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借助名人(1 / 1)

每個人都有兩個網,即知識網絡和社交網絡,隻不過是網的大小不同,構造的合理程度不同,兩張網結合的巧妙不同而已。知識網絡結構在個體的腦子裏,是既無形又有無限開拓價值的智力源;社交網絡結構在個體的行動中,是既有形又有廣闊前景的聯絡方式。知識網絡結構的搭配是由個體自己進行調整的,且是相對穩定的,呈靜態狀。社交網絡結構的羅織是在社會交往中形成的,具有選擇性和易變性,呈動態狀。

其實,這兩者也是互相滲透、互相輝映、互相促進、相得益彰的。一個人的間接知識總是占絕大部分,它掌握得越好,直接知識創造得越多。要促進這兩張網的結合,個體勢必為增加間接知識以學會友,自然而然地形成縱向知識性結群或橫向知識性結群。

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任何企業或產品的知名度都是其生命力的象征。一個企業或產品若不被顧客了解,且又不注重知名度宣傳,勢必坐以待斃。一個精明的企業家,不僅以產品質優贏得市場,而且十分重視企業和產品知名度的宣傳。

如何卓有成效地提高企業和產品知名度,是一門科學與藝術。借名揚名不失為一種成功秘訣。借名揚名即與名人建立聯係,將企業的產品提供給他們使用,利用名人在社會各界的重大影響,為企業和產品做“活廣告”。法國“派克”筆生產商,曾將一支鑲有四顆用純金製作的星的“派克”金筆贈送給盟軍歐洲戰區總司令艾森豪威爾,兩年後,艾氏在法國用這支筆簽署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和約,從而使“派克”產品在世界聲名鵲起。

柏林奧運會時,德國阿迪達斯公司把剛發明的短跑運動鞋送給奪標有望的美國運動員歐文斯使用。結果,歐文斯一連奪取了4塊金牌。阿迪達斯公司的運動鞋也因此名聲大振,暢銷世界各地。

《波士頓》雜誌原本也是一本名不見經傳的小刊物,雜誌發行量小,讀者也不多。老板卡吉斯經過認真分析,找出問題的關鍵在於該刊從未刊登過著名作家的作品。於是,他便邀請一些著名作家們在《波士頓》雜誌上發表文章,可是著名作家們根本不把該雜誌放在眼裏,不予理睬。這些名作家中包括當時很有名望的女作家奧可敦女士。卡吉斯不甘就此失敗,下決心要把奧可敦的稿件登在他的刊物上。

於是,卡吉斯著手研究起奧可敦女士以往發表的小說和其它作品,從中分析出她對慈善事業有著特別的熱心,她極力宣傳慈善事業對於人類貢獻的偉大意義及前景等。針對這一發現,卡吉斯有了主意,他馬上著手對《波士頓》雜誌的版麵做了重大的調整,專門為慈善事業設立了專欄,然後給奧可敦女士寄出樣刊,請她提出寶貴意見。奧可敦見《波士頓》雜誌的主辦人如此重視慈善事業,很受感動,不僅提出了進一步調整的意見,還連同自己剛寫的文章一起送到《波士頓》雜誌社。卡吉斯立即將奧可敦女士的文章和意見刊載在經過調整的雜誌上,令人耳目一新。從這以後,奧可敦女士時常在雜誌上發表文章,並帶動了一些有影響的作家為該雜誌供稿,這使《波士頓》雜誌的身價陡然升高,銷售量日見增加,終成為擁有300多萬讀者的權威雜誌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