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2 / 2)

熙熙攘攘的人群,擦肩而過。許多人抱怨人多,抱怨太陽暴曬,抱怨氣溫太高,在抱怨聲中忽略了許多美麗景色,錯過了人生風景。在遊玩過程中,抱怨是最要不得的。要在熱鬧而喧囂的地方,做到“心靜自然涼”的確不容易,但心情決定一切,看到不少人風塵仆仆趕來,卻邊走邊發脾氣,小倆口吵架,一路拌嘴,吵得昏天黑地,估計什麼也看不到。

我對浦東幾座城市案例館印象深刻,參觀的人可能都還在江那邊,沒來得及趕過來,所以人數相對較少,有坐下來可以觀看記錄片的劇場,木椅,流動的觀眾。無人嘈雜,都很守次序。

德國一座城市的環保記錄片讓人印象頗深,它以時間為排序,在光陰的快速變遷中,講述一座城市由垃圾掩埋場到爽心悅目的城市花園的故事。

坐在黑暗中看到光陰在眼前飛快流逝,不由得想起城市花園之外的許多事情。在日常工作的忙碌中,我們少有時間坐下來喝一杯咖啡。女人們除了自己的事業,眼睛還要盯住日漸長大的孩子。考學,擇校,出國留學,事事要人操心。出來遊玩,就是要掙脫日常生活的“慣性鏈”,做一個不被日常俗事打擾的人。

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我看到不肯曬一點太陽的女人,傘尖總是戳到別人的臉。看到假殘疾人為了能進入快速通道,逃避排隊,裝瘸裝殘,好端端的一個大男人,竟然坐到輪椅上,要人推。還有當眾化妝刷眼睫毛的,大聲喧嘩吵鬧的,拍照搶位置的,這些在世博園裏都很常見,不雅之舉,別人又不好提醒,每個人都應自覺,管好自己,與美麗景色相映成趣。

遊玩不必太在意形式感的東西,要自由自在地享受才好。有人一到個地方去旅遊,拚了命就是要多照相,像是要完成“到此一遊”的作業。還有人重視拿說明書。汽車展覽上不看車,熱衷於拿大大小小印製精美的廣告冊。這些紙回到家也是要扔掉的,但“占有欲”這東西古靈精怪,明知道沒有用的東西,也要拿走一些。沒有看到風景,擠來擠去,獲取一些沒用的東西。

在世博會上遊玩,走馬觀花也好,細細品味也好,重要的是感受其中的氣氛,享受大聚會的樂趣。漂亮的異國情調的建築,色彩各異的樓宇房屋,都給了我們盡情遊玩的理由。有時,不需要把資料查得那麼清楚,也沒必要走到哪國都蓋一個小章,玩得盡性的人,都是不拘形式注重內心的人。在世博會這個大夢境裏遊走,身邊有喜歡的人,說著開心的笑話,喝冷飲,拍照片,餓了找個地方吃東西。這樣就很好。

溫泉

冬天來北京,溫泉是一個絕好的去處。泡溫泉最好要找窗外飄著小雪花的時節,窗外天寒地凍,室內卻溫暖如春。我是一向喜歡室內生活的人,有點“溫室花朵”的意思,對於一個天生不是“自然之子”的人來說,我從不勉強自己。快樂就是隨遇而安。

泡溫泉隻需帶套比基尼即可,連博士倫都不必摘掉。我喜歡一邊喝茶一邊泡紅花藥浴,茶的托盤就放在池邊,想要的時候隨時可以夠得到,喝著茶,身體被嫵媚的水簇擁著,那滋味真叫好。水麵的顏色是碧綠的,水上漂著紅和粉兩色花瓣,不管這些花瓣是否真的滋補,反正看著舒服。

大一點的池子是一個可以按摩的花朵形浴池,溫泉汩汩地流入,噴頭可以控製水流,直擊腰部,就像有千萬個小棰溫柔地動作著,讓人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小曲,或者半眯著眼假寐,享受人生這片刻安閑。

也有別扭的小孩,眼前這十四五歲的小毛孩兒正跟他媽媽吵架,媽媽說你既然來了,為什麼不下水呢?男孩說我討厭泡溫泉,是你非叫我來的。說著話,賭著氣,抱著胳膊站在岸上就是不下水。

他媽媽很生氣,接著又說:“我小時候在公共澡堂洗澡,每星期隻能洗一次,還要排隊。”

“又說你小時候。”小孩嘀咕一句,還是不肯下水。

小孩媽媽的話使我回憶起七、八十年代北京的公共澡堂。那時的澡堂大都屬於各個大院的內部澡堂,記得家中存有許多紅紅綠綠蓋了公章的澡票,母親總是說票要收好了,不然就沒澡洗了。

我有一個紅色的皮夾,負責存放這些票。冬天的晚上,我和妹妹從澡堂洗完澡回家的路上,長長的黑色瀑布頭發立刻凍成了冰棍,一晃腦袋,當啷當啷直響。那時沒有條件泡溫泉,冬天洗個熱水澡就很快樂,而現在的孩子卻很難快樂起來了。

室外的溫泉在下雪天特別有味,池麵水氣蒸騰,小雪花就像入口即化的奶油,一挨到水麵立刻就化掉了。冰與火,冷與熱,飛雪與迷霧,女人最喜歡的東西都在這裏了。有人開了一瓶啤酒放在池邊,一邊飲酒,一邊泡溫泉,想必是一種很特別的享受。我是喝可樂都會醉的女人,不敢嚐試。隻敢接一片雪花在手心,然後用嘴一抿,好甜,生活的滋味全在裏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