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東(開封、睢杞)戰役期間,華野總前委曾經下達過三次總攻擊令。除了第一次是針對區壽年的,後兩次都是為了黃百韜。
7月2日“一打黃百韜”,華野總前委的命令比較籠統:“查敵黃百韜部僅來25師40旅、108旅及快三縱一部、交警二總隊”,“我軍應乘黃部立足未穩,於本晚(2日)完成包圍,隨即發起攻擊”,“望各首長遵葉司令之部署,務必於明日(3日)晚殲滅黃兵團”——顯然,在這個時候,華野總部還沒怎麼把黃百韜放在眼裏,以為猛衝幾下就可以很容易地把他吃掉。因此,指揮這次總攻擊的甚至不是粟裕本人,而是1縱的司令員葉飛。
猛攻三天沒能夠殲滅黃百韜,於是再次發布攻擊令。這一次不僅由粟裕司令親自掛帥,命令的篇幅也比先前長得多了——
命 令
“戰字第8號”(1948年7月5日12時)
一、為貫徹決心,展開戰役,決集中1、4、6、8四個縱隊主力及特縱1、2、3炮兵團全部,堅決圍殲困守帝丘店地區之黃百韜兵團,決定於今日(5日)會攻帝丘店,力求速戰速決,於7日拂曉前解決戰鬥。茲將攻擊部署決定如下:
(一)1縱負責攻殲帝丘店以西王老集,並由帝丘店西南麵(南門含)攻擊;
(二)4縱負責攻殲帝丘店東北何莊、孫莊,並由帝丘店北麵(包括東北角、北門含)攻擊;
(三)6縱負責攻殲帝丘店西北王莊,並由帝丘店西北麵(西門含,包括西北角)攻擊;
(四)8縱負責攻殲帝丘店東南方向陳崗、袁莊、王莊,並由帝丘店東南麵(東門含,包括東南角)攻擊;
(五)特縱以四個野炮連配屬1縱、三個榴彈炮連配屬6縱、三個野炮連及一個榴彈炮連配屬4縱、一個榴彈炮連配屬8縱,該縱自行控製兩個榴彈炮連。除壓製敵炮兵陣地外,主要加強突擊方向動作;
……
二、為保障作戰安全決定:
(一)以廣縱並統一指揮總部特務團、騎兵團,迫近寧陵以東,監視、阻擊商丘方向可能來援之74師。
11縱調柳河地區整理。
(二)3縱全部並指揮豫皖蘇獨立團,10縱全部並指揮豫5區71團,仍於現陣地負責阻擊5軍(注:即整5師)、83師之東援。
(三)劉鄧9縱由陳留向5軍、83師側後進擊,配合3、10縱正麵抗擊。
(四)冀魯豫獨立旅負責監視鐵佛寺地區之72師並展開政治攻勢。
(五)本部仍位混子集指揮。
(六)口令聯絡信號自本月5日18時改用通字第6號。
……
從這個命令中可以得到幾點信息:
1.至7月5日,除在柳河地區轉入休整的冀魯豫11縱之外,粟裕手上已沒有預備隊(華野各縱當時的傷亡都很大,但唯一獲準休整的卻是中野的部隊——共產黨的“派係風格”與國軍的區別就在於此);
2.華野以1、4、6、8、特縱五支戰鬥力最強的部隊圍攻隻有兩百多戶人家的帝丘店,隻要時間足夠,黃百韜必死無疑;
3.華野對帝丘店的圍攻時間,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外線國民黨援軍的態勢。從粟裕當時的判斷來看,有可能對包圍圈造成威脅的敵人為兩股:一路是商丘方向的整74師,另一路是邱清泉的整5師和整83師(注意,該命令中完全沒有提到邱部的整70師);
4.如果情況沒有發生大的變化,根據華野總前委的計劃,對帝丘店的攻擊至少可以持續到7月7日拂曉。
1948年7月5日19時,也就是華野部隊改用“通字第6號”口令之後的一個小時,總攻前的火力打擊開始了。
華野的大炮比黃百韜多得多,彈藥也更加充足。但在當時,他們的炮火威力卻並不太大。這是因為白天的戰場上空有國軍飛機的襲擾,解放軍不敢明目張膽地把炮兵擺出來猛打,到了晚上黑燈瞎火,他們的技術又顯得“潮”了點——像帝丘店這麼一丁點兒大的地方,四麵重兵合圍,隻要手底下稍有偏差,那炮彈就能飛過村子落到自己人的頭上。瞎搞了幾次之後,連炮兵自個兒也覺得有點含糊了,夜間開火的時候就不怎麼放得開。
不過,解放軍炮兵的手藝雖然比較“潮”,但他們的膽子卻足夠大,敢把105榴彈炮推到距離陣地前沿一兩百米的地方,抵近射擊——說起來,這還是蔡智誠頭一次嚐到“大炮上刺刀”的滋味。
7月5日傍晚快7點的時候,322團的一個姓範的營長肚子餓了,打算到團部去弄點吃的。他問蔡督戰官要不要一起去,蔡智誠探頭望了望,看見那團部設在土坡上的一座樓房裏,四周還用沙袋壘起了高高的屏障。蔡上尉受傷之後身體虛弱,一遇到樓梯坡坎什麼的就覺得腿發軟,所以寧願餓著也不願意受那份累,揮揮手讓範少校自己去了。
範營長大搖大擺地朝團部走去,身後凝聚著不知多少羨慕的目光。羅華和海國英坐在地堡裏直發牢騷:“老蔡啊老蔡,你怎麼不讓他帶幾個美國牛肉罐頭回來嘛。”蔡智誠正覺得好笑,忽聽得“轟”的一聲,隻見322團團部憑空地跳了起來。等煙塵散去以後再一看,哪裏還有什麼美國罐頭,就連那青磚洋灰的二層小樓都沒影了。
炮彈是從村外的壕溝裏打來的。當天下午,解放軍占領322團的外線陣地之後就把幾門105榴彈炮通過那條運送傷員的“回撤坑道”拖到了陣地跟前,並且在外壕裏設置了秘密炮位。那外壕的位置距離村口不過一兩百米左右,榴彈炮在這麼近的距離上直瞄射擊,真是一打一個準。
當時正值傍晚,解放軍的“尖兵”已經借著昏暗的掩護潛行到了村口。他們的手裏拿著信號槍,對著322團的防禦工事猛打信號彈。後麵的炮兵看見信號槍的指示,大口徑炮彈隨即就跟了過來……105榴彈炮的理論殺傷麵積是20米×30米,實戰中雖然不見得真有那麼厲害,但一炮打上來,半個籃球場的範圍之內肯定是吃不消的。這樣搞了沒幾下,守陣地的國軍官兵全都被嚇破了膽,隻要看見有紅色信號彈朝自己飛來,立刻轉身就跑,什麼碉堡啊據點啊機槍陣地啊統統顧不上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大炮上刺刀”的威力雖然比較猛,但其實也是有缺陷的。首先,由於距離近,炮彈的速度快,打擊磚混目標時的效果還不錯。但如果遇上那些土坯房,一炮就貫穿了,除了在牆上留下兩個窟窿並不能造成多大的破壞;其次,榴彈炮平射,等於是拿大炮當小炮用,彈道軌跡受到了很大限製,炮火隻能摧毀比較高大顯眼的建築,對付地堡之類的低矮目標就沒有辦法;更為重要的是,重型火炮近距離發射,在提高了自身射擊精度的同時也就很容易遭到對方輕武器的反擊。105炮隱蔽在壕溝裏,一旦開火就暴露了目標,而且它又不能夠迅速轉移。等帝丘店裏的國軍回過神來,迫擊炮輕重機槍好一陣猛打,那幾門榴彈炮很快就沒有了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