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大學之道
大學[1]之道[2]:在明[3]明德[4],在親民[5],在止[6]於至善[7]。知止[8]而後有定[9],定而後能靜[10],靜而後能安[11],安而後能慮[12],慮而後能得[13]。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14]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15]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16]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17]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18]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19]。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20]在格物[21]。物格[22]而後知至[23],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24],壹是[25]皆以修身為本[26]。其本亂[27]而末[28]治[29]者,否[30]矣。其所厚者[31]薄[32],而其所薄者[33]厚,未之有也。
[注釋]
[1]大學:大學與小學相對而言,大學是指儒家修己教人、治國平天下的學說。[2]道:宗旨、原則。[3]明:動詞,使……顯明。[4]明德:光明的德性。[5]親民:二程解為新民。新,動詞,使……新。新民即使百姓棄舊圖新、去惡從善。[6]止:達到。[7]至善:善的最高境界。[8]止:名詞,所止之地,即至善。[9]定:定向、誌向。[10]靜:安靜,指心不浮躁、妄動。[11]安:安穩。[12]慮:思慮。[13]得:有所收獲,即得到至善。[14]道:指大學的道理,即至善之道。[15]治:治理。[16]齊:整、整頓。[17]修:修養。[18]正:端正。[19]誠其意:心誠意實,即始終忠實於自己的道德理念。[20]致知:致,至、推至;知,知識。[21]格物:窮究物理。[22]物格:即遇事即物便推究其理。
[23]知至:知識充滿於內心,達到無所不知。[24]庶人:普通百姓。[25]壹是:都是。[26]本:根本。[27]亂:敗壞。[28]末:指修身之後的齊家、治國、平天下。
[29]治:即做得很好。[30]否:不可能。[31]所厚者:指己身。因為人們對己身最關切,最為重視。厚,重視。
[32]薄:輕視、輕蔑。[33]所薄者:指己身之外的家國天下,與己身關係稍遠,故稱薄者。
[鑒賞]
《大學》傳說是曾子所寫,原為《禮記》中的一篇。與《中庸》比,成書要晚得多。《漢書·藝文誌》錄有《中庸說》二篇,而《大學》則遲至北宋司馬光才單獨列卷。在文化史的角度來看《大學》,所論述的是大人之學,這是與小人之學(即小學)所相對的。《大學》基本內容主要概述了孔子代表的原始儒家思想,以闡明儒家關於學習的內容、目標和為學的次序途徑,旨在張揚儒家的君子修德之學和聖王的治政之道。
首先,《大學》裏高度概括了儒學,明確提出了“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三綱領”。這一概括十分準確地揭示了儒學的基本精神。《大學》講的是治國平天下,但是它依照孔子思想,不就事論事,而是將人的精神的弘揚和品德修養置於首位。其次,在《大學》裏,提出了欲明明德於天下之人,必將經曆八個環節,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就是朱熹所稱的大學“八條目”)。其中,修身之前,“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四者,專注於心性修養,屬“內聖”之學;修身之後,“齊家、治國、平天下”,係君子之行為規範,屬“外王”之學,其要義在彰明儒家“為政以德”的觀念和“道德轉化為政治”的思想。作者明確指出:“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大學》裏對八條目排了次序,這並不是要規定實行中的時間先後的次序,而是確定了這八條目之間的關係。它指明了隻有把家庭、封地管理好,才能獲得經驗,有資格進而治理國家;而要治好家庭、封地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則,進需要行自我修養;要作自我修養,首先要端正思想,而不是隻做表麵文章;端正思想就要做到真誠,心靈純潔,排除種種私心雜念;而要做到意念誠實就要學習知識,提高認識,不至於陷入愚昧、偏執,從而避免盲目性。由此可見,《大學》全麵係統地展示了同明明德與治國平天下有所相關的主要方麵,並且進一步揭示了它們彼此間的關係,從而使得整個儒家學說形成了一個條理分明的完整思想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