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普陀軍演(3 / 3)

蔡智誠雖然不禮佛,卻也讀過《華嚴經》,知道觀世音菩薩的祖籍是印度洋上的“洛迦山”,於是就一邊品茶一邊與和尚們討論著觀音的行蹤。正在神聊的時候,忽然看見傘兵七隊的蔡振武隊長拎著挺輕機槍走了進來,原來是先頭部隊已經登陸了。

蔡智誠半開玩笑地說:“佛門聖地,當兵的不許入內!”

蔡少校有點兒不服氣:“不讓我進,你們怎麼能在這裏享受?”

“我們已經死翹翹,是鬼是神仙雖然還說不準,但反正不能算是軍人了。”

蔡振武無話可說,隻好灰溜溜地退了出去。沒過多久,卻又見他笑嘻嘻地跑了回來,機槍不見了,手裏拎著鋼盔(在演習中脫下鋼盔就表示已經“陣亡”了),來到茶桌前,樂滋滋地拍出一張紙條,上麵寫著兩個大字——“地雷”。大家紛紛表示祝賀:“死得夠精彩,來來來,喝茶喝茶……”

從普濟寺的山門朝海邊望去,登陸部隊正在飛機和炮艦的掩護下實施搶灘。普陀灣裏布滿了世界各國製造的軍艦,其中有“中”字頭的坦克登陸艦(LST),“美”字頭的中型登陸艦(LSM),“聯”字頭的步兵登陸艇(LCI),還有“合”字頭的通用登陸艇(LCU)——組在一起就是“中美聯合”……各路艦隊浩浩蕩蕩,國軍官兵殺氣騰騰。蔡振武得意地問和尚:“怎麼樣?沒見過這個陣仗吧。”

“沒有見過”,那位僧人訥訥地回答,“從前,本寺也曾經曆過戰火。一次是在明朝嘉靖年間,抗倭名將俞大猷率兵登島,把倭寇包圍在普濟寺(當時叫寶陀禪寺),血戰兩天,大獲全勝,從而保住了百姓平安;另一次是在清朝康熙年間,荷蘭人襲擾普陀山,島上軍民被番鬼殺戮殆盡,普濟寺也被一把火燒得精光,現在的建築都是雍正以後重建的,想起來真是痛心疾首……如今,你們的軍容比以前更加壯觀,想必各位施主必能抵抗外侮,保護黎民蒼生,求得國泰民安”。

一席話弄得傘兵們啞口無言,隻好在心裏暗自思忖:“這老和尚是在誇我們還是在罵我們呢?”

演習仍然繼續著,寺院裏的鍾聲卻響了起來。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婺;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諍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

寺院外,艦船的馬達聲、戰機的呼嘯聲和士兵的呐喊聲震耳欲聾;寺院內,《妙法蓮華經》的禪音卻伴著木魚的節奏嫋嫋飄蕩,緩慢、輕柔、安詳、莊嚴,優美平和的頌唱之中,普濟寺裏喝茶的人們不由得有些癡了……

第二天,演習部隊離開普陀山,準備開赴山東戰場。

1947年9月,膠東半島戰事正酣,國民黨軍對華野“東兵團”發起了“九月攻勢”,陸軍副總司令範漢傑率領整8師(李彌)、整9師(王淩雲)、整25師(黃百韜)、整45師(陳金誠)、整54師(闕漢蹇)和整6師(黃國梁)部的二十萬大軍,把華東解放軍2縱(韋國清)、7縱(成鈞)、9縱(許世友)、13縱(周誌堅)的十五萬人馬切割在諸城、膠東的兩個狹窄區域內。9月中旬,國軍相繼攻占日照、平度、掖城、龍口、萊陽、招遠、諸城、蓬萊……全麵突破解放軍防禦,大舉向煙台和威海進逼。

這時候,華野“東兵團”的態勢十分危急。範漢傑判斷山東解放軍有“渡海流竄遼南”的可能,陸軍緊急請求海軍采取行動,要求海防第一艦隊迅速截斷膠東半島與遼東半島之間的聯係。

接到戰報,海軍桂永清總司令立即率領“長治艦”和六艘速度比較快的戰艦趕赴膠東。不過,他們並不是去打仗的,而是要到山東青島觀看美軍的軍事演習——當時,青島是美國的軍事基地,美海軍陸戰1師正在膠州灣進行實彈演練,國民黨海軍在“普陀軍演”之後再去觀摩美國人的示範,準備從中吸取經驗,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

觀摩演習是高級軍官的任務,蔡智誠當然沒有這個資格。不過,這次演習其實並不成功,美國人出了個大洋相就草草收場了,他們的演練不看也罷——美軍的軍演剛開始,一架偵察機就出故障掉到解放區的地盤上去了。海軍陸戰1師的美國兵不知道土八路的厲害,倉促派部隊去搜尋飛機殘骸和飛行員,結果被東海軍分區的兩個連伏擊,當場打死了幾個,被抓了幾個。事情告到國民政府,蔣委員長沒辦法解決。美國人隻好和共產黨的東海軍分區談判,軍分區司令員彭林(1955年中將,曾任海軍航空兵政委)非要美國政府公開認錯不可。美國人沒辦法,隻得在《青島日報》上刊登了道歉信,這才把屍體和俘虜要回來,原本轟轟烈烈的軍事演習也就此不了了之——這件事,毛澤東主席在《別了,司徒雷登》中是這麼評價的:“在膠東半島,美國軍隊和軍事人員曾經和人民解放軍多次接觸過,被人民解放軍俘虜過多次……”,顯然十分滿意。

相對而言,國民黨政府遇到類似的情況就沒辦法滿意了。

普陀軍演之後,海軍艦隊向渤海海峽進發。剛開到青島海域就接到了返航的命令,同時,收音機裏還播放了外交部的聲明:“前日傳聞國軍將在長山島登陸作戰,純屬惡意造謠。”

傘兵們聽了直納悶,海空軍的作戰計劃,怎麼到外交部的嘴裏就變成謠言了呢?

事情是這樣的。

還在浙江搞演習的時候,共產黨方麵就已經掌握了國軍的軍事計劃。艦隊剛離開杭州灣,蘇聯大使館就向國民政府外交部提出抗議:“你們要進攻長山島,這是違反國際條約的行為,絕對不能允許!”外交部長嚇了一大跳,連忙到參謀總部去探聽情況。

原來,大連附近有兩個長山島,一個在大連的東邊,屬於大連市(現在叫“長海縣”),當時是蘇聯遠東紅旗艦隊的錨地,那是絕對碰不得的;另一個在大連的南邊,屬於山東蓬萊(現在叫“長島縣”),國軍的蛙跳目標就選在這裏。在當時,這兩個地方都叫“長山島”,外交部的官員隻好向蘇聯大使做解釋,我們要攻打的是這個長山島,不是那個長山島……

老毛子聽得頗不耐煩,不管哪個長山島,反正大連和旅順是自由港,周圍50海裏之內不能受到威脅,否則,我們的紅海軍絕不袖手旁觀!

接到這個警告,外交部、參謀總部和海軍司令部隻好用海圖尺比來比去。測量了半天,大連的那個長山島當然在50海裏範圍之內,可山東的這個長山島居然也在50海裏的邊上——如此一來,傘兵和海軍謀劃的“蛙跳”方案就隻能中途夭折,悄然作廢了。

折騰了一個月,傘兵部隊最終還是沒有能夠當成海軍陸戰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