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那女人的女兒過生日,他就顛顛兒地去給人家買了生日禮物,可是最後連頓飯都沒吃到,因為那女人說自己女兒不喜歡叔叔,不要他給過生日。他很無奈,但是故作姿態地表示理解那女人。
這段李墨森一廂情願的戀情隻持續了一個多月,便以那女人與一個大款確定戀愛關係而終結了。傷痛之餘,李墨森把原因歸結為自己的貧窮和無趣,用那女人的話說就是“你沒錢又好乏味!”
然而,這個讓他追了一個多月,曖昧了一個多月,最後也不曾讓他近身不曾讓他得到的女人,卻成了他心中最完美的女神形象,一直保留多年。
但是經過了這件事情之後,他變得很自卑。從剛考上研究生時的自負、狂妄、高昂,一下子走到了另一個極端,變得自卑、陰沉、封閉,那多年前的少時的傷痛仿佛又複活了一樣。
李墨森從小就是個聰明的孩子,性格又沉靜,能坐得住,所以學習毫不費力,成績非常優異,初中時在整個鄉鎮總是考前三名。
順理成章地,初四時他考進了縣一中,那是他們當地最有名的高中之一,是市裏的重點中學,可以說隻要進了這個學校,且成績不墊底的話,基本就算是一條腿踏入了大學校門。
像許多剛上高中的尖子生的遭遇一樣,從原來自己所在的那個可以稱王稱霸、縱橫馳騁的小環境一下子進入了一個高手雲集、尖子紮堆的環境中,很快就會產生一種失落感。在小環境中那麼被老師同學重視,戴著優等生的光環,被眾人羨慕著追隨著,久而久之也便習慣了這種高高在上的位置,習慣了萬千寵愛集一身的感覺,可是一來到重點高中,周圍全是同樣優秀的孩子,自己的特殊地位忽然沒有了,要一切從零開始。這樣的現實,無論對哪個學生來說,都會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有的人不服輸,迎頭趕上去了,越來越優秀;有的人則開始變得失望、悲觀、消極、抗拒,無心學習,於是狀況越來越差。
李墨森的情況就屬於後者。原本爭強好勝的他,受不了自己從原來眾星捧月的尖子生、學生幹部一下子變成默默無聞、無人問津的普通學生,他對這個學校、對老師同學、對自己越來越失望,以至於發展到對學習感到十分厭惡。
禍不單行。這時候他喜歡上了本班學習最好的一個女生,情竇初開的他,把那女孩子看成了天仙一樣,暗戀著她、癡迷著她。後來終於忍不住給女孩寫了情書。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那女孩在班主任開班會的時候,起立彙報了這個情況,並且當眾念了李墨森給她寫的情書,引來全班同學的哄堂大笑。
李墨森無地自容!羞紅了臉,恨不得找個地縫趕緊鑽進去。他恨死了那個女孩子。他人生中第一次對異性的追求就以慘烈失敗而收場。
從此,李墨森更加地消極、自卑,他不願意走進那間教室,不願意麵對那群曾經瘋狂嘲笑他的同學,他開始逃課,寧願躲在宿舍睡覺,都不想去教室上課。
他的成績越來越差,高考時名落孫山。此時方醒悟,發憤圖強,複讀一年之後,總算是考上了一個師範類專科學校,算是脫離了農窩,用知識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關於異性的記憶,永遠都是傷痛的、失敗的,這種消極的烙印深深刻進了李墨森的靈魂中,讓他無法擺脫自卑的糾纏,讓他感到在異性麵前永遠都抬不起頭來。在感情中,他似乎永遠都無法不卑不亢、收放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