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73師在廣靈被擊潰後,平型關前倒也出奇地平靜了幾天,一時未見日軍的大部隊來攻。身在大營東山底的指揮所裏,孫楚居然感到有點寂寥。
他喜歡琢磨。但琢磨來琢磨去,他又翻起了花樣——像熟悉他的人說的那樣,他開始發“神經”了。
閻錫山在太和嶺口召開軍長以上人員參加的緊急軍事會議時,孫楚沒有去,閻錫山讓他坐鎮大營,一步也不能離開,防止日軍大部隊來襲。楊愛源回來後,向他傳達戰區長官部的部署,他當時沒說什麼,心裏卻對閻錫山的這個方案有不同的看法。當他認為自己的想法逐漸成熟後,便找到楊愛源,一五一十地講給楊愛源聽。本來他們平時就無話不談,如此重要的關頭,楊愛源也想聽聽孫楚的想法。
孫楚指著牆壁上一張剛掛上沒幾天的地圖,急煎煎地對楊愛源說:“星如你看,從蔚縣進攻廣靈之敵,不徑趨渾源、抄擊大同後方,而向靈丘前進,這說明了什麼?”
楊愛源搖搖頭,沒有回答。
孫楚說:“是否可以這樣認為:敵人兵團都是機械化部隊,機動能力強,重武器多,這就決定了敵人仍必利用鐵道交通之便,向大同輸送,南攻雁門山。這也是現代大兵團作戰的一般規律。”
楊愛源習慣性地扶了扶近視眼鏡,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孫楚又說:“我判斷,目前我軍的主作戰方向仍在雁門山一帶。而進攻廣靈、靈丘之敵,不過是一支遊動牽製的奇兵而已。如按閻司令長官的把敵人放進關內打的設想,則利於敵之分進合擊,不是我軍掌握內線作戰的要領。”
楊愛源頻頻點頭。似乎是受到楊的鼓勵,孫楚越講越來勁:“星如,我估計,以第17軍、第33軍兩部扼守平型關、團城口間的險要地帶,尚有把握。再配合八路軍林師抄擊靈丘敵後,相機出擊,可能打個局部勝仗,對雁門山主戰場的作戰也能起到很好的配合作用。”
很顯然,孫楚的這一見解同戰區緊急軍事會議下達的方針計劃是背道而馳的。後來的事實證明,孫楚的這種判斷也是錯誤的。問題在於,素來缺乏主見的楊愛源競同意孫楚的這一錯誤判斷。孫楚鼓動說:“星如兄,閻長官相信靈丘之敵係敵之主力,從而忽略了雁門山防線,如此打下去,咱非吃大虧不可。應想法讓會長改變主意才對。”
楊愛源說:“萃崖,這事交給我便是。我將親自去嶺口,當麵向會長陳述,請他定奪。”
楊愛源說辦就辦,他快馬加鞭趕到太和嶺口。偏偏在那裏,他又碰到了第19軍軍長王靖國。這些日子,王靖國時刻不離閻的左右,參與大計,深得信任。楊愛源剛陳述完,閻錫山還未表態,王靖國就站出來說:“會長,治安認為,萃崖的意見是極為正確的。我軍在平綏路沿線,所有的抵抗瀕於危殆,是由於受到敵之主力的侵犯。具有坦克和重炮的敵人不會選擇平型關附近那樣的荒山野嶺作為主攻方向的……”
王靖國邊說邊觀察閻錫山的臉色。閻錫山說:“治安,你大膽陳述便是。”王靖國放開道:“治安認為,雁門關仍舊是敵人的主攻方向,這和萃崖的判斷是一致的。我主張把傅作義的35軍控置於代縣和陽明堡地區,作為對未來雁門山主戰場的支援。”
三說兩說,閻錫山的決心就動搖了。他叫來參謀長朱綬光:“綬光,傅部尚未到來,而且繁峙以東主陣地工事構築尚需時日,咱就批準孫萃崖、楊星如和王治安的建議,以現有兵力固守平型關、團城口一帶,並使李仙洲的第21師向北延展一下,與劉茂恩的第15軍連係起來,轉變為對恒山東側的掩護。這樣,不論平型關、還是雁門關,都好辦了。”
這種前後矛盾、舉止失措的部署,使本已風雨飄搖的平型關防線變得更為雪上加霜。僅僅幾天之後,它所帶來的惡果就出現了……
9月22日淩晨。在蔚縣城內的日軍第5師團司令部內,一個矮小、粗壯、著一身細黃呢軍服、佩戴中將軍銜的日軍高級將領,正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望著前麵的建築物上高掛的一麵太陽旗出神。他就是第5師團師團長板垣征四郎。
第5師團的司令部裏一片忙碌景象。每逢大戰來臨之前,都是這種氣氛,忙亂而有節奏,緊張而有秩序,師團部的參謀和機要人員早已習慣了這種場合。往往這時候,他們的最高指揮官——板垣中將卻顯得超脫而平靜。
對於當時很多中國人,包括一些普通的中國人來講,板垣這個名字早已不令人感到新鮮了。他1885年出生在日本岩手縣,從進入日本軍界起,即開始從事侵華活動,而且一貫主張以武力征服中國。在他擔任日軍參謀本部中國班班員、駐中國邊防軍參謀以及雲南、漢口、沈陽等地日本特務機關長和公使館武官期間,就已獲得了“中國通”的稱號。他不僅能流利地用漢語對話、寫作,而且對中國曆史和古文化都有相當深刻的研究。1928年6月,另一個著名的日本軍人河本大作大佐,在沈陽附近的皇姑屯,陰謀炸死了家喻戶曉的軍閥張作霖,不久,河本在中外輿論的強烈譴責下被解職,接替河本擔任關東軍高級參謀的,便是已在日本軍界嶄露頭角的板垣征四郎。板垣同河本相比,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他上任不久,就同關東軍參謀石原莞爾中佐合謀策劃參與了震驚世界的“九·一八”事變。緊接著,他同頗負“盛名”的土肥原賢二大佐聯手炮製了“偽滿洲國”傀儡政府。也就是說,板垣在短短幾年的時間裏,接連創造了兩個“驚世之舉”。後來,他的官階不斷上升,先是關東軍參謀副長,然後是參謀長,日軍大舉侵華的前夜,他被調任陸軍本部赫赫有名的王牌部隊——第5師團的師團長。他對這個任命非常滿意。第5師團是在明治二十一年編成的精銳部隊,是日軍建軍曆史最長的師團之一,曾參加過第一次中日戰爭和日俄戰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它曾入侵中國山東,為日本帝國主義對外擴張建立了“殊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