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要麼不打,要麼就打出個樣子來(1 / 3)

1937年9月12日,拂曉。從半夜開始,就下起了瀝瀝淅淅的秋雨。9月的原野上,已長成半人多高的玉米和高粱在並不密集的雨中靜靜佇立,水珠兒從葉片上輕輕滑落,在濕潤的土地上漸漸凝成混濁的水窪。因這一年的雨水格外多,不遠處的壺流河的水麵比往年寬出了許多。

雖然已風傳日本人很快就要到來的消息,但位於察南蔚縣和山西廣靈縣結合部的暖泉鎮仍然顯示出一派少見的寧靜。當地的百姓大都以為日本鬼子走鐵路,走公路,不會到這種窮鄉僻壤的地方來,就連晉綏軍第73師派駐這兒的一個連的警戒部隊也這麼認為。所以,這天拂曉,當一陣尖利的槍聲突然響起時,人們似乎都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僅僅一袋煙的工夫,駐紮在暖泉鎮的第73師一個連就被報銷了,而且鮮有漏網者。進攻他們的是日軍第5師團的主力第9旅團。

這便是強悍的第5師團進犯平型關的前哨戰。

9月13日,還是拂曉。天上仍然下著雨。在暖泉鎮西麵10多公裏遠的洗馬莊,第73師第424團設在村口的哨兵發現情況異常,迅速鳴槍報警。

洗馬莊在廣靈縣城以東10公裏遠,因元朝時在宮廷中專司洗馬的龐清曾在此居住過,故名洗馬莊。

昨天,從暖泉鎮逃難來的人已經向第424團團長呂超然上校報告了日軍到來的消息。他的部隊為此加強了警戒。槍聲一響,官兵們馬上進入陣地。

進攻洗馬莊的日軍大約有一個聯隊,1000多人,10餘門山炮,還有6架飛機前來助陣。第一線陣地很快被突破。臨近中午的時候,呂超然親率團預備隊一個連向敵逆襲,一顆流彈擊中了他的頭部,他當即斃命。第424團隨即潰退。在他們的陣地前,日軍留下了100多具屍體。

9月14日,還是拂曉。雨停了,但天氣陰沉沉的,沒有一絲風。大約有兩個聯隊的日軍,向第73師主力守衛的廣靈城發起猛烈的攻擊,上午10時左右,廣靈失陷。師長劉奉濱負傷後率殘部逃往平型關。

與此同時,日軍第5師團第1旅團在北麵的火燒嶺、劉家溝一帶,向高桂滋的第84師、李仙洲的第21師發起攻擊,守軍陣地多數被突破。

太和嶺口。這一切似乎來得太快,閻錫山還未及做出反應。對於日軍在察南和晉東北動手,他感到惶惑。他更傾向於認為,這大概是日本人玩的一個小把戲——派小股部隊,到這幾個地方點幾把火,佯攻一下,其目的無非是幹擾他對晉北的注意力。因此,他仍全神貫注於晉北地區,考慮怎樣扭轉晉北一線的不利局麵。

出乎他意料的是,日軍攻占廣靈後,又緊追第73師,直趨靈丘;又據情報部門報告,打垮第73師等部的,是板垣第5師團的主力時,閻錫山好一陣子沒說出話來。他簡直懵了。

很顯然,第5師團的行動等於從他的背後插了一刀,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他終於醒悟過來,日軍的主攻方向不在大同——雁門關,而在靈丘——平型關。攻占了平型關,就等於切斷了雁門關的後路。這仗還怎麼打?日軍主力選擇的進攻路線,是他本以為最安全的地帶,那裏地形複雜,為用兵之大忌,是一個靜態的戰役走廊。當然,最安全的地方往往最危險,就像最危險的地方往往最安全一樣。那裏同時是一個要害點,閻錫山清楚。但他認為日本人人地生疏,輕易不敢冒這個險,因此,他隻部署了少量的兵力以防萬一。這就形成了中國軍隊大同——涿州防線的中間裂縫,也正是第一戰區和第二戰區防禦部署的空當。然而,日本人偏偏鑽了這個空子!如果他們對這裏的地形不是了如指掌的話,是不敢冒這個險的……

閻錫山一手摸著胡須,一手插在褲後腰裏,在行營的小院裏踱了一會兒步。他想起來了,一年前……

一年前的夏天,閻錫山早年在日本士官學校學習時的隊長、現任關東軍參謀長的板垣征四郎給他寫信,說要來山西拜訪他,順便觀光旅遊。他馬上回信表示歡迎。在那個炎熱的夏天,板垣一不坐飛機,二不乘汽車,而是脫掉戎裝,換上便衣,僅帶少數隨從,沿著察哈爾省的蔚縣至山西代縣的蔚代公路,徒步旅行。他們風餐露宿,對沿途所過之處的山川地貌一一進行了勘察。這些閻錫山都知道,但當時他並未在意。現在,當板垣再次領兵沿著這條路線直插他的後背時,悔之已晚。

行營的很多人都看到,這一刻閻錫山的臉上出現了痛苦的表情。他跺了跺腳,怒罵道:“板垣這個狗雜種,我哪想到他還是特務!……”

當閻錫山弄清楚日軍主力的真正意圖是攻取平型關時,他隻得忍痛放棄雁北和綏遠,重新集結兵力,沿平型關——茹越口——雁門關——陽方口—線設防,其重點在平型關。

經與參謀長朱綬光等人商議後,閻錫山緊急部署從雁北撤兵,具體情況是:把在東井集的楊澄源第34軍撤至應縣下社、茹越口,收容李服膺的第101師、獨立200旅等殘部,歸入該軍;而把原屬該軍的郭宗汾第71師和續儒林的新編第1旅編為第2預備軍,置於繁峙城附近;

把在大同、聚樂堡的王靖國第19軍後撤至雁門關,加入方克猷獨立第2旅,守備雁門山;

在綏東豐鎮的傅作義第35軍,向陽方口、寧武轉進;

趙承綬的騎兵第1軍退至朔縣、神池方麵,警戒雁門、寧武兩翼;門炳嶽騎兵師退至平地泉,和馬占山的東北挺進軍共同警戒綏東;

在應縣新編成的陳長捷預備第1軍,分經雁門關、虎峪口撤至雁門山的代縣。

這項措施的一個最突出的地方就是閻錫山徹底放棄了綏遠。如今,為了山西,他已經顧不上綏遠了。雖然雁北也有所放棄,但雁門山和恒山一線仍有重兵把守,說明他仍然打算在兩個方向作戰。