碰到我的上顎,立即有一下震動穿越全身,我注意著在我身上發生的異乎尋常的變化,一種絕妙的快感侵襲了我,它獨特而超然,不願顯露自己的根源。頃刻之間,人生的枯榮我不再重視了,它的災難不能再傷害我,它的短暫也變成了縹緲的東西。新的感覺象愛情一樣,使我充滿一種珍貴的精華,或者這麼說吧,這種精華不在我體內,它就是我自己。我不再感覺自己平庸,無足輕重,不再感覺我是必死的。
這全能的歡樂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呢?我感覺到它是和茶與點心的味道聯係在一起的。然而它無限地超越了這種味道,這兩者性質確實是不同的。它從那裏來的?它意味著什麼?我怎樣才能捉住它?”“……突然,記憶回來了。這種味道是我姑媽萊奧妮過去經常給我的那種馬德蘭點心的味道。貢柏萊星期天的早晨,我到她的寢室去向她請安,她給我這種點心,先在她自己的那杯茶或菩提茶中浸一下。
我已認出那種味道是我姑媽經常在她的菩提茶中泡一下再拿給我的馬德蘭點心的味道。她臥房所在的街上那棟古老的灰色住宅便象劇場布景那樣,立即升了起來……和房子一起出現的是鎮子,從早到晚各種時刻的樣子。那廣場,午餐前總是派我找到那裏去;那街道,我在這些街上奔跑,買東西、那鄉間的道路,天氣好的時候我們在那裏散步……我的家和斯萬先生家的花園裏的花朵,維伏納的睡蓮,村中善良的鄉親,他們狹小的房舍,教區的教堂,整個貢柏萊和它周圍的一切,顯出了他們特有的形狀,變成實在的東西,鎮子和花園都一樣,從我茶杯中跳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