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林彪有一種莫名的興奮之情(1 / 2)

9月14日,八路軍第115師第343旅旅長陳光率部來到太原北麵的原平。原平是崞縣所屬的一個比較大的鎮子,同蒲鐵路從這裏拐向西北,如果去雁門關或繁峙、平型關,從原平下車最為便捷。抗戰爆發後,第二戰區在這裏設立了一個軍事交通處。

師長林彪已經提前趕到了原平。他是最早深入山西腹地的八路軍高級將領。由於戰亂,昔日頗為繁華的原平鎮已顯出戰前的混亂和頹敗。第343旅到來後,以營為單位分駐到周圍的幾個村莊,禁止無關人員進入鎮內,隻派宣傳隊來鎮上刷寫標語。

15日清晨,李天佑第686團的一個營,作為第343旅先頭部隊,從原平出發,徒步前往代縣。其餘的部隊等待戰區派出的車輛,以便盡快趕往大營。

緊接著,第二戰區派來一個汽車團,負責輸送第343旅主力和師獨立團。大約在16日前後,這些部隊在大營集結完畢。

在第6集團軍總部,林彪和孫楚的手握在了一起。從外表上看,這兩個人都是那麼瘦弱,個頭也差不多。不同的是,林彪麵孔蒼白,略顯憂鬱;而孫楚臉色紅潤,顯得開朗、從容。當然,林彪由於比孫楚小近20歲,他身上的青春氣息是孫楚無法比擬的。

根據第二戰區的作戰部署和八路軍總部擬定的行動計劃,第343旅和師獨立團隻在大營停留一夜,便出發向靈丘以南地區開進,19日進抵上寨地區休整待命。

部隊向前開進後,林彪仍留在大營與孫楚商討兩軍的相互配合問題。20日,似乎已能夠聽到前方隆隆的炮聲,林彪呆不住了,乘孫楚的吉普車,率少數隨從人員和電台到前線偵察。

自從踏上山西的土地之後,林彪便有一種莫名的興奮之情。一路之上,他用兵家的眼光審視著堅如鐵壁的太行山、重門疊戶的呂梁山,還有其他一些大大小小的山峰,使他這個長期征戰於南國水鄉的軍人,有一種和過去截然不同的感受。他率陳光的第343旅和師獨立團,作為八路軍的一支先遣勁旅,率先迎敵而進,挺進的方向,恰好是晉、察、冀交界地區,雄踞內長城要隘的平型關,成了他們的必經之地。

吉普車沿著從黃土高原到華北平原那條彎彎曲曲的盤山公路,來到北嶽恒山和著名的佛教聖地五台山的接壤處,然後又吃力地爬上海拔1800米的長城隘口——一座署有“平型關”三字的殘頹的拱門迎麵而來。

林彪衝司機做了一個停車的手勢,吉普車迅即停下。他們下車,林彪仰起臉來,對準“平型關”三個字仔細瞅了好一陣。然後,他登上平型關巔,舉起胸前的望遠鏡觀望。無論是北麵的恒山,還是南麵的五台山,這些層巒疊嶂的山峰,以及盤亙於崇山峻嶺問的內長城,都能久久吸引住他的目光,很容易使他產生一種激情。最後,他將目光越過平型關之巔,望見了關前的一條峽穀甬道,它由西向東,曲曲彎彎,穿山而過,一直通向很遠的地方。深穀兩側,是險峻的山壁,一條公路蜿蜒其問,沿著這條公路,就能到達靈丘,通過靈丘而到冀西……

10年前,他就聽說過平型關,那是晉奉戰爭中的一段往事,但印象早就模糊了。如今,置身在這座著名的雄關之上,前方炮聲似乎已隱約可聞時,他明白,馬上就要有仗打了,而且肯定就在附近打。

當然,這時候,所有的人,包括林彪自己,都不會想到,僅僅5天之後,第115師就創造了一個舉世震驚的結果……

山風一陣陣地刮來,初秋的晉北已是寒氣襲人。林彪和部隊的官兵一樣,仍穿著剛換上的國民革命軍的單裝,冷風一吹,他和他的隨從人員都不由打起了寒顫。

吉普車從平型關口駛出,沿著坑窪不平的公路向靈丘方向前行,車子出關口不遠,就鑽進一條由東北向西南伸展的狹窄溝道。這條溝道林彪剛才在望遠鏡裏已看到過,此時他更加仔細地打量著:地勢最險要的是溝道中段,溝長約5公裏,深數丈到數十丈不等,很難攀登上溝沿。而且溝底的甬道僅能通一輛汽車,能錯車的地方極少。途中,僅見到一個叫老爺廟的地方有個缺口,能通到山上。

吉普車再次停下來。林彪在警衛員楊興桂的攙扶下艱難地攀上老爺廟以及廟後的老爺嶺。這時,楊興桂聽到師長說:“如果阻住正麵路口,截斷敵人的增援,將部隊埋伏在公路兩側的山地裏,在缺口處的高地上設置重兵,公路上的敵人就是甕中之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